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夕阳--王振忠论明清社会与文化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王振忠 著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38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338389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梦回明清,徽州文献浩瀚无数;鱼雁留痕,乡土百姓心曲幽微。
徽州地处万山之中,迄至今日,它连同显赫一时的徽商逐渐褪色成为历史名词。那群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曾经夸奢斗富、慕悦风雅,如今也衍化而为口耳相传的种种传说。本书通过对历史片断的缀和,尽最大可能复原了我们寻常难见的明清徽商面貌和民间社会图景。
内容简介
“斜阳残照”的意象,是对徽州文化的恰当定位。本书研究徽州,是希望通过对历史片断的缀合,尽最大可能地复原社会历史的原生态,追寻审美的愉悦和发现的欣喜。此处收录文中的十题中,有七篇是围绕着徽州的社会与文化,故以“千山夕阳”为题,除此之外,另外三篇涉及明清时代全国各地的地域文化。
本书中,绝大部分是以此前的专题论文为基础,收入本书除了为统一体例,对标题有所改动外,对于一些专题的原文之内容亦多所充实,不仅增加了不少资料,而且在内容上亦有诸多扩展。
目录
总序/郑培凯
序言/王振忠
第一讲 梦里徽州
明清徽商与徽州文化
第二讲 徽州文书的再发现
民间文献与传统中国研究
第三讲 鱼雁留痕
传统时代的情感档案
第四讲 漂广东
徽州茶商的贸易史
第五讲 商路上的武艺
徽商与少林功夫
第六讲 《太平欢乐图》
盛清画家笔下的日常生活图景
第七讲 小说中的徽商与徽商撰写的小说
《我之小史》的发现及其学术意义
第八讲 诗意的历史
竹枝词与地域文化
第九讲 无绍不成衙
绍兴师爷与明清社会
第十讲 南河习气
河政与清代社会
书摘插图
第一讲梦里徽州
明清徽商与徽州文化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诗曰:“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对于这首诗的诠释,历来就有不少争论,主要争论的焦点是说汤显祖对于徽州的态度究竟如何,他自己是否到过徽州等。诗中的“黄白”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徽州境内的黄山和白岳,白岳也就是齐云山;二是比喻金银,所谓黄白之物。明朝中叶以后,由于徽商如日中天,徽州相当富庶,各地的文人士大夫纷至沓来,明的是旅游,实际上是到皖南打秋风,让徽州当地的官府和富商款待他们,所以说“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要见识富得流油的遍地金银气,大多要到黄山白岳之间去游览一番。诗的后两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则是说:尽管徽州是令人向往的地方,但自己不会与那些士大夫一样前往徽州去追逐“金银气”。从这一点上来看,汤显祖的这首诗实际上不是在鄙视徽州,而是鄙视那些士大夫的行为。当然,现代有很多人都引用这首诗的后两句,而重点则在其中的前一句——“一生痴绝处”,意思是徽州是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一、徽州的地位变化
徽州在哪里?不一定所有的人都清楚,但大家一定听说过皖南的黄山,这是中国非常著名的风景区,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前叫做黟山,“黟”字比较特别,现在安徽有一个县叫黟县,是皖南最早设置的两个县之一。除黟县外,最早设置的另一个县叫歙县,两县都是秦朝设置。“歙”后来在隋代被用作州名,歙州先治休宁县(今休宁万安镇),后移治歙县。唐代沿袭隋代的建置,歙州下辖歙县、绩溪、黟县、休宁、祁门和婺源六县。到了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又改歙州置徽州。可以说,从唐宋以来,一州六县或一府六县的格局一直沿袭到明清时代。明清时期,徽州是个府级建制,为安徽最为重要的两个府之一。清代康熙年间设立安徽省,就是取安庆和徽州两个府的第一个字为省名。
在徽州的一府六县中,歙县是徽州府的首县。从北宋改歙州置徽州起,徽州即治歙县。在明清时期,歙县一直是徽州府的政治中心。1949年徽州全境解放以后,仍在歙县设立徽州专署,管辖皖南区下属的徽州专区。不过,在歙县继续作为徽州政治中心的同时,从清代中期开始,随着皖南对外茶叶贸易的兴盛,原来休宁县下的一个市镇屯溪,逐渐成为徽州的经济中心,并进而演变成为徽州的政治中心。1988年,安徽省皖南行署在屯溪成立。但此后屯溪的地位并不稳定,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才将初设歙县的徽州专区迁往屯溪。
此后,徽州专区时设时废,而且一度还并入芜湖专区,到1971年又改徽州专区为徽州地区。徽州专区(或徽州地区)的辖境变化很大,除了徽州府旧领六县中的五县(除划归江西省的婺源县)外,有时还包括明清时代不属于徽州府的旌德、太平、石埭、宁国等县。最值得注意的是徽州地区增加了太平一县,而太平县位于黄山的北大门,这为以后黄山市的设立埋下了伏笔。
1979年夏邓小平视察黄山,下山后他对安徽省委提出:“可以建立黄山特区。”后来人们将邓氏的这句话归纳为:“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此后,国务院下达文件,撤销太平县,设立省辖黄山市(黄山特区),接着又撤销徽州地区建制,将黄山市改设在屯溪。当时的指导思想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黄山风景资源,以黄山为中心,以皖南为重点,发展旅游事业,带动皖南经济的发展。”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历史上府一级的“徽州”以及相当于府一级的“徽州地区”消失了,只留下一个很小的“徽州区”,这个徽州由七个乡镇组成。
近年来,有一些人呼吁取消黄山市,重建徽州市,将徽州的牌子重新树立起来。
