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语文阅读,
作者: (法)罗曼罗兰著;骆秉全编译
出 版 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2页数: 21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041178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版本经典,课程指定,名师精解,读练结合。
内容简介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传世名作之一,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基罗传》三部“英雄传记”。是世界传记文学作品中的典范之作。
自问世以来,《名人传》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凸现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阌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年一1944年),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 其艺术成就主要在于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主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其主要作品有:戏剧《信仰悲剧》、《革命戏剧》,中篇小说《科拉勃勒尼翁》,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母与子》,散文集《心灵历程》等。其中,《约翰克利斯朵夫》代表了罗曼罗兰一生创作的主要成就。 罗曼罗兰被公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卷首语
贝多芬传
序
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
原序
米开朗琪罗传
上篇战斗
一力量
二力量的崩溃
三绝望
下篇放弃
一爱情
二信念
三孤独
尾声
死
这便是神圣的痛苦生涯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传
书摘插图
导读
有一种人,面对重重困难,但他永不言败;有一种人.生命中只有滂沱的大雨和苦涩的笑,但他执著地讴歌欢乐;有一种人,虽然被别人伤得创痕斑斑,但他依然为他们祈祷,并无怨地奉献出自己的一生……贝多芬就是这样一种人,他受尽人间苦难,现在,就让我们来重温这位奋斗一生的英雄的受难旅程吧!他会给我们力量!
贝多芬传
竭力尽善,爱自由甚过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不出卖真理。
——贝多芬
他身材矮胖,外表粗壮,生就一副运动员的骨架。土红色的宽大脸庞,到晚年皮肤才变得蜡黄和病态,尤其在冬天,远离田野、足不出户时,更加如此。他前额隆起,很宽广,乌黑的头发异常浓密,乱蓬蓬的,似乎从未梳理过,恰像“美杜莎②蛇一样的乱发”。有一种奇异的力量在他眼中燃烧,使见到他的人无不为之震惊,但大多数人无法看出其中细微的差别。这双眼睛里闪烁着一种野性的光芒,映衬在古铜色而略显悲壮的脸上,看上去像是黑的,其实却是蓝灰色的。一感悟冲动或者生气时,这双细小且深陷的眼睛便会突然睁大,两只眼珠在眼眶中滴溜溜地转动,反映出它们的全部思想。他常常用忧郁的目光向天空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犹如狮子的相貌!一张秀气的嘴,但下唇比上唇前突。牙床坚实有力,似乎可以轻易磕碎核桃,下巴右侧有个深陷的小窝,使整个面部显得有些不太和谐。据莫舍勒斯说,“他的微笑很美,谈话时表情亲切可爱。但笑起来却不讨人喜欢,粗野、难看,并且很短暂”,就像那种对欢乐不甚习惯的笑。