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休闲经济发展与公共管理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与读物,经济学研究方法,
品牌: 吴承忠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23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010072671/9787010072678
·条形码:978701007267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休闲是复杂而非简单的概念和现象,是人的存在过程的一部分。因此,休闲行为不仅要寻找陕乐,也要寻找生命的意义。从根本上说,休闲是对生命意义和快乐的探索。”《国外休闲经济发展与公共管理》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吴承忠,1971年生于原湖北武汉市汉阳县。1998年获武汉大学旅游开发与管理方向硕士学位,l 998-2005年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讲师、助理研究员。2001-2004年在北京大学攻读历史地理学专业休闲地理学方向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任助理研究员。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涉外经济管理、涉外行政管理等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休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文化与休闲经济管理、旅游规划与政策、国际经济发展与公共管理。中国科技出版社全国首批高校休闲科学系列教材编委会秘书长、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库成员。在《清华大学学报》、 《北京社会科学》、 《旅游学刊》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多项,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l项,参编著作2部。
媒体推荐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很重视那只“看不见的手”,然而休闲经济的崛起和发展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公共管理,我们从西方休闲经济的演进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条历史线索。民生大于天,在老百姓的休闲生活中,如果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对此没有作为,那一定是不负责和不合格的政府。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也是即将来临的休闲经济时代必须探寻的话题。本书作者参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给出了翔实的资料与数据,勾勒了公共管理对推动休闲经济发展的逻辑框架。这在中国休闲研究中是一个崭新的视角。
--马惠娣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休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在很多人眼里,休闲经济是比较“休闲的”东西。其实它与整个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紧密关联。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透视休闲经济,这本书值得一读。
--吴必虎北京大学旅游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旅游学会秘书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休闲经济是重要的经济形态之一。本书的出版对推动学术界和公共管理部门对休闲经济的重视将起到积极作用。
--李国平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绪论
一、背景
(一)发达国家休闲经济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二)2l世纪与休闲经济时代的来临
二、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休闲科学飞速发展
(二)我国休闲理论研究现状
(三)本书研究框架
第一章休闲、休闲经济与休闲经济管理
一、休闲与游戏、玩和游憩
(一)休闲(Leisure)
(二)旅游(Tourism)
(三)游戏(Play)
(四)游憩(Recreation)
(五)娱乐(Entertainment)
二、休闲经济
三、休闲产业
四、休闲经济管理
第二章国外休闲活动与休闲经济发展史
一、国外休闲活动发展史
(一)原始社会的休闲
(二)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休闲
(三)中世纪的休闲
(四)近代休闲
(五)现代休闲
二、国外休闲经济发展史
(一)休闲作为单纯的文化活动的阶段
(二)由单纯的文化活动向经济性活动过渡的漫长阶段
(三)休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阶段(1840年至今)
(四)休闲型社会或休闲经济占主导和核心地位的社会(21世纪20年代以后)
第三章国外休闲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模式
一、国外休闲经济主要构成产业的比较分析
(一)全球休闲装备和产品业近年发展状况
(二)全球旅游业近年的发展
(三)国外娱乐产业发展现状
(四)国外运动与游憩产业发展现状
(五)国外文化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二、国外大都市郊区休闲和旅游的空间模型
(一)郊区旅游与大都市旅游
(二)国外大都市旅游圈的空间模型
三、大都市的郊区休闲需求及旅游发展特点
(一)国外郊区农村休闲需求
(二)都市郊区旅游发展的特点
第四章国外休闲经济管理
一、政府参与休闲服务业发展管理的必要性及范围
(一)政府参与休闲服务业发展管理的必要性
(二)政府参与休闲领域管理的范围
二、政府管理休闲产业的主要手段
(一)休闲和旅游服务系统研究的总体框架
(二)政府休闲管理的基本框架
三、公共休闲供应与管理
(一)地方政府在休闲和游憩领域直接供应的范围
(二)地方政府支持和间接供应
(三)州政府和国家对休闲供应的职责
(四)公有和私有(志愿者机构)、商业性娱乐机构的比较
四、国外的休闲和旅游规划
(一)国外休闲和旅游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二)国外休闲和旅游规划的实践探索:案例分析
(三)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和游憩规划模式的探索(以荷兰为例)
五、国外的休闲发展政策
(一)休闲政策的类型、功能及案例分析
六、休闲与法律
七、国外休闲经济管理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2.休闲社会学研究
二战以后,由于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问题得到欧美国家社会学家的重视。美国里斯曼1950年出版的《孤独的人群》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作品。里斯曼提出了“大众消费”的观点,伯杰则提出了“大众文化”的新观点。二人的研究注意到了休闲活动消费的大众性和文化的大众性特点,实际上是发现了休闲活动的重大社会学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引入文化社会学的领域。荷兰学者约翰.赫伊津哈所著《游戏的人》阐述了游戏对于现代文明的重要价值,认为游戏是文化的本质和意义,人类文化是在游戏中得到不断进化的。指出人只有在游戏中才最自由、最本真、最具有创造力。这部书是西方休闲研究的一份重要文献。杰弗瑞·戈比著的《你生命中的休闲》是一本美国学术界的畅销书。作者讴歌了人生命中的休闲。他从时间、心态、生存状态、行为等角度给出了休闲的定义,即:休闲是从文化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状态。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使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基础。全书视角集中于社会和个人生活两个层面。作者还告诉我们:“休闲是复杂而非简单的概念和现象,是人的存在过程的一部分。因此,休闲行为不仅要寻找陕乐,也要寻找生命的意义。从根本上说,休闲是对生命意义和快乐的探索。”约翰·凯利则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对休闲的社会意义进行了深刻揭示。他认为:“休闲应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是人的一生中一个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
后记《国外休闲经济发展与公共管理》一书是在我的博士后出站报告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这本书主要从公共管理视角研究国外休闲经济,它的诞生是我艰苦探索和长期积累的产物。
我从历史学转向旅游地理学,从旅游地理学转向休闲地理学,再从休闲地理学转向休闲经济管理,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13年-前,我的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的王克陵教授将我引进了旅游学术研究的大门。武汉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徐德宽教授、历史文化学院罩启勋教授、徐少华教授、陈伟教授、张薇教授等师长对我的成长给予了扶持和鼓励。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工作期间,我也得到了王志佑教授、吴正平教授、庞规荃教授、邹统钎教授、王兴斌教授、王富德副院长等前辈和同事的激励。他们的鼓励引导我如愿进入北大继续深造。很偶然的历史因素使我成为韩光辉教授指导的博2生,并和韩老师结下了深厚情谊。韩老师的全力支持使我克服了种种困难,开始了对休闲问题的探索,在尹钧科教授、谢凝高教授、于希贤教授、唐晓峰教授、鲁西奇教授、吴必虎教授、赵中枢教授、王守春研究员等学者的指点下,最终完成了题为《明清北京休闲地理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并顺利进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进一步从事博士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