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大溃败(本质3:本质论VS蓝海战略)

分類: 图书,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中国企业管理,
品牌: 郎咸平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页码:23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06030311
·条形码:978750603031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蓝海大溃败》(本质3:本质论VS蓝海战略)是一部透析行业本质,引导企业发展方向的经典著作。作者认为企业战略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符合行业本质,对企业家而言,企业发展路径的选择尤为重要,而路径的选择依据就是行业本质。作者指出蓝海战略不符合中国企业的本质,无法运用于中国。中国企业要认清行业的本质。书中运用大量的案例,阐释行业的本质。以三星、LG为例,分别论述了三星的垂直整合与行业本质的关系,蓝海战略与行业本质的关系。作者通过对行业本质的清晰阐释,希望读者能够真正认清并重视它。
作者简介朗咸平美国沃顿商学院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任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被公认为公司治理方面的顶级学者。
中文著作有《操纵》、《整合》、《运作》、《思维》、《标本》、《科幻》、《模式》、《突围》、《误区》、《中国式MBO》、《本质I》、《本质II》等。
编辑推荐《蓝海大溃败》(本质3:本质论VS蓝海战略)一部敢于直面中国企业现状的图书。三星和LG为什么业绩大幅下滑?TCL、明基西门子、小鸭集团、惠普电脑为什么惨败?联想能梦想成真吗?中国目前顶级经济学家郎咸平博士以精彩的案例详细论述了中国企业家所面临的四个冲击。
郎语非浪语,句句揪人心。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导论
第一章三星,“垂直整合”的道路还能走多远
一、韩国三星的背景介绍
二、“垂直整合”的整体研判
三、下游产品及所涉行业的深度分析
四、总结
第二章LG,血腥的“蓝海”
一、LG:公司简介
二、LG:“江山如此多娇”
三、LG:转型蓝海
四、LG黑色家电的蓝海剖析
五、LG的白色家电的蓝海剖析
六、LG手机的蓝海剖析
七、试水“蓝海”的中国企业
八、总结:企业的成功在于能否抓住行业本质
第三章“势能”:手机行业的本质
第四章“最佳伙伴”:电脑行业的本质
第五章外溢效果:白色家电的行业本质
附录关于行业本质问题的答问
……[看更多目录]
序言在此,我首先声明,本书之所以使用《蓝海大溃败》这一书名,并不是想彻底否定“蓝海战略”的理念,而是想提醒国内崇拜者们注意:“蓝海战略”在企业经营策略方面虽然有其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但还根本上升不到战略的高度,我看还是台湾地区的“蓝海策略”翻译得更确切一些,这一点是值得内地出版界学习的。
本书讨论的LG就是实施“蓝海战略”而彻底失败的典型案例。之所以失败,原因就是LG没有抓住“行业的本质”。所谓“行业的本质”,是企业基础性的战略,是企业战略的战略。LG全面实施“蓝海战略”,是错把“策略”当成“战略”,其结果就像读者从本书的案例中看到的那样,是一种比较低级的错误。
再看看被国内企业界热炒的“长尾理论”,就更难提到“战略”层面了。“长尾”是什么?它只是一种“结果”。这正像“品牌”一样,成功的“品牌”不是成功的原因,而是在抓住“行业的本质”基础上,自然带来的结果。在此,我想告诉各位:如果哪个企业把“蓝海”、“长尾”这些策略性的东西,当作企业的“战略原点”或“战略起点”的话,其结果必然是:失败!失败得比LG还要惨!因为LG至少还有行业领先的知识产权等国内绝大多数企业无法企及的东西。
以上便是我在本书正式出版之前想要说的话。
文摘第一章三星,“垂直整合”的道路还能走多远
10年前,要谈及最大规模的电子业品牌,总是离不开日本的索尼及欧美的飞利浦、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有谁能预测到韩国企业可于十数年间将这些行业领先者逐一击倒,并成为无人不晓的电子业巨人!现今,韩国公司Samsang“三星”(本文中三星除历史背景部分是指三星集团以外,其余部分均以三星电子为研究主体)已成为一个商业帝国的代名词,韩国三星崛起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是归功于商业环境中的战略性应用、超前的电子技术优势,还是三星能抓住别人看不到的机会?我们从三星的发展历史中看到,“垂直整合”战略就是三星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
不可否认,三星上游业务——半导体及LCD的成功,给下游终端产品部门——数字媒体、数码应用和通信提供了极稳定和低成本的原材料供应。但是这个被视为三星最具竞争优势的战略,已渐渐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帮助三星维持强劲的增长,下游产业未能完全实现“整合”、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这其中,对“行业本质”的领悟成为成功的关键点。
一、韩国三星的背景介绍
从1938年创立至今的70年里,三星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过去6年间,三星在消费类电子市场的超强竞争环境下所取得的业绩被认为是卓尔不群的。三星品牌价值在2005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Interbrand和《商业周刊》共同评选的全球百强品牌中,三星超过了同业竞争对手索尼(26位)、摩托罗拉(69位)和LG电子(94位),以150亿美元名列第20位,成为品牌价值上升最快的公司。而与2000年相比更是飞速前进了186%,创造了全球百强品牌之最。
是什么原因令韩国企业三星可以有如此快速的增长?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首先理解三星的历史,特别要回顾李健熙时代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至今)。通过三星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件事,我们会发现,三星所运用的管理实践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知识,只是三星将它们转化成为了实实在在的管理方法。特别从1993年至今10多年的历史看,三星一直在高速成长的状况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尤其是经受住了金融危机、市场巨变、全球化浪潮和技术革命等一系列市场的急剧变化的考验。因此,三星这10年来的经营手法被市场给予极大的关注,并引发我们去寻求三星的成功因素以及透视这一因素来分析将来的发展轨迹。
从以下三星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50年代三星创始人李秉哲以工业建设起家,他于60年代开始成功将三星转型为电子业务,在国际市场上一炮打响。之后其子李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