他脸上的表情常常是阴郁的,仿佛患了“难以治愈的忧郁症”。一八二五年,雷尔斯托普曾说,看到他温柔的眼睛里那种痛苦不堪的表情时,他需要竭尽全力才能止住眼泪。一年以后,布劳恩.冯.布劳恩塔尔在一家酒店里遇见他,他坐在一个角落里,抽着一支长烟斗,闭着眼睛,那是他暮年时最常见的姿态。一位朋友跟他说话。他面色凄然地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笔记本,像聋子经常做的那样,尖着嗓子让对方把想说的话写出来。他面部表情变化多端,有时会因突如其来的灵感,即便在大街上,那表情也会把行人吓一一大跳;有时在弹琴时被人无意撞见,“他整个脸部肌肉会突然隆起,血脉膨胀,狂野的眼睛变得更加可怕,嘴唇抖动着,如同把鬼神召来却又无能为力的魔法师。”活脱脱一个莎士比亚剧中的人物!尤里西斯•贝内迪克特说:就像“李尔王”。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一七七。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于科隆附近的波恩的一所破旧简陋房子的小阁楼上。他的原籍是弗朗德勒,父亲是个不求上进、嗜酒如命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师的女儿,最初嫁给一个官宦之家的男仆,丈夫死后改嫁了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的童年饱含辛酸,他不曾享受家庭温暖,不像莫扎特一样有家人温情的呵护。从一开始,人生对他来说就像一次残酷的战争。他父亲想发掘他的音乐天赋,以便将他当作神童来炫耀。他刚四岁,父亲就让他一连几个小时呆在羽管键琴面前,或是将他关在房间里,逼着他练小提琴,繁重的功课把他累得死去活来,几乎让他恨死了音乐这门艺术,以致他父亲必须要用暴力才能强迫他学下去。贝多芬从少年时代便要为生计发愁,不得不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负。十一岁时,他加人了剧院的乐队,十三岁当上管风琴乐手,一七八七年,他失去了他最亲的母亲。“她对我那么慈祥,那么值得爱戴,她是我最知心的朋友!啊!当我能够喊出母亲这个温馨的名字,而她又能听见的时候,世间还有谁能比我更幸福呢?”她是得肺病去世的,贝多芬以为自己也染上了这种病,常常感到紧张。除此之外他还患有比病痛更折磨人的忧郁症。十七岁时,他已经是一家之长,承担起了两个弟弟的教育之责。酗酒的父亲无法支撑门户,他只好羞惭地请求剧院让他的父亲退休。剧院担心做父亲的拿了钱去挥霍,便把退休金交给了他。这些伤心往事在他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创痕。所幸他在波恩的一个家庭中找到了感情上的依靠。他一直异常珍惜布罗宁一家的友谊。他们可爱的女儿埃莱奥诺雷比贝多芬小两岁。贝多芬教她音乐和诗歌。她成了他青春的友伴,两人之间或许产生过感情。后来埃莱奥诺雷嫁给了韦格勒医生。他也成为贝多芬的知己之一。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恬淡的君子之谊,这一点,从韦格勒和埃莱奥诺雷与他交往的书信中可以看得出来。信写得非常诚恳。韦格勒夫妇称他为忠诚的老友,他则呼对方为亲爱的好韦格勒。最让人感动的是,后来三人步人暮年,但内心的青春活力与热忱不减当年。
虽然童年时期生活很不幸,但贝多芬回忆起这时期和儿时住过的地方,凄然中依然绽出一丝温馨。后来他虽然离开了波恩,在维也纳这个繁华都市及其荒凉的郊区度过了几乎整整二生,可内心却从未忘记莱茵河畔的故乡,以及那条波澜壮阔的大河。他称之为“我们的父亲河”。的确,莱茵河生机蓬勃,像是有人性似的,又仿佛一颗伟大的灵魂,饱含无穷的思想魅力和力量。莱茵河流域中.没有哪一段比流经风光旖旎的波恩这一段更壮丽、更温柔、也更美妙的了。奔腾的河水,冲击和抚爱着浓荫覆盖、鲜花绽放的岸边坡地。在这儿,贝多芬度过了他生命中的头二十年,在这里,形成了他少年时代心中的理想梦境。那仿佛慵懒地浮在水面的草地,薄雾笼罩中的白杨,低矮的灌木,还有垂柳和各种果树,都把根须浸润在这静默而湍急的水流里。随处可见的村落、教堂,乃至墓地,都用奇怪的目光淡淡俯瞰河岸。远处,蓝色的七峰在天空中勾勒出参差不齐的侧影,废弃的古堡耸立其问,显得形状削瘦而古怪。他内心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故乡,直至生命的终结,他仍梦想重返故里而未能如愿。“我的家乡,我出生的美丽地方,在我眼前始终是那么美丽,那么明亮清晰,和我离开时别无二致。”
