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

分類: 图书,军事,中国军事,军事史,
品牌: 郭胜伟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页码:38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1999673/9787801999672
·条形码:978780199967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20世纪20年代,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聚集在一起,在以“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为宗旨的黄埔军校中学习。他们秉承孙中山先生。亲爱精诚”的校训,在平定商团叛乱、两次东征以及北伐等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奋战。黄埔军校所培养的军事政治人才后来很多成为国共两党的精英和名将,黄埔军校因而被誉为“中国将帅的摇篮”。《同仇敌忾》作者在翔实史料的基础上,为读者细致地描述了八年抗战中黄埔师生同学浴血奋战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他们为民族生存而战的命运人生。
作者简介郭胜伟,现任职于沈阳军区司令部,大校军衔。主要有《现代闪击战》、《直升机梯队突击》、《隐形战场上的对抗》、《邓小平军事谋略》、《世纪伟人邓小平》(四卷本)、《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的邓小平》、《元帅智慧徐向前》等15部专著出版;有《孙子兵法精粹新编》、《邓小平对敌斗争艺术》、《毛泽东心理作战研究》等14部合著出版;有全军首批重点网络课程教材《战术学基础》、《分队军事训练概论》、《分队作战指挥》、《国防生军政训练》等12部教材出版。另有军政论文、杂文300余篇发表,共计1300余万字。获全军“八五”、“九五”课题、教学改革及优秀论文成果奖多项。
编辑推荐《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精英名将荟萃,构筑近代中国将帅摇篮,风云战事迭起,缅怀旷世军人峥嵘岁月。
目录
一、多谋善战的徐向前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在平原开展游击战,就必须把广大人民造成‘人山’。”——创建平原根据地
2.“积小胜为大胜,绝不可死打硬拼!”——创游击战经典
3.“这是一个理想的设伏地域。”——响堂铺伏击战
4.“我们现在是轻装,行军速度要比日军快得多。”——长乐村追击战
二、军政兼通的聂荣臻
(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要从战略着眼,不能让敌建起割裂根据地的据点。”——夜战大龙华镇
2.“一定要抓住战机,争取全歼一路敌人!”——雁宿崖伏击战
3.“诱敌东进,等他们到黄土岭后,集中兵力歼灭它。”——黄土岭伏击战
三、一仗惊天下的林彪
(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这正是打伏击的天赐好地方啊!——平型关伏击战
四、运筹帷幄的左权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八路军高级将领)
1.“敌我力量悬殊,与敌交锋困难不小,俩琏而不战不是办法,此仗必须要打!”——府城阻敌
2.“我们必须猛烈地开展交通战,击破敌寇的‘囚笼政策’。”——运筹百团大战
3.“一定要建立我们八路军自己的兵工厂,准备反攻实力。”——躬身筹建军工厂
4.“为免遭日军破坏,必须在黄崖洞构筑防御工事。”——呕心黄崖洞防御
5.“黄崖洞保卫战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血战黄崖洞
6.“与敌人作武装斗争,必须研究敌人的军事政策,从中产生自己的作战对策和战略战术。”——潜心研究抗日战争理论
7.“你是副总司令,你安全突围出去就是胜利,我直接指挥机关突围就行了。”——十字岭突围战
五、出师必胜的陈赓
(黄埔第一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
1.“我们就是要以‘用兵不复’的兵法创造战机,出奇制胜。”——七亘村叠伏出奇兵
2.“我看这一仗还是在神头岭打好。”——神头岭伏击战
3.“没有一天没有战斗,我那时简直打起劲了!”——横扫平汉线
4.“诱其出扰,主力设伏,消灭来犯之敌。”——香城固诱伏战
5.“有几天不打仗,我就坐卧不安,烦闷得难受。”——破击正太西段
6.“在这一次攻击中,一定要顽强地完全占领榆社城!——榆社攻坚战
7.“我们一定要给凶残的敌人以强有力的回击。”——关家垴歼灭战
六、足智多谋的张宗逊
(黄埔第五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七、威震敌胆的宋时轮
(黄埔第五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八、享誉中外的陈明仁
(黄埔第一期毕业,原国民党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九、临危受命的张治中
(黄埔军校八伍生总队代理总队长、武汉分校教育长,国民党中将加上将衔)
十、虎步桂缅的杜聿明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国民党中将)
十一、横戈远征的郑洞国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国民党中将)
十二、创歼敌纪求的宋希濂/27 1
(黄埔军校第期毕业,国民党中将)
十三、 铁军将领王耀武
(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国民党中将)
十四、创从林战典范的廖耀湘
(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国民党中将)
十五、马革裹尸的戴安澜
(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国民党追赠中将)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自鸦片战争之后,陷于积贫积弱境地的中华民族饱受外来侵略和压迫欺凌,爱国志士仁人逐步增强了对武装斗争在中华民族求解放和中国社会谋变革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也更加激发了国人整军经武的紧迫感和使命感。1924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共同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到1927年的短短三年里,学校开办六期,招收了12000多名学员,相继毕业了五期以及因时局动荡延时毕业了一期。该校创建的最初阶段,不仅因其为两党培养造就了众多驰骋疆场、能征善战的将帅和治国、治党、治军的精英而闻名天下,并且为驱除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规模侵略,加快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和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黄埔军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卓著与辉煌,使其成为中国现代军事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被中外军界誉为“中国西点”。
文摘徐向前: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徐向前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同年,率部挺进山西,深入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参与指挥粉碎日军“六路围攻”和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战役。这些战斗的胜利,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38年4月,徐向前奉命事由一二九师七六九团、一一五师六八九团和八路军第五支队等部队组成的“路东纵队”,由辽县进军冀南地区,开展敌后平原游击战。1939年6月,徐向前奉命离开冀南到山东工作,徐向前任第一纵队司令员和山东军政委员会委员,领导山东军民坚持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同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激烈复杂的斗争,巩固和发展了山东抗日根据地。1941年10月,徐向前与叶剑英等发起成立延安黄埔同学会,并当选为理事。1942年5月,党中央决定统一晋西北和陕甘宁两个地区的军事指挥,在延安设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徐向前任剐司令员兼参谋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后记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一座丰碑,是培养国共两党、两军栋梁人才的摇篮,从1924年至1949年的北伐战争、十年内战、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长达二十五年的征战中,黄埔军校学员成长起一大批高级将领,成为国共两党和军队的中坚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系列中,1955年授予的10位元帅中,黄埔军校出身的占5位,即:徐向前(黄埔一期员) 、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陈毅(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该校中共党委书记)和林彪(黄埔四期学员)。在10位大将中,黄埔军校出身的占3位,即:陈赓(黄埔一期学员)、许光达(黄埔五期学员)和罗瑞卿(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学员)。在57位上将中,黄埔军校出身的占8位,即:杨至戍(黄埔五期学员)、宋时轮(黄埔五期学员)、张宗逊(黄埔五期学员)、陈伯钧(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学员) 、陈明仁(黄埔一期学员)、陈奇涵(黄埔军校学生队队长)、周士第(黄埔一期学员)和郭天明(黄埔六期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