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

分類: 图书,经济,行业经济,服务业,其他,
品牌: 裴长洪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28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09701341/9787509701348
·条形码:978750970134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进入21世纪,工业化在我国基本完成,全球贸易多边体系建立,我国面临着新一轮经济转型压力。虽然工业制造业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但其已经进入质量调整阶段,而长期以来被我们忽视的服务业则显示出其强大的数量和质量调整空间,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从经济结构变化的规律来说,第二产业即工业制造业产值上升达到稳定后将出现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则必将取代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因此,党的“十七大 ”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可持续发展论断,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即服务业、服务贸易的改革深化。正是基于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我们给出了相应问题的分析和研判,提出服务业及服务贸易改革的重点、程序以及方法。
作者简介裴长洪 1954年5月生,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名誉博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执行委员等职务。代表性著作有《发展中经济的外资利用》、《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等,并在《求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财贸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绪论
一 服务业理论问题及其发展
二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及其发展
三 结论
第一部分服务业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基本范畴
一 服务与服务业基本范畴概述
二 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结构变迁的关系研究
三 服务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四 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比较
五 一般结论
第二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研究
一 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概念范畴
二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原因分析
三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
四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的发展机制——基于国际分工视角的模型
五 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第三部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应用研究
一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
二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三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四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选择及其依据
五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思路
中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目录第四部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研究
一 多边服务贸易体制下全球服务贸易
二 我国加入GATS所做承诺及实施情况
三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状况
四 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判断
五 正确认识多边贸易体制下服务业开放的若干问题
六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总体思路
第五部分服务业跨国投资与中国吸引服务业外商投资
一 当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内涵
二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对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
三 我国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及其跨境贸易状况
四 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
五 我国服务业深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思路
第六部分服务外包问题研究
一 业务外包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二 服务离岸外包动因及业务种类分析
三 服务离岸外包对发包国与承接国福利效应分析
四 全球服务离岸外包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特点
五 我国承接服务离岸外包业务状况及从事服务离岸外包加工贸易的条件
六 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路径与战略选择
第七部分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
一 国际货物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
二 货物贸易促使传统制约国际贸易增长的基础设施(港口、运输)的改善
三 货物贸易发展促使传统国际贸易中间商地位的削弱及其转型
四 货物贸易促使金融服务贸易投资的发展和创新
五 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六 WTO对国际货物与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方式创新
第八部分服务业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一 服务业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及综述
二 制约中国服务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因素分析
三 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思路
四 服务业定价机制改革
五 中国服务开放体制改革
六 公共服务业体制创新
七 完善城市服务体系创新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