大革命爆发了,迅速席卷了全欧洲,也牵动着贝多芬的心。波恩大学是新思想的集聚地。一七八九年五月十四日贝多芬注册入学,听那位大名鼎鼎的奥洛格•施奈德的德国文学课。此人后来成了下莱茵省的检察官。当人们在波恩听到攻占巴士底狱的消息时,沲奈德在讲台上即兴朗诵了一首激情四溢的诗,让学生们群情激奋。第二年,他出版的一部革命诗歌集购者名单中便有“贝多芬与勃罗宁”的名字。一七九二年,正当战火蔓延到波恩时,贝多芬离开家乡,去音乐之都维也纳定居。半路上,他遇到了赶赴前线同法国作战的黑森军队,此事大大激发了他的爱同热情。一七九六至一七九七年间,他肾弗里德堡的战斗诗篇谱成了音乐,一首是《行军曲》,另外还有一首爱国主义大合唱:《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民族》。可是,尽管他讴歌了法国革命的敌人,大革命依然征服了世界和他的心。从一七九八年起,虽然奥地利和法国关系很紧张,但贝多芬却与许多法国人及其使馆,还有刚到维也纳的贝纳多德将军均有亲密的来往。言谈间贝多芬时常流露出倾向共和的思想。在他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思想的继续发展。
这个时期施泰因豪森为他画的肖像,相当准确地反映出他当时的情状。这一幅较之以后的几幅,无异于介兰画的拿破仑肖像之于后来的一些拿破仑肖像。在这张画上,贝多芬显得比真人年轻、瘦削、精神,上衣的高领使脖颈显得有直,目光似乎睥睨一切而又略嫌紧张。他深知自己的价值所在,他坚信自己的力量。一七九六年,他在笔记簿上写道:“拿出勇气来!尽管身体不佳,但我的天才终究会获胜!……二十五岁!现在已经来临了!我二十五岁,时候到了……此时我非大显身手不可。”特•伯恩哈德夫人和格林克都说他很高傲,举止粗野,令人讨厌,带着浓烈的外省口音。只有他的至交好友才知道在这生硬高傲的外表下,埋藏着一颗异常善良的心。他把自己获得的成功写信告诉韦格勒时,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是:“比如我看见某个朋友经济拮据而我又无力帮助他时,我只要坚持伏案工作,用不了多久,便能帮他摆脱困境……他瞧,这多么美妙妙。”随后,他还说:我的艺术应当让穷人受益。
然而此时,病痛已在悄悄叩门,它一旦附上身便永远不再离开。一七九六至一八○○年,耳聋症开始肆虐,耳鸣整日整夜地折磨他,内脏也开始疼痛。听觉也开始衰退。连续好几年,他都没有告诉任何人,即使对至交好友也保守着秘密。他尽量避免与人交往,使自-己的疾病不致被人发觉,他独自将这可怕的秘患深藏心底。但是到了一八。一年,他再也忍不住了,在绝望之中,他将秘密告诉了两个朋友——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
我亲爱的、善良的朋友阿曼达,……我多希望你能常在我的身边啊!你的贝多芬真是可怜至极。要知道,我身体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已经大大衰退,就在咱们在一起的那个时候,我已察觉到此病的先兆,但我瞒着,自那以后,情形更是每况愈下……我能好起来吗?我当然希望如此,可是希望非常渺茫,因为这种病是无药可治的。我将不得不过着痛苦的生活,躲开我所热爱和珍惜的一切,在这如此凄惨而又自私的世界上!……我只能避世独居,听天;由命。我何尝不想摆脱病痛的折磨,但这可能吗?……
……我过着悲惨的生活。两年来,我回避了一切社交活动,因为我无法与人交谈,我是个聋子。如果我从事的是另一种职业,也许还有几分可能;但对我目前的职业来说,情况就太糟糕了。我有许多敌人,他们会怎么说呢?_在剧场里,我必须尽。量靠近乐队才能听清楚演员说的话。距离稍远一点,我便听不见乐器和演员高亢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