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拓殖记

分類: 图书,历史,大洋洲史,澳大利亚,
品牌: 沃特金·坦奇
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码:28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100055994
·条形码:978710005599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澳洲拓殖记》记述了英国向澳大利亚殖民的“第一舰队”航行 过程及到达澳大利亚后头4年在悉尼的殖民拓展情况。作者依据他本人亲历及转引他本人的日记而写成两本书,叙述真实、严谨,现场感很强,叙述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引人人胜。两本书故事连贯,并不重复。
目录
植物学湾远征亲历记
1.从囚犯登船到舰队离开英格兰
2.从离境到抵达特内里费岛
3.从舰队抵达特内里费岛到它离开那里前往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4.从特内里费岛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的航行
5.从舰队抵达里约热内卢到舰队离开此地开往好望角,及关于巴西的一些评述
6.从巴西到好望角的航程以及舰队在好望角的 交易的报告
7.从好望角到植物学湾的航程
8.从舰队抵达植物学湾到撤离该地,对杰克逊港的占领。和土著人的会面,关于植物学湾附近地区的报道
9.杰克逊港的占领,海军陆战队和囚犯的下船
10.委任状的宣读,正式接管定居点,及有关这个地区的法庭及其公开审判程序的报道
11.对新南威尔士土著人的描述,以及我们和他们的交易
12.法国人离开植物学湾,“供给”号从诺福克岛返回以及鲍尔上尉在航行途中的发现
13.杰克逊港1788年4至5月份的事务进展
14.从6月初到舰队出发回欧洲
15.这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它的出产、气候等等
16.殖民工作的进展,捎这本书回英格兰的船出发时各方面的状况
17.关于建立殖民地可能给祖国带来的益处的一些想法补笔
杰克逊港殖民全记录
1.对1788年7月我的前一本书叙述截止时杰克逊港情况的追述
2.从第一舰队于1788年7月返航到当年年终殖民地进展详报
3.1789年年初到3月底殖民地进展详报
4.1789年4月和5月殖民地进展详报
5.截止到1789年末的殖民地的进展详报
6.从1790年年初至5月份殖民地进展详报
7.1790年6月、7月、8月殖民地进展详报
8.1790年9月初殖民地进展详报
9.1790年9月后半月和lO月份殖民地事务详报
10.“供给”号由巴达维亚返回;殖民地在1790年11月的状况
11.1790年11月殖民地的进一步的报告
12.1790年12月前期殖民地进展详报
13.直到1791年5月的殖民地进展详报
14.新南威尔士旅行日记
15.到1791年年末殖民地进展详报
16.直到1791年12月18日我离开时的殖民地进展详报,以及对当时情况的一些描述
17.有关这个地区的杂记。关于它的蔬菜生产。
关于它的气候。关于它的动物的出产。关于土著人,等等。
18.对于囚犯的观察
19.与在新南威尔士的海岸发展捕鲸业的可能
性有关的事实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新南威尔士地方和军队机构名单
索引
……[看更多目录]
序言《澳洲拓殖记》包含英国人沃特金·坦奇(watkin Tench)所写的《植物学湾远征亲历记》 两本 书,第一本书初版于1789年,第二本初版于1793年。本次翻 译主要依据由澳大利亚博物馆研究员蒂姆·弗兰纳里编注、墨尔本的文本出版公司(The Text Publishing(Company)于1996年出版、2003年重印的两书合集本,书名《1788》。
这两本书记述了英国向澳大利亚殖民的“第一舰队”航行过程及到达澳大利亚后头4年在悉尼的殖民拓展情况。作者 依据他本人亲历及转引他本人的日记而写成两本书,叙述真实、严谨,现场感很强,叙述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引人人胜。两本书故事连贯,并不重复。
文摘本人向公众提供这个小小册子,既是想让读者感到愉15悦,也是想向读者提供信息。
我所参加的这次远征行动,已经激起无数人的好奇,引起无数人对于这次远征的结果的推测和期待。只要人们还是自由思考的,那他们就会有各不相同的判断。有些人信心十足,满怀希望地预测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这个殖民地将给祖国带来巨大的利益;而有些人却一直认为这个计划不怎么好,是愚蠢的、失策的,甚至会断送国家的前程。谁对谁错,还是让公众去评判吧!然而,我在放手这个话题之前,必须再说上一句:持这两种意见的人同样率真、自由,同样出于一片好心,他们会一起期待有关这场试验的一个公平合理的结果,这场试验,不仅其设计是全新的,而其执行的难度也是极大的。
当这本书带着作者的名字公之于众的时候,我相信,书中体现的坦率和真诚一定不会让读者以为作者是在有意误导别人。书中所讲事实完全依照它们发生时的那个样子,偶尔尝试提出的观点,亦是耐心调查得出的结论,或是官方准许的审慎的决定。绝大多数时候,作者是依据真实的观察说话,有时不可避免地采用别人的讲述,他也一定仔细核实了事实的真伪,并尽量抑制这些说法当中的夸张的成分--这些夸张几16乎全是因不了解情况而引发的新奇感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