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HR全攻略:企业用工管理全程操作与风险防范(Labor Contract Law)
分類: 图书,经济,法律,劳动法,
品牌: 王明
基本信息·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页码:37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0368674X/9787503686740
·条形码:978750368674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Labor Contract Law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劳动合同法HR全攻略:企业用工管理全程操作与风险防范》(Labor Contract Law)针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中国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强的背景。作为企业的董事长、经理或者人力资源部门、法务部门的领导,你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来避免企业因用工而产生的危机?
作者简介王明北京市京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企业高级法律顾问。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中国法律巅峰网(www.lawtop、com.cn)创始人。长期从事公司法律事务的研究与实务操作,担任多家大型企业的法律顾问,具有丰富的企业法律管理经验和诉讼经验,尤其擅长企业用工管理法律事务,成功帮助企业避免了大量法律风险。
编辑推荐《劳动合同法HR全攻略:企业用工管理全程操作与风险防范》(Labor Contract Law)让用工管理全程无忧,从招聘到离职企业用工管理全程操作;劳资争议解决有道,企业劳动争议预防与应对。并包括最新制度应对、劳动全同法/员工福利制度下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用工管理,从招聘做起
第一节发布招聘广告谨防误区
第二节面试有技巧
第二章不可忽视的时期——录用与试用期
第一节发放录用通知书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如何制定对企业有利的劳动合同
第三节试用期的法律风险要防范
第三章员工日常管理制度要健全
第一节如何制定完备的公司规章制度
第二节劳动合同的变更、续签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第四章争议多发期——离职与经济补偿
第一节员工离职八大情形及应对
第二节经济补偿金等费用的支付
第三节离职工作交接程序
第五章企业劳动争议预防与应对
第一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新变化与应对
第二节如何预防和应对劳动争议
第六章员工福利制度下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第一节如何利用好各种工时制度
第二节 关于法定节假日的加班问题
第三节解读员工各种假期中的待遇
第四节 法律对女职工及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第五节员工“五险一金”解读
第七章企业用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解读
第一节关于竞业限制
第二节解析劳务派遣新规定
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利弊分析
第四节 利用好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五节解读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六节解读集体劳动合同
……[看更多目录]
序言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劳动方面的立法可谓频繁。2004年12月1日《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实施,2006年10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实施,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和《职工带薪年假条例》实施,2008年2月5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实施,2008年5月1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中国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强。作为企业的董事长、经理或者人力资源部门、法务部门的领导,你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来避免企业因用工而产生的危机?
笔者先是长期在大型企业法律部门担任法务总监,后在律师执业过程中,长期担任大型企业的法律顾问,熟悉企业内部法律操作流程和法律风险所在,为帮助企业预防法律风险,笔者特意撰写本书。
文摘2.入职前的体检
入职前的体检非常重要,很多企业对此并不重视,有些企业也许是为了节省体检费,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招聘了有疾病的职工,将会给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
《劳动法》第29条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而《劳动合同法》第40条也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因此用人单位如果招聘了患有疾病的职工,在规定的医疗期内,不能解除劳动合同,还要给予相应的待遇,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劳动者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要支付相应的补偿。
《职业病防治法》第49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第53条规定:“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