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阿含经(图解经典系列)
分類: 图书,宗教与术数,佛教,经、律、论,
品牌: 印信法师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1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61341245/9787561341247
·条形码:978756134124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图解经典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图解阿含经》(图解经典系列)以北传《四阿含》为蓝本,参考南传五部,将《阿含经》分为五章,包含有《阿含经》的成书过程、原汁原味的佛法、故事中的教说、佛陀在世时古印度的状况、佛法在俗世中的作用。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图解”编辑手法,可以让您的阅读变为一场轻松愉快之旅。
编辑推荐《图解阿含经》(图解经典系列)释迦牟尼入灭后,弟子们觉得导师已去,茫然无归。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认为此时应结集法藏,使佛法住世,利益众生。于是,他请阿阇世王为施主,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五峰之最高者毗婆罗山侧的毕波罗窟开始结集。参加者为已证阿罗汉果的五百比丘,以迦叶为上首,其中多闻第一的阿难结集经藏,所集者就是《阿含经》。随着佛教的不断传播,作为佛教最原始的经典《阿含经》也随之传向各地。北传佛教将《阿含经》分为《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称之为《四阿含》。南传佛教则将《阿含经》分为《长部》《中部》《杂部》《增一部》和《小部》五部。
目录
《阿含经》中的释迦牟尼 1
《阿含经》中的原始佛法 5
《阿含经》结集图 10
编者序:最原汁原味的佛经 12
本书内容导航 20
第一章结集成书:原始佛教圣典
1.经书诞生的背景:佛祖入灭 24
2.结集的教说:阿含 26
3.《阿含经》的结集者:大迦叶和阿难 28
4.《阿含经》的传授:由口传到书写成文 30
5.《阿含经》的形式:从九分教到十二分教 34
6.《阿含经》中的佛陀:了解释迦牟尼 36
7.佛陀讲政治:正义之轮 38
8.释迦牟尼的理想国:弥勒净土 42
9.佛陀的社会伦理道德:慈悲 44
10.佛法北传:汉译《四阿含》 48
11.小乘经典:南传《尼柯耶》 52
第二章佛法之源:原汁原味的根本教说
第一节以缘起论为根本
1.一切事物存在的法则:缘起 56
2.佛悟人生真理:四谛 58
3.人世一苦海:苦谛 62
4.一切痛苦之因:三毒 64
5.三世的因果链条:十二因缘 66
第二节生命存在的要素
1.构成宇宙万有的根本:五蕴 70
2.根境和合而生识:十二处 74
3.世界一切现象的类别:十八界 76
4.验证佛法的总则:三法印 78
5.没有永恒的实体:诸行无常 80
6.没有常一的主宰者:诸法无我 82
7.佛教修行最高境界:涅寂静 84
8.佛教最高真理:中道 86
9.对难题不作判断:无记 88
第三节切实可行的解脱道
1.佛教徒皈依的对象:三宝 90
2.佛教修持法门:三学 92
3.趋向涅的路径:三十七道品 94
4.通向解脱之路:八正道 96
5.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四念处 100
6.证取菩提智慧的方法:七觉支 104
7.色界和无色界的修行:四禅八定 106
8.菩萨引导众生的方法:四摄 108
9.觉悟的八种要法:八觉 110
10.在家人的安乐法:居家八法 112
第四节善恶有报的轮回
1.有因必有果:因果 114
2.自作自受:业报 116
3.凡人的因果定律:轮回 118
4.迷妄众生的生存处:三界 120
5.欲界众生栖居地:六道 122
6.佛说世界:三千大千世界 126
7.世人的居所:四大部洲 128
第三章
妙理说佛:故事里的解脱之道
第一节佛陀的历程
1.菩提树下觉醒:佛祖证悟 132
2.佛陀的首次教化:初转法轮 136
3.佛陀的正法:拒绝用神传教 138
4.解脱圣者的模样:久离恐怖的佛陀 140
5.解脱圣者也有苦:佛陀受了风寒 142
第二节佛法的修行
1.大功德才有大福报:金缕衣的布施 144
2.人心不足蛇吞象:顶生转轮王 146
3.苦的根源:亲情与爱情 148
4.连中了两支毒箭:身苦加心苦 150
5.以欲爱断欲爱:阿难讲修学 152
6.自通之法:同理心 154
7.断淫欲不一定能解脱:鹿住优婆夷的疑惑 156
8.去除合不合意与无所谓:佛法的修根 158
9.万事皆空:时时刻刻不染着 160
10.不到不当场所:鹰与猴的死亡之路 162
11.自护而能护他:竹竿上的特技表演 164
12.修习身念处:逃脱的六只野兽 166
13.佛法修学的次第性:七部车的次第接力 168
14.小空经的观法:逐层突破 172
15.大空经的观法:一举突破 176
16.修佛才能释然:死亡的压迫 180
17.降低死亡冲击力:勇锐猛利的随死念 182
18.修佛在平时:担心来生 184
第三节佛伽的疑惑
1.娱乐大众不能升天:塔布罗咤的悲泣 186
2.没有益处的神通:赤马仙寻找世界边缘 188
3.意业是最重要的:优婆离外道居士的皈依 190
4.没有不散的宴:舍利弗涅 194
5.不要只是相信:幻术 196
6.琴弦不能调的太紧:二十亿耳的精进 198
7.凌迟至死的痛苦:须深盗法 200
8.耕种不一样的田:佛陀与农夫 202
