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d)

分類: 图书,经济,金融投资,银行,
品牌: 弗里德赫尔姆·施瓦茨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页码:23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08049101/9787508049106
·条形码:978750804910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Deutsche Band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曾经被认为是坚不可摧的德意志银行堡垒如今还剩下多少断壁残垣?德意志银行还是一家德国银行吗?这家金融机构是怎样陷入危机之中的,又将有着怎样的前景呢?
《德意志银行》深入德意志银行的幕后,客观而带有批评性地为读者展示了德意志银行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其运作方式及其所追寻的目标和对经济与社会产生的影响。《德意志银行》有如这样一家银行的画像:这家德国最大的银行,曾被认为是德国最有权势的公司,它似乎对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社会后果毫不关心,并因其在经营管理上所犯的惊人错误而深陷泥淖。《德意志银行》将为读者拨开重重迷雾,还原一个真实的德意志银行。
德意志银行已非昔日之德意志银行,然而它依然是整个德国的象征,一如从前。
作者简介弗里德赫尔姆·施瓦茨,作家、集权问题专家,研究范围既包括经济领域内的集权问题。也包括政治领域内的集权问题。主要著作有《肯定是你:雀巢缔造者的经营理念》、《借别人的想法使自己变得更聪明》以及《被收买的议会》。
目录
第1章风中之旗
——历史,无关传统
开端——从外贸银行到全能银行(1870~1880年)
银根深厚——铁路、工业与能源(1880~1933年)
金融共犯与阶段性结局(1933~1948年)
与其成为,不如拥有一投资与控股带来新力量(1948年至今)
第2章我们的一切皆与众不同
——组织架构纵览
强势诸侯
免责管理
以客户关系维护为利器——关系银行业务
一次值得记住的采访
第3章何人执掌德意志银行
——游走于软弱与强势之间的发言人
赫尔豪森——德国最有权势的男人?
我还需要波珀?我可是科珀!——回归本源
布鲁尔——事必躬亲的男人
天才阿克曼先生
第4章麻烦不断
——后工业社会中的德意志银行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股份公司——基石不再
有利无义——企业银行体系
第5章闭上眼睛熬过去
——困难时期的增长
制度化混乱——重组之重组
价值数百万的技术——高科技银行业务
第6章先下伦敦,再取纽约
——国际化与全球化
借摩根建富银行进军国际投资银行业务
收购信孚银行集团,走上成为全球最大银行之路
将苏黎世斯卡德投资公司收入囊中,资产管理业务终获突破
第7章文化冲突
--并购综合征
穿着深色西装的鲨鱼们--投资银行业务
印第安人失去了他们的酋长--埃德森?米切尔的故事
第8章银行
--金融赌场中永远的赢家
瓣坐拥印钞机--证券业务
长城的童话
陋习取代成规--内部交易
点金之术--公司并购
一无所有者一无是处--谁是有效的顾客
权多之弊--失去纵观能力的银行
第9章中国式木偶戏
--沃达丰/曼内斯曼事件
李嘉诚--关系学大师
马世民--德意志银行的“关系”
大生意,小圈子
第10章扩张的压力
--寻找合作伙伴
在排名表中波动
黄粱梦醒--德意志银行与德累斯顿银行合并案
伟大的榜样--花旗集团
新伙伴在望?
第11章泥足巨人
--现状
阿克曼意欲何为?
好光景,坏光景
后记
附录
德意志银行大事记
名词解释
引用文献
参考书目
译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德意志银行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它自身。因为它无法做到向雇员、向顾客解释清楚--归根结底,它无法向全社会解释清楚--它是谁,它又代表了什么。德意志银行的形象并不是浑然一体的,它由无数要素组成,而其中大部分差异巨大。这些要素既彼此融合又相互排斥;它们独立地发展,按照自身的原则运行,遵循自身的价值体系。所有这一切都是不相容的。因此,德意志银行也无法做到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对自身下一个整体的定义,或是向公众展示这一点。
犹如屹立数百年而尚未完全竣工的大主教教堂,德意志银行也是一个远未完结的工程。如今的德意志银行究竟是什么,这既无法从对其历史的研究中得出,也无法通过抓拍的影像持久保存下来。唯一不变的,正是变化本身。
文摘第1章风中之旗
——历史,无关传统
1870年成立之后不久,德意志银行便成了工业化的重要工具之一。大型工业需要大型银行,以便获取支持他们项目所需的足够资金。德国、欧洲乃至海外的铁路、炼油厂、发电厂以及炼钢厂都需要资金。这种情形即使在一战后也并未中断,只是在纳粹上台后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
德意志银行对工业领域的投资大部分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完成的。在1957年重组后,它又一次实际上完全回归旧途。而这原本在1945年由于同盟国的压力而一度被迫中断。直到1959年,也就是在其成立89年之后,德意志银行也开展了小额私人金融服务。当然,工业领域的投资以及对工业企业发放的贷款直至20世纪90年代依然是德意志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
生产型企业历经百余年,时至今日依然受益于企业创立者的想法。这些创立者带来了改变世界的发明,推动了企业的进步,开创了品牌,熬过了战争,赢得了国际知名度。与这些生产型企业不同,德意志银行总是扮演着为他人的想法开拓道路的角色。作为同盟国政策强有力的执行者,德意志银行信奉的原则只有一条:金钱的力量。至少在其创立之初的百年问如此。
后记人类的历史不过几万年,但人类却是万物之灵长,可以在拥有几十亿年历史的地球上主而宰之,辉而煌之。银行的历史不过几百年,却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可以在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成熟阶段中串而连之,光而彩之。
纵观人类社会,其划分正与中华上古传说相类,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死后身躯化为大地、血管化为河流、毛发化为森林;而人类社会若按行业划分,则农业就好比承载一切的身躯、工业就像支撑起这身躯的骨骼、商业便是贯通全身的血管,而金融业仿佛中医所谓人身各处穴位。按照前现代的说法,“无农不稳”、“无工不立”、“无商不通”,到了后现代的今天,恐怕还得加上“无金融则不活”才算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