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世界名著,综合,
品牌: 朱莉亚·克里斯蒂瓦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
·页码:24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34374006
·条形码:978753437400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汉娜·阿伦特》中作为海德格尔的学生和情人,汉娜·阿伦特一直关注着他的作品,但又从他那里解放出来,成了一位备受争议又不可不提的政治理论家。我们将看到她如何为海德格尔的“此在”听诊,并用人际关系中“出现”的精湛技巧,取代了海德格尔“被拋”的孤独感受。“出现”向每个人揭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不可磨灭的独特性,正如我们在阿伦特身上看到的一样。
作者简介朱莉亚·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1941年出生于保加利亚,1966年移居法国,现为巴黎第七大学教授,法国女权主义的标志性理论家。与西苏和伊利格瑞构成“法国女权理论的新圣三位一体”。其知识履历横越语言学、符号学、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文化批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等多个领域。主要作品有《恐怖的权力:论卑污》、《多元逻辑》、《女人天性:生活、疯癫与语词》等。
编辑推荐《汉娜·阿伦特》作者主要作品有《恐怖的权力:论卑污》、《多元逻辑》、《女人天性:生活、疯癫与语词》等。
目录
第一章 生命是一种叙事
1.一部“如此坦呈”的传记
2.圣·奥古斯丁之爱
3.“一个典型”的意义:拉赫尔·瓦伦哈根
4.阿伦特与亚里士多德:为叙事一辩
5.讲述20世纪
第二章 高级的人类
1.她是犹太人
2.在结构的要素之间
3.什么是现代反犹主义?
4.帝国主义……
5.恶的平庸
6.信仰与革命……
第三章 思维、意志、判断
1.“谁”与主体
2.与思考的“我”对话:“缺陷”、忧郁、专制
3.人类生命进程中的暴力行为
4.观众对政治哲学的趣味
5.审判:在宽恕与承诺之间
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不过,布吕歇尔的这一“站”并没能让阿伦特“站”回来。阿伦特通过各种复数行动实现自我凸显,迫使人们,尤其是海德格尔,接受她的思想与判断的特性。②在阿伦特的眼中,对独特性的要求构成了人类生命的极点(她将这种要求追溯到自己常常致以热烈敬意的邓斯·司各脱③),但她从不以此为妇女的特性请愿。
对政治学的激情、对出现的兴趣,构成了阿伦特出生以后人格之中阳光的一面;结识布吕歇尔后,她的这一面得到了充分发展。一边是在历史上迷失了方向的孤独哲人(海德格尔),另一边是在政治学中迷失了方向,却凸显出“叛逆生命的真实性”的狂热小丑(布吕歇尔),汉娜所做的,并不仅仅是在两者之间挑选一个,或者简单地将他们混为一谈。对于她的这些身体伴侣、精神伴侣而言,至少从他们为她而在的角度讲,她也同样是创造者。作为政治学“教授”,海因里希从深奥的哲学中,从妻子生命的精确性之中学到了很多:他们的通信证实了两人的对话已经悄然丰富起来。相反,海德格尔阅读阿伦特的作品后所表现出的淡漠——甚至缄默——说明他这个“职业思想家”并没有从他年轻的学生那里受益。不过,从他们已出版的通信来看,两人在晚年曾有过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交流。战后,托特瑙堡的智者是否利用了他在效力于纳粹主义之前的情人的社会地位呢?阿伦特是不是想通过接近海德格尔的思想,使自己的思想扎根于基本传统,在传统思想中留下印记而后再摆脱束缚呢?归根结底,就像在希腊的辩论会场上,或者在一个观众既做评委,又即兴参与戏剧演出、进行再创造的舞台上一样,汉娜·阿伦特建立了一种处于“两者之间”的新颖思想:既涉足行动,又维护退缩行为。
许多与她同时代的人都证实了她身上的女性魅力——在纽约的沙龙里有一些人思索着这个魏玛共和国的怪女子①;也有像汉斯-约纳斯(HansJonas)那样的,对这位女性朋友颇为欣赏,因为在成为“本世纪最有思想的女性之一”的同时,阿伦特仍能“享受男人只为女人保留的关注”。她既非“思想家”(这是一个以偏盖全的定义),也非“人”(这个字看不出性别),而是“女人”,约纳斯强调说。②然而,只有受到强烈刺激时,阿伦特才肯为女性的状况冒险抗争:她是否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比女权主义者更有女性特质呢?其实,她并不认为支持女性“事业”是正确的。③如果有人告诉她,哲学家这一行主要是男人干的,她仅仅会说,“有那么一天,很可能会出现一位女哲学家”,并且不忘表明,那个人不会是她,因为哲学家群体并不接纳她,她本
……[看更多书摘]
后记“好一个天才!”——天资、禀赋、对真理卓尔不群的追寻;如今,人类想要从自己身上辨认出“天才”的抱负,破除了将人格神化的古老传统。面对非凡的创新能力,连传说中掌管未来英雄出生的神灵①也缄默了,“特别是这种创造力,如同神明的馈赠,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才华、绝妙的灵感”(伏尔泰[Voltaire])。后来,通过简单的借代和类比,人们一致将“具有天才”的,或者干脆将产生了影响的那种人称为“天才”②。
然而,汉娜·阿伦特对所谓的“天才”嗤之以鼻。在她看来,“天才”的发明者生活在文艺复兴时代:他们为自己被同化成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