9.僧团的重要性:独修的挫折 204
10.佛陀的沉默回应:有我还是无我 206
11.祈祷不能得清静:铁匠喜欢的清静修行 208
12.为善法可以保持缄默:说与不说之间 210
13.礼佛的实质意义:谁先见佛陀
第四章由经观史:佛教初创时的古印度
1.佛说人类起源:四种姓制度 216
3.大梵天王信佛法:婆罗门教 220
3.佛祖苦修:沙门思潮 224
4.六师外道:沙门团的思想 226
5.六十二见:思想界的异说 230
6.轮回解脱:《奥义书》 234
7.灭诤七法:耆那教 236
8.波斯匿王归心佛教:古印度十六国 240
9.佛说三种田:古印度的农业 242
10.修行如冶金:古印度的手工业 246
11.穷而借贷:古印度的商业 250
12.佛陀调和两比丘:原始僧团的内讧 252
第五章佛入俗世:普度众生的真谛
1.洞悉缘起的道理:人生真相 258
2.心灵的净化:不放逸 262
3.万事万物在不断变化:无常世间 264
4.人生如道场:坦然生死 266
5.不动怒:面对谩骂 268
6.冤冤相报何时了:战争胜负 270
7.献出最纯真的爱:布施 272
8.团队建设的标准:六合敬 276
9.烦恼的根源:贪婪 278
10.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自觉觉他 282
附录一:长阿含经(节选) 284
附录二:中阿含经(节选) 298
附录三:杂阿含经(节选) 308
……[看更多目录]
序言《阿含经》是原始佛教的第一部经,以语录问答形式,形象地记述了释迦牟尼佛及其弟子修佛论道的言行,保存了佛教最精要、最究竟的教义和修证。其形式及地位就如同儒家的《论语》及基督教的《圣经新约》。佛教任何宗派的学说言教如果要进行检定对错,一定要依据这部经典。它开百派而竞流,立万岩而争秀,振教化普天下,弘圣言及八方,实是一部宏伟巨著。
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后,传法四十九年,最后在拘尸那城郊外的娑罗双树下涅槃。释迦牟尼入灭后,弟子们觉得导师已去,茫然无归。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当时正在叶波国坐禅,他回来主持丧礼时,认为此时应结集法藏,使佛法住世,利益众生。于是,他请阿阇世王为施主,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五峰之最高者毗婆罗山侧的毕波罗窟开始结集。参加者为已证阿罗汉果的五百比丘,以迦叶为上首,其中多闻第一的阿难结集经藏,所集者就是《阿含经》。阿含的意思是传承的教说,或结集教说的经典。
《阿含经》结集之后,文字内容得到统一,但仍以口传的形式流传,并没有记载下来,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阿含经》才被逐渐书写成文。随着佛教的不断传播,作为佛教最原始的经典《阿含经》也随之传向各地。北传佛教将《阿含经》分为《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称之为《四阿含》。南传佛教则将《阿含经》分为《长部》《中部》《杂部》《增一部》和《小部》五部。
《阿含经》北传入我国后,大约在隋唐之后,学佛者耻谈小乘,认为《阿含经》是佛对根基浅的人所说的佛法,所以不屑于诵读,从此,《阿含经》被束之高阁。直至近现代的吕澄、梁启超、印顺法师等对《阿含经》作了整理与探究,才使其重又被重视起来。
其实,无论是是研究佛学还是修证佛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小乘佛教的基础,就妄希大乘,就好比上楼时不上第一层就上第二层一样。如果真要脚踏实地地学习,当从《阿含经》开始。首先,《阿含经》记载了现实中释迦牟尼及其弟子的活动,尽管有传奇色彩,但欲了解释迦牟尼的现实人格,除读《阿含经》外,别无他途。其次,佛教的基本教理,如四圣谛、十二因缘、五蕴论、四念处、八正道、轮回观等,最早在《阿含经》中有生动详细地说明,如果不对此有准确地理解,谈大乘经论便不知所云。再者,《阿含经》涉及到印度的社会风俗、政治经济、宗教哲学等多个方面。在印度历史文献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它的文献价值更加珍贵。最后,《阿含经》完整记载了释迦牟尼破斥各种学派的过程,使人不仅可以了解释迦牟尼所处的环境,还可以学习释迦牟尼思考问题的方法、独特的辩论术和卓越的智慧,从而启迪我们的人生。
本书以北传《四阿含》为蓝本,参考南传五部,将《阿含经》分为五章,包含有《阿含经》的成书过程、原汁原味的佛法、故事中的教说、佛陀在世时古印度的状况、佛法在俗世中的作用。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图解”编辑手法,可以让您的阅读变为一场轻松愉快之旅。其特点是:
1.将《阿含经》中所涉及的最根本的佛法用图像和通俗的文字加以诠释。
2.将《阿含经》中有关当时古印度的文明用图像和表格加以复原和梳理。
3.将《阿含经》中最根本的佛法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给人以智慧和感悟。
希望此书不但能使您对《阿含经》有所了解,更能使您对佛教、古印度有所了解,进而对佛教产生兴趣,能从中悟到人生的真谛。当然,由于《阿含经》体系庞大,而且编者自身水平有限,所以在编写本书时难免会出现一些纰露。我们在此诚恳地希望您能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改正。
文摘插图: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