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帝国:惠普缔造的硅谷神话

分類: 图书,经济,世界经济,美国经济,
品牌: 迈克尔·马龙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25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08612604/9787508612607
·条形码:978750861260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两个人的帝国:惠普缔造的硅谷神话》讲述1938年,两个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一间小小的车库里开始了他们的创业梦想。这不但是一个伟大公司的开始,而且是整个硅谷,乃至现代数字时代的起源。正是在这里,他们缔造了日后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大的公司之一,休利特-帕卡德公司(后简称惠普公司)。这个举世闻名的车库,也成了电子时代的诞生地、现代经济变革的发源地,更是伟大的社会变革和企业家精神的公认标识。这不仅仅是一本惠普公司的创业史,更是一部展现硅谷时代精神的行业史。作者迈克尔·马龙通过深入的采访和资料搜集,为人们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惠普故事: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一些产品是如何发明的?一种创新文化如何引领公司走过几十载风雨历程,取得无与伦比的成就。惠普之道是永不落伍的经营理念,正是它创造了最有竞争力、最具灵活性的公司——当之无愧的全球最伟大的公司。
作者简介迈克尔·马龙,生于硅谷,美国最优秀的科技新闻记者。曾任《福布斯》杂志科技版编辑,现任ABC网站专栏作家,曾供职于《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连线杂志》和《快速公司》杂志。著作有《惊世伟绩》、《无限循环》和《知识资本》。现住加州辛尼维尔市。
媒体推荐迈克尔·马龙通过本书向读者再现了休利特和帕卡德的伟大故事。希望本书可以鼓舞新一代企业家,促使他们向两位杰出
的领袖学习,以他们为榜样。
——吉姆·柯林斯,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基业长青》作者
编辑推荐《两个人的帝国:惠普缔造的硅谷神话》: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倾力推荐。惠普创始人的管理箴言伟大的成功属于那些勇敢面对观众而不畏惧失败的人。前辈的智慧是他们经验的结晶,但关于未来的忠告却不能完全听从前辈。创业需从办公司做实事起步,而不能追求。
目录
前言 修复车库——占卜未来,回顾过去第1章 缘起在普韦布洛的生活迷失的孩子校园骄子第2章 试水创业进入无线电的世界建立友谊结识导师特曼毕业选择比尔勘误意外收获研究突破戴维归来非凡的公司第3章 惠普车库——电子时代的地标两位创始人的贤内助忠诚待人的一课产品系列使命召唤比尔参军帕卡德压力重重风雨兼程再相聚经历员工流失婴儿潮公司之外的事业帕卡德在前辈中间第4章 惠普之道硅谷中心的快乐老朋友组成的大家庭啤酒狂欢和奖金制度创新精神一派欣欣向荣较量泰克公司上市重新审视公司走出帕洛阿尔托机遇与挑战发行员工股第5章 惠普社区放眼全球国内扩展飞速发展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第一次台式计算器革命芯片业务深入扩展并购广告和公关“大家庭”之道争分夺秒何去何从超级企业家更上一层楼惠普趣闻轶事公然对抗休利特之道自上而下的方式“国王”戴维成功的代价黄金时代戴维响应使命召唤第6章 铜墙铁壁休利特成就璀璨戴维·帕卡德在华盛顿工程师中的工程师编辑梦想的岁月惠普最卓越的产品HP-35的销售状况HP-35热销机会频生科瓦利斯失利Alpha项目的前因后果彻底变革惠普效应放手公司事务第7章 宝贵财富公司外交榜样的力量计算器时代的结束创造未来杨在惠普的成就一波三折大回归戴维退出董事会帕卡德离世接任余波结语最后的礼物致谢
……[看更多目录]
序言2005 年 11 月,在加州帕洛阿尔托市,经常有人前来关注一间狭窄破旧的百年老车库的修缮工作——他们是来自全球高端技术行业佼佼者中的员工。他们认真观察专业维修人员的每一个动作:耐心地拆下墙板和顶梁,精心修复,努力恢复车库的原貌。.毋庸置疑,那是一间举世闻名的车库:电子时代的诞生地、现代经济变革的发源地;伟大的社会变革和企业家精神素来所向披靡的公认标志。如果说爱迪生大街 12×18 平方英尺狭窄车库的修缮工作堪称历史保护的话,那同样也是历史复兴!维修人员带着无限深情认真工作:小心地取出每一颗钉子,拆下日久斑驳、潮湿受损的花旗松木墙板——追忆 1939 年曾经在这间车库工作过几个月的两位年轻人。
文摘现代企业历史上意义深远的一次邂逅,是两位戴着护腿和头盔的大学生在橄榄球场外的长凳旁相遇——这一切看似寻常,却非同寻常地记录着一个重要的时刻。那是1930年秋天,正是斯坦福大学橄榄球队进行年度选拔赛的季节。橄榄球场上像往常一样:有人在座位上打盹;有人吹着口哨,为一个精彩的拦截动作叫好;教练大声地发号施令;还有皮鞋的踢踏声——当时还在盛行“落地返弹踢”。和美国许多大学一样,秋季橄榄球选拔赛是斯坦福由来已久的一项传统运动。到1930年,学校已经开展了40年的橄榄球比赛,曾经打过4届“玫瑰杯”,1926年还在全美大学生锦标赛上夺过冠。斯坦福橄榄球队曾经多次创下开局传奇,一直与印第安队较量。作为惯例,那天新生选拔赛的裁判是大学橄榄球队的教练,后来这位教练成为美国上百万男生心目中的偶像派人物,他就是格伦·S·沃纳。那天的球赛给沃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业前,这些孩子们将全力对付两支太平洋海岸冠军队,不仅要为校队取得季军奠定基础,而且要为另一次全美锦标赛夺冠而拼杀。选拔赛向来打得非常艰苦,但是这些天资聪颖的孩子们在一起踢球,比赛将十分精彩。在这些优秀的选手中,沃纳特别注意到了一个身高1.95米,来自科罗拉多州的新生戴维·帕卡德——这自然是一位引人注目的选手:一头浓密的金发和高挺的鼻梁显得非常英俊——典型的校园橄榄球明星模样;一位天生的运动健将,注定要成为斯坦福校园受人追捧的帅男生。而且戴维·帕卡德才华横溢,是斯坦福大学新开设的热门专业——电子系的一枝新秀,这更让人觉得他受到上帝的恩宠,带有与生俱来的优势,真不知道为什么戴维会得到如此的恩赐——或许是为了告诉人们什么是谦逊吧!那时,年轻的戴维·帕卡德就知道珍惜自己的好运:谦虚、安静、谨慎而不失幽默感——这些特点无疑让他更引人注目。还有一个参赛选手矮胖结实,脸庞宽大,笑起来显得狂傲自大,没有哪个教练认为他是一个好选手,甚至会认为他带着一丝邪气!如果说毅力和决心是比赛的全部,那么比尔·休利特就是这一理念的第一见证人,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场上尽情地踢球、摔倒对方球员。但人们很快就看出他不适合参加球赛,只有比尔自己不这样认为——他的热情让教练都不忍心把他的名字从名单中划去。虽然威廉·雷廷顿·休利特(比尔·休利特)日后成了举世闻名的商界实战巨头,但是他大学时代报名参加橄榄球选拔赛确实是年轻气盛的轻狂表现。而且他的高中成绩很差,完全是凭借家庭背景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