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分類: 图书,科学与自然,系统学,
品牌: 西安交通大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5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111125371/9787111125372
·条形码:9787111125372
·包装版本:4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系统工程》(第4版)是在对第3版《系统工程》进行结构调整和内容更新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系统工程概述、系统工程理论、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模型与模型化、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方法、系统评价方法、决策分析方法、柔性战略、技术创新和系统工程应用案例等。 本书系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适用于管理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也可供其他相关学科,专业教学使用,或作为有关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汪应洛 1930生于安徽省芜湖市。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出版《系统工程》、《工业工程》等著作。完成“三峡论证”等十余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研究。提出了企业柔性战略的概念和实现战略一体化管理的观点。长期致力于我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与融会贯通。
媒体推荐�
编辑推荐《系统工程》(第4版)曾获得1992年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机电类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系统工程》是1986年出版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系统工程》(第4版),属“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系统工程概述、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模型与模型化等。
专业书评�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系统工程概述
第一节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和产生
第二节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系统工程的概念与特点
思考题
第二章系统工程理论
第一节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
第二节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
思考题
第三章系统工程方法论
第一节系统工程基本工作过程
第二节系统分析原理及应用
第三节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新探索
思考题
第四章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第三节系统定量分析模型
第四节系统工程模型技术的新进展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五章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方法
第一节系统仿真概述
第二节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化原理
第三节基本反馈回路的DYNAMO仿真分析
第四节DYANMO函数
思考与练习题
第六章系统评价方法
第一节系统评价原理
第二节关联矩阵法
第三节层次分析法
第四节模糊综合评判法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七章决策分析方法
第一节管理决策概述
第二节风险型决策分析
第三节冲突分析
思考与练习题
第八章柔性战略
第一节柔性战略的内涵与范围
第二节柔性战略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节战略一体化管理
第四节柔性战略的战略性转换过程
思考题
第九章技术创新
第一节技术创新的概念及理论演变
第二节技术创新理论的内容
第三节企业家与技术创新
第四节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
思考题
第十章系统工程应用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一章系统工程概述
第一节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一、系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系统工程产生和发展的动因。系统工程作为一门学科,虽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但系统思想及其初步实践可以追溯到古代。了解系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助于加深对系统概念、系统工程产生背景和系统科学全貌的认识。
1.朴素的系统思想及其初步实践
自从人类有了生产活动以后,由于不断地和自然界打交道,客观世界的系统性便逐渐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从而自发地产生了朴素的系统思想。这种朴素的系统思想反映到哲学上,主要是把世界当作统一的整体。
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提出“宇宙大系统”的概念,并早使用“系统”一词;辩证法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后人把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归结为“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这是系统论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古代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老家第子曾阐明了自然界的统一性;西周时代,出现了世界构成的“五行说”(金、木、水、火、土);东汉时期张衡提出了“浑天说”。
虽然古代还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系统概念,没有也不可能建立一套专门的、科学的系统方法论体系,但对客观世界的系统性及整体性却已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并能把这种认识运用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去,中国在这方面尤突出。
中国人做事善于从天时、地利、人和中进行整体分析,主张“大一统”、“和为贵”。如中国诊病讲究形、气、色综合辩证;中国人吃饭讲究色、香、味、鲜一体。
公元前6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在他的《孙子兵法》国。阐明了不少朴素的系统思想和运筹方法。该书共十三篇,讲究打仗要把道(义)、天(时)、地(利)、将(才)、法(治)等五个要素结合起来考虑。
秦汉之际成书的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医学典籍《内经》,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它根据阴阳一行的朴素辩证法,把自然界和人体看成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相生相克、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秩序、有组织的整体。人与天地自然又是相应、相生而形成的更大系统。《易经》也被认为是朴素系统思想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