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后的幸存者

分類: 图书,经济,金融投资,投资,
品牌: 诸总
基本信息·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页码:22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1185581/9787501185580
·条形码:978750118558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在我们所生活的任何时代里,时刻都要为了生存而进行艰苦的奋斗。人类社会的一切繁荣和进步,都是以时间、精力、汗水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在丛林中,人们接受种种规则和条件的限制,每个人都要想方设法淘汰别人,使自己获得胜利。这,不过是现实竞争的缩写版和简略版。现实生活中的生存游戏,比丛林中的更加激烈和残酷。
不论是高考的竞赛还是工作的竞争,不论是财富的追逐还是情感的争夺,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竞争和淘汰。
媒体推荐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很多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马云
编辑推荐▲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失望的冬天;
△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目录
第一章 冬天来了,你准备好过冬的粮食了吗?
第一节 衰退和停滞并非危言耸听
第二节 左右经济的两只手
第三节 经济会衰退吗?
第二章 经济危机和资源危机
第一节 历史上最恐慌的时刻
第二节 衰退还是增长停滞?
第三节 危险离我们很近
第三章 生活中面临的困惑
第一节 是急功近利还是选择未来?
第二节 与CPI赛跑
第三节 恩格尔系数的错觉
第四章 离我们最近的危机
第一节 人民币的升值危机
第二节 升值VS贬值
第五章 泡沫与风暴
第一节 泡沫破灭之时
第二节 泡沫后的风暴
第三节 次贷危机带给我们什么
第六章 狂奔的列车,你能否挤上一席之地
第一节 “中流”是否在增加?
第二节 你是否已经“步入下流
第七章 困惑:很多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第一节 失业,我们正在面临的难题
第二节 创业还是失业?
第八章 现在高薪,不等于以后高薪
第一节 高薪背后的忧虑
第二节 明天,谁将抢走你的工作
第三节 犹如昙花的高薪
第九章 如何让你的经济不陷入危机
第一节 扩大职场地位,让薪水增长
第二节 掌控个人经济,规划要清晰
第三节 用好你的每一分钱
第十章 极度的贫穷还是极度的富有,在于你的选择
第一节 买点债存点钱,管理好你的资金
第二节 在通货膨胀的时候赚钱
第三节 具有开放心态的投资
第十一章 财富和生存,其实它们是一回事
第一节 削弱劣势,提高你的竞争力
第二节 生存的法则是争取
第三节 成功是不计报酬的付出
第十二章 四季轮回,每年都有冬天
第一节 假如生活抛弃了你
第二节 过去的美好时代
第十三章 冰川时代,谁能成为真正的幸存者
第一节 并不是只有强者才能生存
第二节 人生由你自己决定
第三节 追求财富、追求健康
附录1你为什么富不起来的十大原因
附录2经济危机时期最该做的八件事
……[看更多目录]
序言有一个著名的游戏,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作的——谁是最后的幸存者。这部电视纪实片讲述了一场“游戏”:16个人被集中在一片海岸丛林里,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进行一场为期39天的“幸存者游戏”。
他们分成两组,这两组每3天进行一场团体比赛,胜方会得到豁免权或他们要求的物品,而负方将举行全体投票淘汰掉他们中间的一个组员。
比赛不停地进行下去,淘汰也不停地进行下去,当每组只剩下8个人的时候,两个组合并为一个组,继续淘汰赛。直到最终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就是最后的获胜者,也就是“幸存者”,他将拿走100万美元的奖金。
显然,与其说这是“幸存者游戏”,还不如说是一场微型的“人类生存博弈”。在丛林中,人们接受种种规则和条件的限制,每个人都要想方设法淘汰别人,使自己获得胜利。这,不过是现实竞争的缩写版和简略版。现实生活中的生存游戏,比丛林中的更加激烈和残酷。
不论是高考的竞赛还是工作的竞争,不论是财富的追逐还是情感的争夺,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竞争和淘汰。
文摘第二节左右经济的两只手
宏观经济过热,就像是车速太快,发动机过热,需要适当减速降 温,不然的话就要出问题。这时,需求大于供给,产品供不应求,于 是导致价格上升,产品价格上升导致企业利润增加,利润增加又吸引 大量投资,大量投资进入市场,则引起通货膨胀,人们不愿持有货币, 而希望持有不动产、有价证券等可以保值的产品。
当宏观经济“冷”的时候,供给大于需求,产品过剩,价格下降, 利润降低,投资减少,市场上资金不足,从而引起通货紧缩,人们会 将不动产、有价证券等卖出,希望持有货币。
这就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市场机 制。他认为,任何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都不会是为了促进社会利益, 每一个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每一个人都是从个人 的利益出发去做事的。当所有的人都这样做的时候,就像有一只无形 的手在引导着,推动经济的发展,其结果反而比有目的地促进社会利 益的效果要好得多。
1929年,西方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所有的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都陷入了经济大萧条之中, “看不见的手”失去了作用, 工厂关门、企业倒闭、银行破产、股票变成了废纸,亚当·斯密所设 想的那种理想经济模式被打破了。这时,又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约 翰·梅纳德·凯恩斯横空出世了。
凯恩斯主张,仅靠“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是无法保证经济 稳定增长,达到充分就业的,国家必须对经济进行干预。他提出,当经 济萧条时,政府应当出面采取措施刺激需求,帮助经济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