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丛书--抗生素生物技术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化学工业,制药化学工业,
作者: 王以光编著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37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12203668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抗生素的产生和生物技术在创制新型抗生素中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共分为七章,包括抗生素产生菌菌种、培养、保藏、选育、发酵、生理代谢、生物合成、代谢调节、组合生物合成和基因异源表达等内容。尤其比较深入地阐述了菌种选育和发酵培养基配方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抗生素生物合成为主线,对各类抗生素生物合成机制、调节及组合生物合成的原理进行了系统的剖析。本书的撰写力求由浅入深、理论与实际结合,便于新入门年轻科学工作者的理解。本书尽量以图例对所述原理进行说明,并附有常用的技术方法。本书可供从事抗生素、微生物药物研究尤其是新药研究、教学、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借鉴参考,同时亦比较适合有关专业研究生、本科学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抗生素产生菌的菌种
第一节抗生素产生菌的主要分类
第二节抗生素产生菌的培养
参考文献
第二章抗生素产生菌菌种优化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自然选育
第二节诱变育种
第三节理性化诱变育种
第四节菌种基因突变的分析与定位
参考文献
第三章抗生素发酵工程
第一节抗生素发酵原理
第二节种子培养过程
第三节发酵培养基的设计
第四节发酵过程参数控制
参考文献
第四章抗生素产生菌的生理代谢
第一节碳源代谢
第二节氮源代谢
第三节磷酸盐代谢
第四节核苷酸代谢
第五节脂代谢
第六节核开关——一个新的基因调控元件
参考文献
第五章抗生素生物合成及其遗传学
第一节抗生素构造单位的来源——生源
第二节主要类群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及分子生物学
参考文献
第六章抗生素产生菌次级代谢调控及其分子机制
第七章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组合创制
附录
书摘插图
第一章抗生素产生菌的菌种
第一节 抗生素产生菌的主要分类
抗生素产生菌种类繁多,包括放线菌、细菌、真菌等。至2002年底,各类微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约有22500多种。其中,由放线菌产生的10100多种中,链霉菌产生的约有7600种,而稀有放线菌产生的有2500种左右;真菌产生的有8600多种;细菌产生的有3800余种;其他还有植物(包括地衣、藻类等)产生的约有13000种;动物(包括海洋生物)产生的约有7000种。
一、放线菌
放线菌(aetinomycetes)是原核生物,为革兰阳性菌,因其生长成具有放射状分支菌丝而被命名。它在生物界的地位属于细菌域(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细菌纲(Acti—nobacteria)、放线细菌亚纲(Actinobacteridae)。表中列出主要类群放线菌产生抗生素的数目。
二、真菌
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和充满液体的胞内液泡,有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种繁殖形式。迄今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两类抗生素或其化学衍生物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均来自真菌,具降血脂作用的洛伐他汀也是由真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