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的疾病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世界哲学 ,
作者: (丹)克尔凯郭尔著,张祥龙,王建军译
出 版 社: 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9-1字数:版次: 1页数: 12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3纸张:I S B N : 978750081930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克尔凯郭尔本人十分看重它,认为《致死的疾病》与《基督教中的实践》都是“极有价值的”。而且,前者还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它使我能够在一个比我曾经梦想过的更宏大的范围内说明基督教;关键性的范畴在那里被直接地揭示出来。”
内容简介
《致死的疾病》是索伦克尔凯郭尔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于1849年7月出版于丹麦的哥本哈根。在克尔凯郭尔以笔名发表的著作中,《致死的疾病》属于最晚出版的那一批,可以视为他思想最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索伦克尔凯郭尔,19世纪丹麦神秘主义哲学家,基督教思想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他的作品种类繁多,充满思辨和个性。他认为人生应该经历审美、伦理和宗教三个阶段。从《非此即彼》到《十八训导书》可以看到他的思想演进轨迹,而《致死的疾病》则是他思想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目录
总序
中译本导言
前言
导言
第一部分 致死的疾病是绝望
A.绝望是致死的疾病
甲、绝望是一种精神的疾病、自我的疾病。因此 可以有三种形式:在绝望中并不意识到有自 我(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绝望);在绝望中不要 是自身;在绝望中要是自身。
乙、绝望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丙、绝望是“致死的疾病”
B.这种疾病(绝望)的普遍性
C.这种疾病(绝望)的形式
甲、以不涉及它有无意识、而只涉及综合[的自我]的构成成分的方式来考虑的绝望
一、由有限与无限定义的绝望
1.无限的绝望是缺乏有限
2.有限的绝望是缺乏无限
二、由可能性—必然性定义的绝望
1.可能性的绝望是缺乏必然性
2.必然性的绝望是缺乏可能性
乙、由意识定义的绝望
一、无知于绝望的绝望;或对于有一个自我和一个永恒自我的绝望着的无知
二、意识到绝望的绝望并因此而意识到有一个其中有某种永恒性的自我;于是在绝望中不要成为它自身或者在绝望中要成为它自身
1.在绝望中不要成为自身:软弱的绝望
(1)对于世俗的绝望或对于世俗事物的绝望
(2)关于永恒的绝望或对其自身的绝望
2.在绝望中要成为自身:违抗(defiance)
第二部分 绝望是罪
A.绝望是罪
第一章 自我意识的等级(取得资格的条件: “面对上帝”)
附录:罪的定义包含了冒犯(offense)的 可能,对于冒犯的一般观察
第二章 苏格拉底对于罪的定义
第三章 罪不是否定而是一种主张(position)
关于A部分的附录:这样的话罪在 某种意义上不就成了极罕见的了吗?(道德方面)
B、罪的持续
甲、对于其罪产生绝望之罪
乙、关于宽恕罪(冒犯)的绝望之罪
丙、肯定性地抛弃基督教之罪,宣称基督教为非真理之罪
注释
重要词及人名的英中文对照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 致死的疾病是绝望
A.绝望是致死的疾病
甲、绝望是一种精神的疾病、自我的疾病。因此可以有三种形式:在绝望中并不意识到有自我(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绝望);在绝望中不要是自身;在绝望中要是自身
人是精神。但什么是精神?精神是自我。但什么是自我?自我是一种自身与自身发生关联的关系,或者是在一个关系中,这关系自身与自身所发生的关联(The self is a relation that relates itself to it—self or is the relation’S relating itself to itself in the relation);自我不是这关系,而是这关系与它自身的关联。人是一个有限与无限、暂时与永恒的综合、自由与必然的综合,简言之,是一个综合体。综合是一种二者之间的关系;以这种方式思考,人就还不是一个自我。
在这二者的关系中,这关系是一个第三者,而且是作为一种否定的统一性的第三者;这二者涉及这关系,并且是在这关系中涉及了这关系。这样,在灵魂的限制条件之下,灵魂和肉体的关系也是一种关系。但如果这关系与自身发生关联,这关系就是肯定性的第三者,这就是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