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奇想的一年(悼亡文学的经典之作!)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外国,美洲,
品牌: 琼·狄迪恩
基本信息·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页码:24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807025177
·条形码:9787807025177
·包装版本:2007年7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充满奇想的一年》美国女作家的生命思考和感受,同样给乡土中国的芸芸众生带来震撼,因为我们面对的都是同一件事情:经历生命,领受生命带来的一切,爱、幸福、悲哀、死亡……——陈忠实
本书将文学的笔触深入到内心最稚弱的地方,充满了令人感动的真诚和凄美,一如雨中的蔷薇,坚定而瑰丽。——毕淑敏
以文字舟筏渡生死之河,是我读过既静美如诗,又让我肃然魂耸之作。——台湾作家 钟文音
一经出版就赢得“文学经典”的美誉,将在美国文学史上永垂不朽。文字读来令人心碎,这个爱的故事,让读者掩卷流泪。——《今日美国》
一秒,跨越生与死……一年,思念绵延,奇想不绝……一生,相濡以沫,直到死亡把我们公开……
“我们尚在生命途中却要面对死亡”,女作家狄迪恩抒写了丈夫去世,爱女重病一年间的所见、所感、所想、所思。备极哀怨。四十年共同生活的片断回忆,细腻而满怀温情:哀悼的同时还有许多对于生命的思考,关于死亡、疾病,关于幸与不幸,关于婚姻、孩子和记忆,关于悲伤,以及生命本身,而一切的背后,是一颗因挚爱而破碎的心。
此书一经出版就被评论家誉为“悼亡文学的经典之作”,获得2005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评论界称选它为美国版的《我们仨》。
作者简介琼·狄迪恩(Joan Didion,1934- ),美国女作家,个性独立,20世纪60年代步入文坛,在美国当代文学中地位显赫。她在小说、杂文及剧本写作上都卓有建树,被评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英文杂文家”。小说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被《时代》杂志评为“英语世界百家小说”,与纳博科夫、索尔·贝娄等人的作品交相辉映。由其担任编剧的电影还曾获得夏纳电影奖、奥斯卡奖、金球奖和格莱美奖等奖项。
狄迪恩与同为著名作家的丈夫约翰·邓恩伉俪情深,他们不仅是生命爱侣、工作伙伴,更是思想与心灵上的知己。2003年圣诞节前夕,邓恩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媒体推荐美国女作家的生命思考和感受,同样给乡土中国的芸芸众生带来震撼,因为我们面对的都是同一件事情:经历生命,领受生命带来的一切,爱、幸福、悲哀、死亡……
——陈忠实
本书将文学的笔触深入到内心最稚弱的地方,充满了令人感动的真诚和凄美,一如雨中的蔷薇,坚定而瑰丽。
——毕淑敏
以文字舟筏渡生死之河,是我读过既静美如诗,又让我肃然魂耸之作。
──钟文音(台湾作家)
攀登人生峭壁绝崖的真实记录,读来令人胆战心惊,却也令人目眩神迷……文字简洁、内敛,功力直追海明威。
── 美国三届桂冠诗人 罗伯特?平斯基
一经出版就赢得“文学经典”的美誉,将在美国文学史上永垂不朽。文字读来令人心碎,这个爱的故事,让读者掩卷流泪。
──《今日美国》
陈忠实序
死亡是文学的一大母题,这本书将死亡硬生生地摆在众人面前,逼我们去直视,因此首先感佩作者的勇气。爱是文学的另一个母题,作者把爱掰开揉碎了,洒在我们心里,又让人不由自主地进入一个温柔的陷阱。爱与死的纠结便成就了生命的一切矛盾、悲哀,同时也有精彩。这种精彩来自于一种奋而相争的力量,与死神争,与时间争,与命运争。其实这就是生命,作者写出了生命,写出了一个写作者对全部生活的思考。
这种力量同样在文字中显露,干净利落,洗尽铅华后的必然,结果就是直面真实。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我们得以直达本质,安静得让人心惊肉跳。
文学无国界。美国女作家的生命思考和感受,同样给乡土中国的芸芸众生带来震撼,因为我们面对的都是同一件事情:经历生命,领受生命带来的一切,爱、幸福、悲哀、死亡……
2007.5.30
毕淑敏序
失与悲伤是一种病,一种严重的疾病,以往我们只能等待时间之手抚平创伤,很多时候伤痛就永远地停留在那里,好像白雪下的岩石。
这本书直面了人类失去挚爱之人后的心路路程,精准细腻丝丝入扣的哀伤描写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屏住呼吸,心脏随之颤抖。这种情感共振于让你感受到孤独与痛楚不再不可战胜,因为人类是如此息息相关,所有的困境都有人英勇地经历和跋涉过了。
本书将文学的笔触深入到内心最稚弱的地方,充满了令人感动的真诚和凄美,一如雨中的蔷薇,坚定而瑰丽。
2007.5.10
编辑推荐《充满奇想的一年》悼亡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美国版的《我们仨》,陈忠实、毕淑敏,深情作序,强力推荐!
