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萨宾娜,我的卡夫卡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小品文,
品牌: BY工作室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92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561755150
·条形码:9787561755150
·包装版本:2007年9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你的萨宾娜,我的卡夫卡》尽管捷克刚刚被列为中国公民境外旅游目的地,但在领风气之先的时尚与艺术界,它近年来一直受到追捧,也受到都会青年白领的偏爱。然而,捷克之美还有待直观的展示与深入的发现。本书的重点自然是布拉格,浓墨重彩的捷克华章,但同时并没有忽略一系列风光独特的中世纪小镇,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波西米亚、巴洛克、卡夫卡、新艺术与穆夏等一个个与捷克有密切关系的艺术流派与艺术家,从而将“欧洲之心”的自然风景与人文特色尽收眼底。
全彩的图文书,国际流行的平面设计,一流的装帧,不管是外观还是内容,都让你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书的作者是个工作室----BY工作室。
BY是什么呢?
“by oneself 、 pass by……, ‘by’总是和时间、地点、人物相关,是种人生经历和生活态度,无论美好或者艰辛,都不能完全重复,因此都值得珍惜。”
工作室里包括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80年代后的人,可能在写字楼上班,“精神却在外面天马行空”。
媒体推荐阅读美丽,分享心在别处的幸福
拿到一本精美的图文书,最大的矛盾在于,先读文字还是先看图片。好比看那种外国原版电影,为了了解情节而飞快地看字幕,余光又颇吃力地贪婪着画面。
《你的萨宾娜,我的卡夫卡》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这本书最好读它三遍,一遍图画,一遍文字,一遍就随意翻来,翻到哪张就哪张,都是美丽,美丽就足够了。
如果你无法走遍每一个你想去的地方,那不要紧,那并不影响你爱上那个地方,心是自由的。哪怕你和这本书的作者们一样,被拴在这个城市的各种角落里,看上去灰暗、千篇一律,那并不表明你的心灵同样单调,心可以去向别处。
三百多幅精美的照片,沉郁云层下的广场,夕阳下的河流,风中的城市剪影,无数扇美丽沧桑的门窗,街头长椅上的阳光,深色头发的波西米亚女子,伸向远处的石头路,教堂里的烛光。。。。。。或是全景,或是细节,慢慢地弥散开这座城市的气息。如果你在电影里,或是在其他小说中,甚至是流行的歌曲里,听到过关于波西米亚的风致,曾经在脑海里勾勒过它的苍郁的美貌,那么这本书就是勾勒的写真。
书不是纯粹的游记,虽然它涵盖了捷克之种种令人神往的景致。就是几个好友,在另一座城市行走、体验、感受的笔记。书亦不是本捷克的简史,虽然它有些严谨地描绘了历史风貌,结合了城市的建筑、雕塑、点滴之中,折射出布拉格的深邃。让你看到风华绝代,也认得背后的沉积的苦难。那些无比绚烂的花朵开放在眼泪之颠。
且读且看,散漫慵懒地全景式展开。有时凝视一幅画面,很想将这页书撕下来,用图钉钦在床头,是东欧特有的那种令人倍感苍茫的凄怆之美,是落日下的伏尔塔瓦河。
书页中夹杂着那些半透明的油纸,轻轻的油墨气味,和每个有梦想的人分享,心在别处的幸福。??看到书的第一时间,就明白这不是一本旅游书,也似乎非关文学。总之,此书足够有魅力吸引到眼球——书名、封面设计、整体的调性,都是那么特别,体现了某种令人心向往之的生活风格。要说的具体些,好像也有些困难,举个不太恰当、只可意会的例子,就像是一个洋溢着欧洲气氛的小咖啡铺子,或是那种简单但相当优雅的品牌衣服,——看似不经意,但每个细节又是经过了精致的推敲,即使是慵懒,也是价值不菲的。这是一种姿态,也透露出一丝气味,那就是那一群人的气味。这本书也是如此,一本给城里有设计情趣、喜欢欧洲、喜欢享受生活,并且有点美学口味的人看的书,——后来看过书后,就更肯定了 。
