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伤寒论(图解经典)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
品牌: 白景誉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1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61345122
·条形码:978756134512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图解经典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图解伤寒论》(图解经典)虽然有这么多的优点,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辨证过程不易懂,某些方剂的用药量不够明确,这些“缺点”为初学者代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个现状,我们特意编写了《图解伤寒论》一书,用现代化的方式将《伤寒论》的古老智慧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图解伤寒论》以在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宋本《伤寒论》为底本,参考成无己等各大名家对《伤寒论》的注解,将其翻译成流畅优美的现代文,并引进了现代化的图表手法,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让人人都能读懂这部千古名著。
在《图解伤寒论》的末尾,附有《伤寒论》方剂索引,以备读者查阅。《伤寒论》内容博大精深,而编者水平有限,所以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外更多方面的知识,做到真正的“悦”读。
编辑推荐《图解伤寒论》(图解经典)《伤寒论》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中国古代中医学四大经典,是养生家、中医学者的必读之书。书中运用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诊治疾病的规范;所记载的大量方剂,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称为”万方之祖”:还包含许多宝贵的养生学思想,为后世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更全面、更完美地呈现这部医学经典,《图解伤寒论》对原著进行了一系列的编辑创新首先,以明代赵开美刻本为底本,并结合目前流传的多种版本,准确译出白话文,其次,制作200多个图解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复杂的问题条理化:还根据正文药方配以30多个“《伤寒论》中的常用药物“专题。力图既保持《伤寒论》厚重的古典特色,又最大程度挖掘其实用养生价值,并赋予它优美的视觉效果;使其不仅成为医学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更是现代人生活养生的居家典籍。
87味中药,精挑细选,看古人如何打造健康身体。
112首方剂,丝丝入扣,千年古方帮你消灭一切外感热病。
200多个图解.化抽象为形象,轻松读懂中医经典巨著。
目录
编者序:辨证论治的经典巨著12
宋刻《伤寒论》序 14
张仲景原序 15
本书阅读导航 26
绪论:中医与《伤寒论》18
1.黄帝的遗产:中医的基本理论20
2. 医中之圣,方中之祖:张仲景与《伤寒论》24
3.几乎失传的经典:《伤寒论》的历史与版本26
4.独特的辨证体系:《伤寒论》的影响28
5.人体中的网络:中医经络理论30
6.《伤寒论》的基础:六经与六经病32
第一章
脉象的判断:辨脉法与平脉法36
1.辨脉法:阴阳病脉之辨析38
2.平脉法:正常脉象之辨析52
第二章
序例:伤寒学入门68
1.伤寒例:四时之气皆伤人70
2.辨痉湿日曷脉证:治疗外感内伤之根本83
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体内湿虚与表外阴邪之诊治87
第三章
扶正祛邪:太阳病的治法之一100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应扶正祛邪,表里双解102
第四章
治下的方法:太阳病的治法之二132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太阳病治下之时机与方法134
第五章
伤寒病的第二阶段:阳明与少阳病的治法154
1.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肠胃实热之治疗156
2.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扶正达邪之为正治176
第六章
伤寒病的后期:阴经病的治法178
1.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脾胃之虚寒轻证180
2.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心肾衰竭之回阳救逆182
3.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寒热错杂之证治194
第七章
汗法的应用:辨可发汗与不可发汗204
1.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急性吐利之证治206
2.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大病初愈,疾病复发之证治210
3.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不可发汗病例之收集214
4.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汗法之使用原则220
第八章
吐法的应用:辨可吐与不可吐234
1.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发汗后之疾病治疗236
2.辨不可吐:吐法之禁用252
3.辨可吐:吐法之使用原则253
第九章
下法的应用:辨可下与不可下254
1.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不可攻下之病例256
2.辨可下病脉证并治:可攻下之病例269
第十章
变证的治疗:伤寒病的综合疗法280
1.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汗、吐、下三法后疾病之证治282
附录《伤寒论》对脉象的论述
《伤寒论》方剂索引
……[看更多目录]
序言《伤寒论》是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代表作品,也是任何一个学中医的人必读的著作。它是一部论述外感杂病的医学著作,但是它的价值远远不限于此,主要还在于提出了独特的六经辨证体系,《伤寒论》中的辨证理论是后世中医学的典范。
《伤寒论》的作者张仲景(公元200~205)本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他从小就爱好医术,立志做一位医生,长大后终于成为一代名医,并写下了千古名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的最突出贡献在于,它确立了中医在临床上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的原则,正是由于这部巨著,张仲景被誉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伤寒杂病论》把《黄帝内经》提出的经络理论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创立了独特的六经辨证体系,利用六经辨证法分析疾病,并据此得出治疗方法。除此之外,《伤寒杂病论》中还有十分丰富的脏腑辨证理论。张仲景去世之后,《伤寒杂病论》在当时的乱世中几乎失传了,到了西晋时期,太医王叔和得到了它的一些残篇,经整理之后,定名为《伤寒论》。而它的另一部分直到北宋才以《金匮要略》之名得以刊行。今天我们看到的《伤寒论》,多数都是北宋重新刊定的版本。
《伤寒论》全书共10卷,22篇,记载了397种方法,112首方剂,用药87味,主要论述的就是对外感伤寒辨证及治疗方法。《伤寒论》中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
中医有两个主要特征,一个是整体观念,另一个就是辨证论治。《伤寒论》就是辨证论治观念的创立者。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独创的辨证方法。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六经辨证将外感疾病中的各种证候表现,按照六经归属分为六大类,以此来解释发病的部位,判断疾病的发病规律,并最终找出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
方剂学成就也是《伤寒论》的一大贡献。《伤寒论》中的方剂类型丰富多样,大大超越了以前的医书。在方剂的选择上,《伤寒论》兼顾到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种治疗方法,真正做到了“对证下药”。经过了两千年的检验,这些方剂至今仍然在发挥着作用。
《伤寒论》不但是中医诊疗方面的巨著,而且有着非常丰富的养生学思想,体现了中医传统的“防病重于治病”的观念。《伤寒论》十分注重饮食疗法,并提倡用调理脏腑、补养气血的方法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这种宝贵的养生学思想在今天得到了广泛推崇,充分体现出了一代“医圣”张仲景的独特眼光。
在两千年来的医学发展过程中,《伤寒论》中的辨证论治和养生学的思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伤寒论》也得到了无数中医学者的推崇,被誉为“中医四大名著”之一。许多名家都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辨证论治思想,背诵《伤寒论》原文,已经成为历代名医的必修课和基本功,而对于今天学中医的人来说,《伤寒论》也是一部不可不读的经典。
《伤寒论》虽然有这么多的优点,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辨证过程不易懂,某些方剂的用药量不够明确,这些“缺点”为初学者代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个现状,我们特意编写了《图解伤寒论》一书,用现代化的方式将《伤寒论》的古老智慧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本书以在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宋本《伤寒论》为底本,参考成无己等各大名家对《伤寒论》的注解,将其翻译成流畅优美的现代文,并引进了现代化的图表手法,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让人人都能读懂这部千古名著。
在本书的末尾,附有《伤寒论》方剂索引,以备读者查阅。《伤寒论》内容博大精深,而编者水平有限,所以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外更多方面的知识,做到真正的“悦”读。
文摘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