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经典德育故事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方丽敏 主编
出 版 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45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387270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秩序存在的保证。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以法治国特别需要德育的支撑和辅助。古往今来,世界各国有很多美丽的德育故事流传下来。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包括德育在内的文化遗产更是广大而丰富,并且在当代得以发扬光大。收集整理这些德育故事,有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对于成长中的青年学子,更有裨益。
我们把德育分成12个主题,按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外国古代、外国近现代的顺序,收集大量经典德育故事。这些故事分类细致,形象鲜明,简洁生动,可读性强,富有教育和借鉴意义,可资文字工作者引用,也可作为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德育课程拓展教育等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目录
一、热爱祖国
●屈原投江殉国
●蔺相如渑池之会斥秦王
●萧何忠心为国
●司马迁忍辱修国史
●苏武牧羊
●诸葛亮鞠躬尽瘁
●颜真卿为国殉难
●范仲淹“先忧后乐”
●岳飞精忠报国
●文天祥正气长存
●郑和远航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史可法血洒扬州城
●郑成功收复台湾
●陈化成临危受命
●林则徐虎门销烟
●关天培血溅虎门
●冯婉贞勇抗强敌
●爱国志士黄遵宪
●容闳留学教育兴国
●左宗棠保卫新疆
●冯子材大振国威
●邓世昌献身大海
●谭嗣同笑迎死亡
●杨儒不签卖国条约
●吴玉章捍卫祖国的荣誉
●孙中山号召振兴中华
●詹天佑修铁路
●鉴湖女侠秋瑾
●鲁迅三改志愿为救国
●廖仲恺为国献身
●何香凝逆水行舟永向前
●陈嘉庚久居南洋,心怀祖国
●蔡元培挺身营救爱国学生
●徐悲鸿为国争光勤作画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苏步青为祖国而奋发学习
●朱德一心报国找真理
●李大钊在绞刑台上的演说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吉鸿昌
●茅以升建桥为中华
●童第周为祖国争得荣誉
●田汉、聂耳和国歌
●梅兰芳蓄须明志
●齐白石巧骂日寇
●赵一曼坚贞不屈
●威武不能屈的叶挺
●不屈的杨靖宇
●张自忠为国尽忠
●朱自清不领美国面粉
●曾联松设计国旗图案
……
二、服务人民
三、热爱科学
四、团结协作
五、诚实守信
六、遵纪守法
七、艰苦奋斗
八、文明礼仪
九、爱护环境
十、助人为乐
十一、勤俭节约
十二、谦虚好学
书摘插图
一、热爱祖国
●屈原投江殉国
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的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天资聪颖,博闻强记,文采出众,并怀有远大的抱负。屈原曾任楚怀王的左徒,兼管楚国内政外交。每次楚怀王与屈原商议国家大事,屈原总能提出独到见解,因此深得楚怀王信任。
但楚怀王身边有一批旧贵族结党营私,腐败奢靡,他们认为只要有屈原在,他们的利益就无法维护,于是就极力排挤他。后来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并贬迁了屈原。
楚怀王死后,顷襄王继位,他刚愎自用,昏庸无道,将屈原流放到了江南楚国的边疆。
楚国的南疆,即现在湖北省南部和湖南省北部一带。当时,那里人迹稀少,很多地方都是无边无际的草原林莽。屈原从郢都出发,顺长江东下,在洞庭湖和沅水流域的广大地区,走着艰难曲折的道路,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
一年一年过去了,屈原的身体日渐消瘦,可他还在等楚王召他回宫为国效力。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下楚国郢都,楚国灭亡在即,人民在战乱中流离失所。这一情景,对于为楚国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屈原来说,无疑是最沉重的打击。
春天的汩罗江畔,鲜花盛开,百鸟齐鸣,蓝天如洗,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只有一位老人对这明媚的春色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时而低头吟哦,时而仰面长叹,时而放声痛哭,时而阵阵冷笑。他,就是屈原。
经历十几年的流放生活,屈原已从一个精力旺盛的中年汉子变成了一个饱经风霜、伤病缠身的花甲老人,62岁的他哀痛、悲愤、绝望地徘徊在泪罗江边。他决心以身殉国,宁愿跳入江心、葬身鱼腹,也不愿让贞洁的品格蒙受世俗的污垢。
于是,屈原在作了最后一首注入了他的全部情感的诗《惜往日》后,便抱起一块大石头跳入了滚滚的汨罗江,结束了自己悲剧的一生。
人民一直怀念着屈原,每当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殉国的日子,人们就用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纪念他,这天又被称为“端午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