确切地说,此书是一本关于时间、关于空间、关于颜色、材质、线条的书,一本有关life style的书。作者们是和他们的读者一样的人,他们好像不想有什么叙事,或者讲什么故事,反正,这是一本很难让人概括到其“中心思想”的书。甚至,在看过出版社的介绍后,还很容易误会这是一本流俗的图文读物。实际上,却全然不是这么一回事情。翻开此书后,很快就进入了被精心布局过的视觉节奏,连续的影像,——因为你甚至很难说他们是图片,可以说张张都是平面设计品,完全同影视剪辑一样,所以,不自觉地就会一口气地把这部纸上的电影看完。难怪有人评价这是迄今出版界最流畅、最极致的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图文书”,所谓的读图时代只是图文书的一方面,本书让人觉得图和文是完全可以并行的。设计上的分寸感在其中起到了不少作用。??这是一本讲述捷克的书。神秘、古老、忧郁、荒谬、风情......不同的叙述者和叙述方式给这个陌生的地理概念涂抹上各种色彩。整本书就是进行时的电影,“摄影师笔记”带我们回顾拍摄背后的点滴;“特写”是历史事件和艺术流派、思想风潮的解释;那些跳跃的但又有煽动力的标题则一步步解构了布拉格,以及其他的一些捷克名城。这种交错的排列让读者同时领略了历史的纵深和现实的真实。
图片的组合花了不少心思,有变奏一般地重复,也有奇妙地拼贴,还有连续的故事小品,所以,尽管全书全彩印刷,还混合了不同的纸张,你却并不会感到被视觉轰炸了,在阅读上毫无审美疲劳。全因作者将整体基调把握得张弛有度,所以读来,的确令人感到悠扬自如。
编辑推荐《你的萨宾娜,我的卡夫卡》重点介绍捷克布拉格和一系列的中世纪小镇,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色交融,通俗并且时尚,符合对文学和艺术有兴趣的年轻人的审美趣味,是图文并茂的休闲小品。
目录
不算是序
摄影师笔记1
布拉格,像一出即时戏剧
广场上的大钟,时间不会停下来……
特写:哈布斯堡王朝
城堡,城堡,一千年不说老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广场上的大钟,时间 不会停下来……
说起来,那首叫做《布拉格广场》的歌,真是给布拉格做了不少推广,起码,相当一部分30岁以下的小青年,开始幻想有些浪漫的事情发生在那个有许愿池、白鸽和彩色玻璃窗的“布拉格广场”。
在这点上,不得不佩服创作才子们无孔不入、借题发挥的本事真是很大。歌词写得的确不坏,算有意境,但是也的确容易误导小朋友。因为,布拉格,并没有一个叫布拉格广场的地方;广场上也没有许愿池。不知道写歌词的人来没来过布拉格,熟悉欧洲的人,在歌词里看到了罗马的西班牙广场(那里有许愿池),威尼斯的圣马克广场(铺天盖地的白鸽算其标志了,据说,政府都曾经往鸽群中投放避孕药)等等。不过,如果理解为作者是想奋力表现布拉格之美,倒也可以接受他拼贴的意向。
布拉格的广场最出名的两个,分别是旧城广场(Staromestske Nam)和瓦茨拉夫广场(Welceslas Square)。
欧洲的城市格局大多从广场出发。广场就是这个城市的中心,城中一切大小事物都在广场展开:买卖交易、交朋会友、游行集会,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并且,广场也是城市结构的核心,数条街道以广场为起点,呈星形辐射出去,再各自延伸较小规模的支流巷弄。有的则是一个广场接一个广场,广场确定城市的中轴线,由广场散射出去的街道,形成蛛网一般的架构。这样的城市规划和中国的很不同,所以,想要了解一座欧洲城市,城中广场就是少不得要去的地方,在布拉格,旧城广场就宛如这个城市的年轮,岁月流经的迹象已深深镌刻在此地。
布拉格之所以成为布拉格,是由旧城广场决定的,此话绝不夸张。如果十一世纪时的东西商队不选择旧城广场作为他们的商品交易地点,今天的布拉格可能还是伏尔塔瓦河畔的小小村落。当然,“旧城”的得名却是在十四世纪新城区开始建造之后。
旧城广场比之欧洲其他城市那些名头显赫的广场并不大,有点落寞地守着它的老古董邻居:十一世纪的行会会所,1338年的老市政厅,十四世纪的提恩大教堂,十五世纪的耶稣受难像,十八世纪初的圣尼古拉教堂……只是,敢在这片广场上站出来的“老家伙”,哪个是没点来头的?行会会所可能建于十一世纪,最早是商人们转运货物和缴纳税款的地方,是布拉格最具历史渊源的建筑之一,不过它看起来又小又不起眼,当然,这是与它那位高耸的哥特式老邻居石钟议院相比。
石钟教堂再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