荣获2005年美国各在奖项:美国国家图书奖、《时代》杂志十大好书、《纽约时报》十大好书、畅销书第一名,亚马逊书店十大好书、编辑选书第一名,台湾诚品书店、金石堂书店连续上榜。
目录
陈忠实序
毕淑敏序
正文
译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1
生活改变很快。
生活瞬间改变。
你坐下来吃晚饭,而你熟知的生活结束了。
自怜的问题。
这是我在事故发生之后最初写下的几句话。电脑显示这个文档(关于变化的笔记.doc)的时间是“2004年5月20日23:11”,但这是因为当时我打开了这个文档,并在关闭之前按了保存。5月间我没有改变这个文档。2004年1月,事故发生一天、两天或者三天之后,我写下了这些话,自那时起我没有修改过这个文档。
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写下别的字句。
生活瞬间改变。
寻常的瞬间。
当回忆起事故最令人吃惊的一面时,我曾考虑过加上这几个字:“寻常的瞬间”。我立即明白没有必要加上“寻常”这个词,因为它不会被遗忘:这个词从没离开过我的头脑。事故之前的一切都如同往常,正是这一点令我无法相信已经发生的事实,无法接受它,无法适应它,无法忘却它。现在我意识到这种情况并不异常:当灾难突然降临,我们都会强调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故发生的环境是多么平平无奇,飞机从蓝天上坠落,例行的公事因为轿车着火而中断,儿童和往常一样荡秋千时被藤蔓中的响尾蛇咬伤。“他下班后正在回家的路上——幸福、成功、健康——然后,走了。”这是我在一个精神病科护士的描述中看到的,她的丈夫死于一次交通事故。1966年,我访问过很多1941年12月7日生活在檀香山的人,这些人向我描述珍珠港事件时,毫无例外地总是这样开始:那是一个“寻常的星期天早晨”。那一天,美洲航空公司11号班机和联合航空公司175号班机撞上世贸大楼;当人们被要求描述那个纽约的早晨时,他们仍会说:“那天只是美丽的九月中的一个普通日子。”甚至连9?11事件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也以这种充满预兆、然而令人震惊的句子开头:“2001年9月11日,星期二,美国东部的早晨气候温煦,天空几乎万里无云。”
“然后——走了。”圣公会教徒在墓边说,我们尚在生命途中却要面对死亡。事情发生之后最初几个星期,亲朋好友到家里来,他们带来食物,斟好饮料,在午餐或晚餐时分,在餐厅的桌子上为或多或少的人摆好盘碗;他们收拾餐桌,把吃剩的东西放进冰箱,打开洗碗机,等我走进卧房(我们的卧房,里面的一张沙发上依然摆着一件褪色的加大号针织外套,那是20世纪70年代在比弗利山的理查德?卡洛尔商店买来的),把门关上之后,填满我们的(我依然不认为是“我的”)公寓,使其不再空荡荡;而后来我才意识到,我肯定一再跟他们每个人说起事故的细节。关于最初的那几天、那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