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校园青春小说,经典青春小说,
品牌: 安妮宝贝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页码:25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30209175/9787530209172
·条形码:9787530209172
·包装版本:1版(2008新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彼岸花》是安妮宝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乔和南生都是刚出道不久,带着浓厚学生味。书中以他们为主线,辗转于上海、杭州、南京、广州等城市,生活、工作、爱情,复杂多变,他们的命运也一样。本小说语言质朴,故事生动,不妨一阅。乔是一个写文字的女人,略带点神精质,总在这个世界上寻找着一些可能并不存在的东西。她写了一本小说,说的是关于一个叫南生的女子的故事,南生爱上了自己父亲的情妇的儿子和平,和平却不愿负载这份过于沉重的爱,南生选择了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来结束两人的这种关系。乔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可以称作男友的森,森在最后告诉乔:你要的是彼岸的花朵,盛开在不可触及的别处。
作者简介安妮宝贝,作家。已出版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摄影图文集:《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蔷薇岛屿》、《二三事》、《清醒纪》、《莲花》、《素年锦时》八部作品。
其作品均持续进入全国畅销书排行榜,在众多读者中深具影响力。现居北京。
编辑推荐安妮的小说很足,像一个灌足水的鱼缸,触痛了鱼关于自身命运的联想。《彼岸花》的进步在于她愈来愈具有了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对女性和生活、女性和男性之间关系的领悟和把握,具有一张现代女性心灵状态的现场照片的意义。在文字风格上延续了原有的风格,在一切可能之处把意像诗化艺术化,具有飘芒的空间感及更深更广阔层次上的穿透力。对主体把握的沉稳和完全依然是安妮作为一名女性作者的独到功力所在。
目录
自序:倾诉的完成
Side A 乔
咖啡店里邂逅小至
音像店男人
森的一块硬币
Side B 南生
山顶上的女孩
林和平
童贞的过往
南方爱情
流离
除夕
Side C 散场了
一个人的生活
某种结束
去往别处的路途
……[看更多目录]
序言五本书在2008年1月一起出新版。不是作品集,也不是文集。是五本书的因缘,到了汇合的时日。里面的大部分书,都曾因为多次的再版,封面和版式一换再换。这一次它们将以互相统一的形式来出版。
第一本书出版时是2000年,开始写作,在1998年。敲落在键盘上的第一行字,第一个短篇小说,第一次随意信手署下女童式笔名,游戏人间的第一个自问自答。2008年,八本书。这些字在是非争议的喧嚣中行走,是孤僻而执意的旅人,有自己的目标所在。两边都不是家。
书一直在印。继续或者失踪,都不是紧要的事。那么多这样或那样的人,说这些字,这样或者那样,或试图把它评断成这样或者那样。热热闹闹,也都是无关的事情。这些字,微小自处,不过是偏僻山谷里幽蓝的一面湖,大雁也飞,燕子也过,风平浪静,从无留下痕迹。依旧不过是无用。
写了这些字,度过了十年。这是属于我的事情。其他的都不是。也无所谓是或者不是。这些字,被许多人阅读或议论,都不是存在。在被知会的瞬间,于暗中发出微光,如同只有在夜色里才能被发现的萤火。这是它的生命。
这些字。对我来说,它们属于时间深处,黑暗本身。写在水面上。写在灰尘和光亮里。写在回声和沉默中。这些字。它们是一面镜子,映照人对春日,花鸟迁就。是一条道路,劈开大海,屏息前行,踏过之后,注定回头不是岸。它们在最起初,亦不过仅仅是一种纪念。为了写给自己。
新版的封面,分别选取唐草,波涛,青竹,山茶,流线的传统图案。白色,灰色,杏色作为底色。旧日各异的版本,都已过期作废。新的开始,重新描下选定的色彩,自在又坦然。一切继续,一切都无恙,似乎如同最初。
只有心知道,岁月不宽宏,青春转眼落根结果,不见了花影缭乱。浓烈黯然已成为过往。时间里剩下流云幽幽,青山深深。旅人依旧在行路。
只愿世间风景千般万般熙攘过后,字里行间,人我两忘,相对无言。
安妮宝贝
2008年1月8日北京
文摘咖啡店里邂逅小至
我是乔。这一年春天,我在上海。
每天在家里写作,同时为数家杂志撰稿,写专栏。让每个字产生反映精神,兑现物质的价值。说来这应是我唯一的谋生技能,收入虽不稳定,但维持生存尚可。
这种生活在旁人的眼里,也许过于随性及缺乏安全感。但对一个长年没有稳定工作且不愿在人群里出没的女子来说,就好象是潜伏在海底的鱼。有的在几百米,有的在几千米,冷暖自知,如此而已。
我是一个生性自由散漫的女子。或者换个角度来说,我是一个自私的人。所谓自私的标准是:只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放纵自己不好的习惯:比如长时间睡觉,去附近的酒吧买醉。沉溺于香烟和对虚无的对抗。神情困顿,装束邋遢。常常席地而坐,咧着嘴巴放肆大笑。有时候过份敏感,所以显得和很多关系格格不入。但对身边的人和事没有太多计较。
不计较与其说是宽容,不如说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我对这一切并无兴趣。我漠视除自己关注和重视之外的一切感觉和现象。不太容易付出。有享受孤独的需求。
也许这一切特性注定了我只能选择写作。我喜欢它能让我采取合理的方式逃避某种现实和喧嚣。虽然感觉中,被长期性抑郁症所困扰的人才会从事这种职业。
4月上海依然寒冷,但能够感觉到春天循序渐进。
有时在某一个下午,突然有心情。坐公车出去观望城市的春天。坐最后一排空荡荡的位置,把脚搁到舒服的角度。当车子慢腾腾地行进在因为修路而交通堵塞的马路上,就可以悠闲地欣赏窗外的春光和艳丽女子。平静的午后。陈旧的欧式洋楼。晒满衣服的院子。露台的一角开出粉红色的蔷薇。梧桐树的绿色叶片闪烁着阳光。路边英俊的法国男人,在阳光下面微微眯起眼睛,脸上有茫然而天真的神情。
我的快乐都是微小的事情。就像以前曾经喜欢过的一个日本乐队的名字。它叫EVERY LITTLE THING。细节是组成幸福的理由。喜欢简单生活。做喜欢的事情。住在喜欢的城市里。最好还能遭遇到喜欢的天气,喜欢的男人和女人。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不会有任何复杂的借口和理由。
这是我信奉的生活原则。
小至出现的那个下午,是个晴天。上海春天的阴冷常常会持续很长时间,在某些时候几乎足够让人丧失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可是那天的阳光非常好。金色的阳光似乎能穿越胸膛,抚摸到僵硬的心脏。如同一次重生。
小至说,我们去买DVD。很好的阳光就闪烁在她的头发上。她的头发很凌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