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咏物诗研究(六朝文学研究丛书)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古诗词,
作者: 曹旭 主编,赵红菊 著
出 版 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316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255292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南朝时期咏物诗所作的专题研究。
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历史时期。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时期。在这个阶段,随着人的自觉而导致文的自觉日益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学自身的独立价值,传统儒家诗教的束缚进一步被突破,文学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其前后,众多的中国诗歌母题,如田园诗、山水诗、悼亡诗、宫体诗等等由此诞生。而很多诗歌类型虽然并非此时才出现于文坛,却于此时发展得较为完备,咏物诗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简介
赵红菊,女,1970年10月生,内蒙古通辽人。1994年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获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干上海师范大学,获中国古代诗学博士学位。现为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研究。曾先后在各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代表作有:《从水的意象的差异看南朝与唐代山水诗创作及理论之不同》、《唐代主倡“自然”的诗歌美学三元化态势》、《论皎然的“自然”诗学观》、《论南朝咏物诗对唐代咏物诗的影响》等。在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承担主要的研究工作。
目录
《六朝文学研究丛书》总序
序
前言
导论 南朝咏物诗研究之回顾
第一章 南朝以前的咏物诗概况
第一节 咏物诗的起源
一、咏物诗的概念
二、咏物诗的起源
第二节 咏物诗的初步发展
一、咏物赋光环下的汉代咏物诗
二、具有过渡意义的魏晋咏物诗
第二章 南朝咏物诗的发展进程
第一节 刘宋:南朝咏物诗高潮的酝酿和蓄积
一、刘宋的时代特点及咏物诗的发展概况
二、咏物诗的变体——山水诗的兴起及对咏物诗的影响
第二节 齐梁:南朝咏物诗的高潮
一、齐梁的时代风气与咏物诗的繁荣
二、齐梁咏物诗三大家:谢胱、沈约、萧纲
三、齐梁咏物诗的风格及其成因
第三章 南朝咏物诗的类型和特征
第一节 南朝咏物诗的类型
一、依照描写对象分类
二、依照创作手法分类
三、依照创作方式分类
第二节 南朝咏物诗的特征
一、题材的广泛、琐细和生活化
二、语言形式的华美
三、刻画形象细致、工巧
四、创作方式的集体化和个性化并行
第四章 南朝咏物诗兴盛的原因
第一节 南朝咏物诗兴盛的理论基础
一、“缘情”说:提供理论前提
二、“体物”说:提供实践可能
第二节 统治者的提倡与实践:南朝咏物诗兴盛的保障
一、南朝帝王与文学的繁荣
二、文人集团大量出现:为咏物诗的兴盛推波助澜
第五章 南朝咏物诗的诗学意义
第一节 南朝咏物诗与“言志”、“缘情”两大诗歌创作传统
一、对“言志”诗教的反拔
二、对“缘情”诗学观的继承和发展
三、集中体现诗歌的装饰、观赏、娱乐功能
第二节 南朝咏物诗对古代诗歌题材的开拓意义
一、进一步确立咏物诗独立的审美价值
二、创造日常生活普遍诗化的氛围
三、开宫体诗之先河
第三节 南朝咏物诗对促进五言诗律化的意义
一、五言诗的律化进程
二、南朝咏物诗促进五言诗律化的表现
三、南朝咏物诗促进五言诗律化的原因
余论:南朝咏物诗对唐代咏物诗的影响
一、唐代咏物诗概况
二、南朝咏物诗对唐代咏物诗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南朝以前的咏物诗概况
第二节咏物诗的初步发展
咏物诗自其起源,到《橘颂》的问世,标志着这种诗歌类型的正式形成。汉代直至两晋,是咏物诗的初步发展时期。在这个长达600余年的过程中,咏物诗却少有人染指,始终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其基本路线,也是沿着《橘颂》以来的方向,继承托物言志的传统精神,并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达出各自不同的寓意。
一、咏物赋光环下的汉代咏物诗
(一)汉代咏物诗概况
汉代是咏物诗发展的萧条期。历数长达400年的两汉诗坛,现存诗歌中,咏物诗却寥寥可数,大约只有十几首。只有汉高祖的《鸿鹄歌》、《大风歌》,汉武帝刘彻的《天马歌》、《西极天马歌》、《瓠子歌》,汉昭帝刘弗陵的《黄鹄歌》等为数不多的几篇作品,算是纯粹的咏物诗。《大风歌》、《鸿鹄歌》被刘勰称赞为“天纵之英作”(《文心雕龙时序》)。但是,当时的文人并没有主动地创作咏物诗,主观上没有认识到这种诗歌类型的价值,并加以重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乐府古辞是咏物诗,其中包括《鸡鸣歌》、《枯鱼过河泣》、《蜨蝶行》、《乌生》等等。《枯鱼过河泣》、《蜨蝶行》、《乌生》是继《诗经鸱鹗》之后的禽言诗,同样以动物的口吻,来倾诉自身的遭遇,诉说被伤害的痛苦。风格朴素,真切感人。这种寓言的、讽刺的禽言诗,在宋代以后尤为盛行,追溯其根源,应以《鸱鹗》、《乌生》为其椎轮。而另外一类则是借物言志、抒情的咏物诗作,最为典型的要数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好所作的《团扇歌》(《怨歌行》),该诗充分继承了《诗经》、《橘颂》以来托物言志的创作传统,名为咏物,实为咏怀,对后世咏物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咏扇题材的诗歌,多滥觞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