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诅咒(附赠VCD光盘一张)(CURSED)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外国小说,欧洲,德国,
品牌: 那多
基本信息·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页码:33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44802787/9787544802789
·条形码:978754480278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CURSED
·附带品描述:附赠VCD光盘一张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百年诅咒》小说开场,一位上海著名演员离奇死去。死者的侄子弗城在清理遗物时发现了一份茨威格从未公布的戏剧手稿,于是决心将其搬上中国的舞台。就在费城为此着手准备的时候,曾经被认定为诅咒过茨威格的诅咒百年之后再度显灵……为了破解诅咒,费城冒死探究,不断努力。
心理学系女研究生韩裳试图用科学的方式化解濒临诅咒边缘的深度危机。当与茨威格手稿有关的一位女艺人神秘死亡之时,两人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直到这时,费城才意识到:叔叔之死并非因为疾病,而是情杀,刚刚死去的女艺人很有可能就是谋杀者。
连环谋杀案露出冰山一角,所谓的诅咒看似渐行渐远,可诸多隐秘迹象告诉费城,更严酷的诅咒正迅猛生成,阴云远未驱散,阴霾愈来愈重……
作者将真实的历史事件镶嵌于虚构的悬疑故事之中,并巧妙将神秘主义思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超现实主义画派大师达利不为人知的故事、大作家茨威格的神秘暗示组合为小说背景,使这部小说成为一部融合了历史、悬疑、艺术、惊悚等诸多元素的小说精品。
无论科技多么进步昌明,这个世界终究有许多现象难以解释。作者强烈的探求欲望成就了这部近乎完美的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掩卷之余,它让我们学会对这个世界多一些敬畏之心。
作者简介那多向来认为,想象力就是生产力。
秉承这一理念,他年纪轻轻,便已有二十多部作品相继问世,代表作为《幽灵旗》、《亡者永生》、《返祖》等,深受读者喜爱。其中,那多最擅长创作的悬疑小说系列“那多灵异手记”畅销超过三十万册。
在这部作品里,作者一如既往,拓展新的空间,应对新的挑战——搜寻历史痕迹,编织严密故事,牵引蛛丝马迹……
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要求:好看。只要读者觉得好看,已经足够。
编辑推荐从1907年到2006年;从维也纳,到柏林,再到上海;从茨威格,到达利,到弗洛伊德,再到阮玲玉。所有的神秘事件源于斯蒂芬·茨威格的真实记载!
著名作家茨威格用自传的形式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写成《昨日的世界》。在这部自传里,他用很大的篇幅记录了自己遭遇到的连环神秘死亡事件,以及与他的剧本有关的演员都无一幸免于死亡的厄运。后来,茨威格和妻子阿尔特曼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郊外的寓所内自杀……《百年诅咒》以此故事为依据开始......
目录
楔子
亡者低吟
徐徐展开的死亡
侧耳倾听
梅丹佐的注视
塌陷
羔羊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从1907年到2006年
从维也纳,到柏林,再到上海
从茨威格,到达利,到弗洛伊德,再到阮玲玉
所有的神秘事件,源于斯蒂芬·茨威格的真实记载。
楔子
天气阴阴的见不到太阳,云层很低,仿佛天地之间只剩下了很小的空间。茨威格微微佝偻着身子,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真正直起腰来了。
和他的故乡相比,这个国家就像是个天堂。生活在这片净土上的人们恣意地歌唱跳舞和欢笑,可是透过这些表面上的快活,茨威格觉得他们和自己一样在内心深处惶恐不安。每一天,在大洋的彼岸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这座世外桃园能永远这样遗世独立吗?
茨威格很喜欢研究历史,他喜欢看那些伟大或渺小的人物,在奔腾的历史洪流中,怎样作出自己的抉择。而这些抉择又反过来,或多或少地改变着历史。
当以往茨威格完全沉入到他所研究的对象,比如歌德、卡斯特里奥或者斯各特船长的时候,他既有与人物命运同悲的感慨,又有一份置身事外洞若观火的通明。欧洲历史长卷在眼前慢慢铺开,以史为鉴,他曾经觉得这世上的一切在历史上早已经重演过许多次,没什么可惊讶的。
现在他知道自己当初有多么可笑。这个世界会走向何方,他期盼的未来还要等候多久。
从德国到英国,再到美国和巴西,他早已经精疲力竭。
"斯蒂芬……"他似乎听见阿尔特曼在叫他。
再看了一眼窗外的世界,他支撑着拉上窗帘,转身来到床前。
阿尔特曼穿着和服式的印花晨衣,侧卧在床上。她面容安祥,脸上细微的皱纹已经舒展开。
茨威格凝望着自己的妻子,他想自己刚才是听错了。阿尔特曼比他更早服药,现在可能已经在去往另一个世界的路上了。
