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三版)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经管专业,
品牌: 吕荣华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页码:36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313014443
·条形码:9787313014443
·包装版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宏观经济学》是编者多年来从事经济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成果,其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简要发展历史;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通货膨胀和就业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内容,《宏观经济学》在阐述该理论时用了较多篇章,先后运用四个模型(简单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IS—LM—BP模型),依次引入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外市场),对于四个因素(消费、投资、政府收支、进出口)在封闭和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的决定作用,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宏观经济学》可作为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吕荣华教授,1935年出生,1959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随即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攻读经济学研究生。毕业后先后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局内刊从事经济理论的研究工作。1974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1979年交大重建管理专业时转入管理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先后开设过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并承担过上海市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相应学科的多项课题研究,编写出版过多本著作,如《微观经济学教程》、《宏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名词简释》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历史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民收入概论
第一节 什么是国民收入
第二节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
第三节 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四节 我国国民收入核算制度的演变
第三章 国民收入流量分析
第一节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
第二节 国民经济各部门
第三节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第四节 均衡的国民收入
第五节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中的四种市场?
第四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一):“简单模型”原理
第一节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概论
第二节 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的假设条件
第三节 收入—支出模型
第四节 总支出和总需求
第五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二):两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一节 决定国民收入的两类因素
第二节 消费
第三节 储蓄
第四节 投资
第五节 乘数理论
第六节 两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
第七节 “简单模型”中的动态模型
第六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三):三部门及四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一节 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二节 四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七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IS—LM模型(一):投资函数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投资需求函数
第八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IS—LM模型(二):利率的决定
第一节 货币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货币需求
第三节 货币供给
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
第九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IS—LM模型(三):建模与应用..
第一节 IS曲线
第二节 LM曲线
第三节 IS—LM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第四节 IS—LM模型是宏观需求管理的有效工具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总需求函数(曲线)
第三节 总供给函数(曲线)
第四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五节 宏观经济均衡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和失业
第一节 通货膨胀
第二节 失业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第十二章 经济增长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源泉
第三节 经济增长理论
第四节 有关经济增长前途的争论
第五节 经济发展
第十三章 经济周期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经济周期波动图像分析
第三节 经济周期的分类
第四节 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第五节 乘数—加速理论
第六节 经济周期的预报和熨平
第十四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决定(IS—LM—BP模型)
第一节 开放经济基本知识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均衡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的均衡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第三节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
第四节 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
第五节 供给管理政策
第六节 对外经济管理政策
第七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与协调
……[看更多目录]
文摘(二)政府购买政府购买(()overmentPurchase,G)又称政府购买性支出,它是指政府利用国家资金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它包括政府在教育、卫生、防务、警察和公共投资方面的支出及其他经常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政府购买可以分为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两个部分。政府消费是为了保证政府履行管理职能花费的开支。政府投资是由政府利用来自税收或国债的资金对市场机制难以进行有效配置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事关国计民生的一些投资项目进行投资。
政府购买在三部门经济中是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属于“注入”因素。
在应用“简单模型”研究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时,常将“政府购买”视为不变的量,以G表示。(三)转移支付转移支付(TransferPayment,Tr)又称政府转移性支出,它是政府不直接到市场上进行购买,而是把财政资金转移到社会保障和财政补贴等上面,由接受转移资金的企业和个人到市场上去购买商品和劳务,形成社会总需求。它是拉动国民收入的“注人”因素。在研究国民收人的决定时常视为固定不变,即Tr。
在使用“简单模型”研究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时,常将转移支付在政府税收中扣除,用“净税收”来体现“税收”和“转移支付”两者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也就是说,税收是一种“漏出”因素,转移支付是“注入”因素,“漏出”因素的减少等于是“注入”因素的增加,现在从“税收”中扣除“转移支付”变成“净税收”也有这个意思。“净税收”将税收和转移支付的作用都体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