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生命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纪实文学,综合,
品牌: 赵泽华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页码:25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08049306/9787508049304
·条形码:978750804930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我们虽不能自主地选择命运,但却仍然可以选择爱与光明;选择坚持与等待;选择有价值和有尊严的生活,甚至可以选择像凤凰涅槃那样死而复生。
作者简介赵泽华,生于北京。18岁去内蒙兵团“屯垦戍边”。因母亲癌症手术回家探亲,途中被火车轧倒,在死亡线上挣扎了七天七夜,死而复生,但从此失去了一条腿。曾先后在北京刺绣厂、国家科委“中国科技论坛”编辑部和《三月风》杂志社工作。
散文及专访文章多次被《读者文摘》、《青年文摘》、《作家文摘》、《中外妇女文摘》、《香港大公报》等媒体和几十家中外知名网站转载并被收人多本文集中。
曾获“巾帼建功标兵”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媒体推荐罗素说过这样一段话:三种单纯而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生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人生苦难之于赵泽华岂止是怜悯,而是刻骨铭心的体验,从而才写出人性的深度。
比起一起被苦水淹到喉咙眼透不过气来的苦情书、血泪账式的传记文学来,这部作品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比起那些闪电式的采访然后铺陈其事厚厚的一本食之无味的光荣榜、流水帐式的报告文学来,它更具有文学品格。从史、理、文综合成就方面着眼,赵泽华的这部新作毫不逊色于时下的纪实文学。
——阎纲
目录
序刀尖上的舞蹈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被血色浸染的青春
第二章以爱之名坚守生命
第三章亲人被改写的命运
第四章苦难在左而爱左右
第五章尘埃间开放出花朵
写在后面的话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一章被血色浸染的青春
1970年7月,我和我的同学们来到内蒙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转眼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了。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一天。
那是1972年的冬天,将近黄昏的时候,我们女生排收工回来,又冷又饿、疲惫不堪,狂风卷起的沙砾,扬得满身满脸都是灰蒙蒙的,连头发里都是一些微小细碎的沙粒。离饭堂开饭还有一段时间,我提着水桶去井边打水,在营房的拐角处,迎面碰上连里的小通信员。他递给我一封信,信是父亲写来的。
放下水桶,我站在原地就匆忙把信撕开了,内心有些慌乱,很怕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其实,我从不奢望信里会有什么好消息,那个年代、那样一个被专政的家庭,能有什么好消息呢?没有坏消息就已经是好消息了。
读着信,我的眼前渐渐模糊一片,泪水滴落在信纸上,洇湿了一大片字迹。父亲告诉我,母亲已经被确诊为“结肠癌”。定为近日在北京做切除手术。父亲说,万一兵团不准假,也别着急,他在北京医院已经为母亲托付了最好的外科医生。父亲又嘱咐我,如果批准了探亲假,行装一定要从简,放好车票、现金和兵团的证件,千万不要因大意遗失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小姨还给我的连指导员、连长发了电报,说明了情况。
连部就设在我们宿舍前排的第一问平房里。敲门之前,我心里忐忑不安,因为就在这之前不久,外祖父患“食道癌”,已决定在北京阜外医院做食道切除手术,这是一个开胸的大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小姨已经从乌拉特前旗的兵团二师被批准回家探亲了。
我是从小被外祖父、外祖母抚养大的,和他们的感情很深。外祖父每天都在眼巴巴地等我回去。但是,我的探亲申请却没有被批准。那些天我焦虑不安,常常对着浑黄的大漠落日遥念外祖父,万一外祖父的手术失败,我竞连见他最后一面也不能了。
幸好。外祖父的手术很成功。
推开门,指导员从桌旁站了起来,他显然已经知道了。看着我含泪的眼睛,指导员说:“我刚刚和连长商量过了,眼下连队里的活儿不太紧张,连里将有一批浙江和北京的知青回家探亲,你可以和他们一起走,明天一早,连里的马车送你们到巴颜高勒火车站。”
那一晚躺在通炕上,劳累了一天的伙伴们都睡得十分香甜,只有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总是想起上次因母亲住院回家探望她的情景:那次,傍晚时分,火车才到达张家口火车站,等我一路风尘仆仆地扑进家时,天早已黑透了。
母亲从床上披衣坐起,泪光闪闪地看着我,不停地说:“华儿,真是你回来看妈了?妈不是在做梦吧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