"亲爱的,请原谅我的自私,我无法听着你的呼吸在我耳边慢慢停止,就让我先去吧。"他还记得妻子最后对他说的话。
茨威格拉开床头柜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件青黑色的铜牌。这块铜牌经过多年来千百次摩梭,泛起幽深的光泽。茨威格把铜牌放在双手的中间,托到自己面前,看着上面的浮雕。数十年了,他每天临睡前都以全副心神贯注其中,真要算起来,看了得有一万多遍,上面的每个细节都刻在心中不可磨灭,但越到后来,看在眼里越觉得其中有无尽的意蕴和神秘。
该履行仪式了。
每日睡前一次的仪式,茨威格哪怕是在最窘迫的境地里,都没有中断过。现在他就将一睡不起,这是他此生最后一次仪式。
铜牌上无数之眼睛正在看着茨威格,看着他虔诚地进行着仪式。这样的仪式,只在这个世界上某个极小的团体里流传,无论这个仪式带来怎样怪异或可怖的后果,这个团体的任何成员都曾承诺,绝不对外透露。
茨威格从未违反过自己的承诺。啊,其实也不能完全这样说。这个隐忍了数十年的骇人秘密,随着他近两年精神状态越发不佳,在刚写完的自传里,还是情不自禁的透露了出来。但那只是一个小尾巴,没人能从里面找出真相。天知道他一直承受着多么巨大的压力,正如在自传的某处写的,"那是一种连我自己都不清楚的出自幽冥的念头……驾驭我生活的神秘力量是不可捉摸的……"
铜牌上的眼睛直看入茨威格的内心,又从内心穿透出去,投入冥冥。茨威格觉得浑身都贯通了,他和令人震摄的庞大力量慢慢靠近,最终合为一体,又化入无形。这是他感觉最强烈的一次仪式,因为死亡就在眼前。
仪式结束了。茨威格觉得视野一阵阵的模糊,就像极度疲惫时那样,双眼的焦距难以对准在一个地方。茨威格知道自己的时刻快要到来了,他把铜牌塞回抽屉,在自己死后,没人会注意到它的,它将沦落为一件无人知道创作者的艺术珍品。
茨威格在妻子身边躺下,小心地让阿尔特曼的头枕上自己的肩膀。在闭上眼睛之前用手摸索着整理了衣襟,然后轻轻抓起妻子的手。虽然自己选择了逃避,但仍希望能比较体面地离开。
在意识慢慢消失的时候,许多画面浮现起来。茨威格恍然觉得,在屋子上空某个莫测的地方,一个通道正在打开。
那并不是白色的,发着光的,通向天堂的通道,而是幽深黑暗,隐隐流露出令人恐惧的神秘味道。一种有些熟悉的气息。
茨威格安静地躺在阿尔特曼的身边,可是他的整个精神世界,整个灵魂都已经颤栗起来。
茨威格和他妻子阿尔特曼被发现死亡时的照片
1942年2月22日,斯蒂芬·茨威格和妻子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郊外的寓所内自杀。巴西决定为其进行国葬,包括总统在内的四千人为这位当时全球最著名的作家送行。
这一天阳光灿烂,抬棺者们走到墓穴前,准备把棺木放下,让死者入土。
几乎在转眼之间,灰黑色的云聚集起来,隔绝了阳光。
大雨。
安葬完毕时,大雨骤停。(1)
注1:关于茨威格下葬时的异常天气,出自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11月版《茨威格精选集》中,由德语文学研究学者韩耀成所写的茨威格小传——《茨威格:对人道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文摘插图:

2006年10月19日。中国,上海。
天气已经开始转秋,暑热虽然没有完全散去,但在这样的深夜,窗外的风还是能吹来些许凉意。
费克群早不是年轻人,不过很多年来他已经养成了晚睡的习惯,在这个时候依然毫不困倦。
他正坐在电脑前,看着一篇和自己有关的新闻。
费克群一直以温和谦逊的姿态出现在公众前,私底下的性格却很有些自恋。他常常在网上搜索关于自己的新闻,以及网友们对自己演技的评价。由于形象一直都不错,所以大多是正面的消息,比如现在正在看的这条。
费克群的脸上浮起一抹笑容。现在并没有镁光灯摄影机,他可以不加克制地自由表露心底里的情绪。
一个特殊的提示音响了起来,他看到某个网上的熟人上线了。很快,一个聊天窗口在屏幕下方闪动起来。
费克群觉得自己血液的流动稍稍加快了一些。鼠标移过去,把窗口点开。
"这么夜了,还不准备睡吗。"凌说。句子的后面,一张微开的唇,闪着粉色的光泽。
"看我的新图标怎么样?"凌接着打道。
费克群修长的手指也开始在键盘上跳跃,他很注意保养自己的手,曾经不止一个女人说过它很性感。
"从哪里找来的?"
"我自己从照片上截的。"
"谁的照片?"
"你猜呢?"
"你的?"
唇再一次出现,不过这次她撅了起来,然后放送出一个诱惑的吻,费克群甚至看见了双唇间一闪而过的舌尖。女人常被比作蛇,此时他真的联想到了嫩红的蛇信,心也随着蛇信一起颤动了一下。
现实中身边的美女也不少,可是没一个能让他感兴趣,反倒是这个始终不知长什么模样的凌,总能叫他心神动荡。
这是距离造成的神秘美感,还是自己纯粹有些变态?费克群没有深想,许多事情不需要想得太多,这样才能活得更轻松。
"这两天想过我吗?"
"天天想着呢。"刚上网那会儿,费克群还很矜持,不过现在他已经想通了,放开了。
"有些急色哟。"
费克群笑了笑,从一堆动画图标里挑出一个扭着屁股的背裸帅哥发给凌。
"这不会是你的屁股吧。"
费克群仿佛能看见凌在那一边笑得花枝乱颤。
……
从调情到诱惑,再到比暧昧更进一步的挑逗,两个人一来一回地触碰摩蹭着。费克群知道接下来回发生什么,果然,在嘴里的烟快要抽完的时候,凌发来了视频邀请。
"等我一会儿。"把烟熄灭,费克群点了同意,然后打出一行字,起身离开。
把窗帘拉上,从橱柜里取出一个精巧的烛台,放在电脑台上,点燃上面的蜡烛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