关于“黄山”和“徽州”之争,有些人发表的言辞非常激烈,火药味很浓,其中可能牵涉到许多地方上的权益,不少已超出了正常的学术研究或行政改革方面的争论。但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徽州的历史文化价值愈来愈受到世人的充分肯定。
在1987年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时,“徽州”这个招牌的含金量或者说知名度,还完全不能与黄山相提并论。1979年黄山正式对外开放,1982年黄山被列为第一批国家名胜风景区,而徽州在当时还没有多少人知道,一般人大概只有在看到“文房四宝”时,才会依稀记起徽州曾是徽墨、歙砚的传统产地。
近十数年来,随着徽州研究的深入,徽州的历史价值重新受到了重视。“徽(州)学”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世纪之交黟县西递、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徽州文化受到了世人空前的瞩目。现在,安徽省提出的发展策略已由原先的“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一变而为“打黄山牌,做徽文章,,的战略决策。这些,虽然基本上还都是从发展旅游经济的角度出发,但至少已从单纯重视自然山水景观转向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并重,着眼于进一步发掘人文资源的深刻内涵。从近十数年来“徽州”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变化中,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从这一点上来看。学术研究似乎并非一无用处。
二、一府六县格局
1987年撤销徽州地区建制改设地级黄山市后,绩溪县于1988年被划到安徽省的宣城地区。而婺源县则早在1934年和1949年就先后两度被划给了江西,至今仍隶属于江西。这样,旧徽州一府六县的格局早已不复存在。不过,尽管发生了这些变化,但由于在历史上千余年一府(州)六县格局长期存在所形成的稳定性,所以在民俗文化方面,徽州一直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俗单元。
早在南宋淳熙《新安志》的时代,徽州就有“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的说法。所谓的“山限壤隔”,明清之际的顾炎武有过解释,即“徽之为郡,在山岭川谷崎岖之中”,也就是徽州地区的山地及丘陵占了绝大多数,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域社会;而“民不染他俗”,则点明了徽州作为一个独立的民俗单元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正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民俗单元,使得徽州的乡土凝聚力非常强烈,徽州人有着异常强烈的徽州文化归宿感。民国十六年(1927年),徽州旅浙硖石同乡会出版《徽侨月刊》,每月定期发放给同乡。要创办这样一份报纸,是因为民国时期的徽州,希望加强旧徽州一府六县的凝聚力,共谋桑梓福利,以保障侨民权益。我们知道,海外有“华侨”的称呼,是指旅居国外的中国人。而在国内,“徽侨”这样的称呼,当然可以说是旅居外地的徽州人,单单是这一称呼,就明显反映出侨寓异地徽人的凝聚力。
关于徽州一府六县的凝聚力,从婺源改隶江西一事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明清的徽州一府六县中,婺源是突入江西省的一个县,这种地理格局起源于唐代。唐代歙州山多田少,居民纷纷向南开发,逐渐侵占到相邻的饶州乐平县。开元年间,饶、歙二州相互争夺土地,闹得不可开交,后经朝廷派员查勘,最后决定将有争议的土地划归歙州婺源县掌管。从此,婺源县的疆界就深深地嵌入赣东北地区,这种行政区划格局,成为日后婺源划赣的起因之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由于国共两党的纷争,婺源两度被并入江西,第一次是在1934年,蒋介石出于“剿匪”的需要,将婺源划归江西省管辖。这引起了徽州人强烈的不满,婺源县紫阳书院以及旅京、旅沪、旅锡(侨居无锡)、旅休(侨居休宁)等处婺源同乡会纷纷请求免于改隶。在呈给蒋介石的信中,他们指出:婺源位于徽州的上游,是徽州的门户。从唐宋以来就一直隶属于徽州,历时已干余年,从文化、军事、经济及民生等各个方面来看,都与徽州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朱熹是徽州人的骄傲,而朱熹的祖籍地婺源对于徽州人而言尤为重要。其重要性就好像是曲阜之于山东,洛阳之于河南,是安徽全省文化精神;的象征。明清以来,长江中下游一带素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可见徽州商业发达,旅外同乡很多,各地都有徽州会馆的设置,这些会馆都崇奉朱熹,以加强一府六县商帮的精诚团结。一旦将婺源改隶江西,对于徽州的商业文化,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打击。而在具体操作上,全国各地的徽国文公祠和新安(徽州)会馆以及徽州同乡会等,一旦改隶江西管辖,将面临瓦解割裂之困境。会馆中的所有财产,是徽州一府六县商人所共同拥有。倘若将婺源改划江西,那么,各处会馆的共有财产,势必因此而根本牵动。全国各省会商埠中的徽州会馆很多,必然会引起许多交涉和纠纷,进而从根本上瓦解了徽州商帮。。
上述各点被蒋介石逐一批驳。,但婺源人的回皖运动仍然是如火如荼。1946年,婺源县参议会上下串联,发起“回皖运动”,通过胡适转交请愿书给蒋介石,促使国民政府内政部派员来婺勘察。据婺源东北乡虹关村(该村为徽墨名乡)的詹庆德先生(生于1933年,现为上海退休教师)告知——在1947年,他的学校大门口有一副对联:“男要回皖,女要回皖,男男女女都要回皖;生不隶赣,死不隶赣,生生死死决不隶赣。”当时有一些口号说:“头可断,血可流,不回安徽誓不休。”“宁做安徽鬼,不做江西人。”1947年安徽有位宋专员到江西婺源视察,经过浙岭时,当时的“吴楚分源”碑(为皖赣分界界碑)被人南北调了方向,面对婺源的部分被改写成“回皖去”,以此反映民众情绪之强烈。1947年,婺源终于回归“母省”安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