青少年最该读的100个历史地理故事

分類: 图书,少儿,儿童文学,寓言 传说,
作者: 于帆,赵彦主编
出 版 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22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365285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你相信一次日食能令战争双方握手言和,一次月食能令雅典远征军全军覆没吗?
你听说过水往上流的怪坡、冬暖夏寒的怪井、会旋转的怪岛吗?
你了解《三国演义》记载的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及借东风等故事中都有怎样的奥妙吗?
你去过那“一眼望三国”的地方吗?见过长眼睛的球形闪电吗?尝过海滩古井里的清泉吗?闻过香地里醉人的芬芳吗? 你知道沙漠中为何会有绿洲、海底为何会有建筑、峭壁上为何会有棺木吗?
你知道“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实原因吗?
你知道德军施放水雷为何会自摆乌龙吗?
这些问题几乎横跨了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考古等多个领域,像炸弹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抛过来,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可是你知道吗,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东西却都属于地理学科,如果你能了解它们背后的地理现象,就可以轻松解开这些“谜题”。本书将一一为你解答。
本书共讲述了100个经典的历史地理故事,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以此呈献给所有喜欢听故事,同时也想学好地理的青少年朋友们。
本书强调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地理知识,从而启发读者进行思考。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寓教于乐”,这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妙法。
目录
前言
1. 夸父为何追不上太阳
2. 指引方向的“北斗七星”
3. 不存在的牛郎与织女之约
4. 宇宙中的小岛
5. 杞人忧天并非瞎操心
6. 两小儿辩日
7. 解决争端的“扫帚星”
8. 带来和平的日食
9. 都是月亮惹的祸
10. 突然消逝的电波
11. 与阿波罗亲密接触
12. 林肯和他的辩护词
13. 没有移动的摆动平面
14. 《山海经》里的智慧
15. 肇事的“天外飞仙”
16. 兴风作浪的新疆“魔鬼城”
17. 神秘的“狗死洞”
18. 舍身崖=救命崖
19. 寻找沙漠中的绿洲
20. 最可怕的泉水
21. 有味道的河
22. 会变色的尼罗河
23. “八仙”与花果山
24. 被砍成两半的山
25. 三江并流纵天下
26. 西湖的来历
27. 名副其实的“火洲”
28. 吞人的天然山洞
29. “山姆大叔”的由来
30. 买来的一个州
31. 徐霞客的“鬼洞”之旅
32. “千佛洞”的由来
33. 病床上得来的“大陆漂移说”
34. 珠峰并非一次“量”成
35. 一眼望三国
36. 丝绸之路上的“死亡之地”
37. 火山喷冰、喷水之谜
38. 钱塘涌潮之谜
39. 失落的亚特兰蒂斯
40. 寻找伊甸园
41. 南极“无雪干谷”
42. 发现香格里拉
43. 栩栩如生的乐山巨佛
44. 漂来的邀请函
45. 可怕的“海上坟地”
46. 东海“仙山”与海市蜃楼
47. 名不副实的巨轮
48. 神奇的诺曼底“天兵”
49. 水雷摆出的“乌龙球”
50. 会旋转的怪岛
51. “无敌舰队”灭亡录
52. “神风”的两面性
53. 救命的死海
54. 海底的“金属喷泉”
55. “马纬度”与“贸易风”
56. 慧深与扶桑国
57. 渤海的海陆变迁
58. 遇难船只的救星
59. 子虚乌有的“魔鬼三角”
60. 巴哈马的水下建筑
61. 奇妙的怪坡效应
62. 行走在“死亡谷”里的石头
63. 尼斯湖杀人事件
64. 麦田里的怪圈
65. 猫儿自杀事件
66. “马里毒石”酿成的惨案
67. 海底的宝贝疙瘩
68. “挑三拣四”的金刚石
69. 自讨没趣的楚王
70. 逆流而上的石狮子
71. 寻找“黑金”的人
72. “下蛋”的石头
73. 老酋长的智慧
74. 隆鸟的脚环
75. 好心不一定有好报
76. 纳斯卡巨画
77. 不怕地震的古建筑
78. 金字塔里的数学原理
79. 比萨斜塔与乡村教堂
80. 奇妙的风动石
81. 清泉不绝的海滩古井
82. 冬暖夏寒的怪井
83. 会叫的沙子
84. 神奇的香地
85. 误入“小人国”
86. 高崖上的悬棺
87. “冷热颠倒”的地温异常带
88. 算日子的草船借箭
89. 诸葛亮巧借东风
90. 上方谷里的“纵火案”
91. 一夜之间现身的“冰城”
92. 胸有成竹的“北极昼夜”之赌
93. 风筝的启示
94. 天气预报的诞生
95. 天上掉馅饼
96. 拯救列宁格勒的冰上之路
97. 水滴旅行记
98. 丢失了的一天
99. 八十天环游地球
100. 长眼睛的球形闪电
书摘插图
6. 两小儿辩日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他在当时就已声名远扬。一天,孔子在路上看到两个孩子在争吵。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得不可开交。孔子感到很好奇,就过去问他们说:“看你们争得面红耳赤的,到底是什么事呀?”两个孩子告诉孔子,他们正在讨论到底是清晨的太阳离我们近,还是正午的太阳离我们近。
一个孩子说:“清晨太阳出山时离我们近,正午的时候离我们远。你想啊,清晨的太阳看起来大如车盖,而正午的太阳看起来小得就像个盘子。这难道不说明清晨的太阳离我们近才显得大,而正午的太阳离我们远才显得小吗?”孔子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连连点头。
另一个孩子不服气,马上提出了他的观点:“清晨太阳刚出来时,天气还凉飕飕的,可正午却热得如同站在沸水边一样,这不正说明清晨太阳离我们远才觉得凉,正午太阳离我们近才觉得热吗?”孔子一听这话觉得也没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