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脑的贼(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中国当代小说,综合,
品牌: 潘家铮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22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3534190X/9787535341907
·条形码:978753534190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适用于文学爱好者参阅。
·丛书名: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偷脑的贼》主要内容包括高科技杀手,UFO的辩护律师,雀巢梦,思想探测仪,一千年前的谋杀案等。《偷脑的贼》所收入的作品特点,一是不只局限于对科学知识的阐述,而是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二是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做到了科学性、可读性、趣味性的统一。作家们娓娓动听的叙述,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渴求知识的广大读者的心田。
作者简介潘家铮,浙江绍兴人,1927年出生。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电网公司高级顾问。我国为数不多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水电工程专家,毕生从事中国的水电建设和科研工作,曾参与设计和指导过新安江、三峡等许多重大水利工程。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从事文学和科幻创作,是我国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出版过《春梦秋云录》、《潘家铮院士文选》、《老生常谈文集》等散文、政论文集,还有《千秋功罪话水坝》、《一千年前的谋杀案》和《偷脑的贼》等科普、科幻作品。他的科幻小说构思巧妙、想像大胆,令人惊心动魄,遐想联翩,在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受读者喜爱。
编辑推荐《偷脑的贼》荣获首届国家政府出版奖、中国图书奖、中国科普图书一等奖。
如果你没有看过科学家写的科幻小说, 也不知道幻想对科学技术是多么重要,那么潘家铮先生的科幻小说将会告诉你答案。
——著名科幻作家 金涛
他是一位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两院院士,是我从小就特别敬佩的科学家。
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科幻作家,其科幻作品的巧妙构思和生活细节.经常令人叹为观止。
——著名科幻作家 星河
目录
总序
偷脑的贼
高科技杀手
UFO的辩护律师
雀巢梦
思想探测仪
一千年前的谋杀案
宋徽宗之死
古墓沉冤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1860年,英国皇家学院发布了一个罕见的通告:圣诞节,大名鼎鼎的法拉第院士将举办化学讲座。听课的对象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大学生,却是少年儿童!
那天,皇家学院的大讲堂里坐满唧唧喳喳的小听众,顿时使这个一向肃穆、沉寂的最高学府活跃了起来。然而,当一位头发花白、身材瘦长的科学家出现在讲台上时,整个大厅顿时鸦雀无声。
老教授这次没有宣读高深的科学论文,而是津津有味地讲着蜡烛为什么会燃烧,燃烧以后又跑到哪儿去了。他一边讲着,一边做着实验……孩子们双手托着下巴,紧盯着讲台,深深地被这位老人风趣的讲解所
文摘数学大师的传人
吴铭院士突然去世,全国乃至全世界数学界发出一片叹惋声。
这位院士确实是位少见的数学奇才——也许属于500年才出现一个的旷世奇人。在他三四岁时,当同龄孩子还数不清7、8、9的时候,他已能算出几何级数的和了。进入学校后,他更是年年包揽青少年数学奥林匹克赛的冠军。12岁的他被破格保送进了中华数理大学深造,此后他如醉如痴地遨游于数学王国,在许多领域里做出巨大贡献,攻克了一道道前人留下的难关。他最大的成就还是在数论方面。30岁以后,他在集中精力证明了费尔马大定理后,继续挥戈猛攻“哥德巴赫猜想”这道数学史上有名的大难题。
这道难题仿佛是数学王国中最奇险的一道雄关,又像是数学女皇皇冕上所缀的一颗最大的钻石,但要摘取这颗钻石,谈何容易!以吴铭院士的功力,在前人的基础上,穷20年时间竟然仍未取胜。有几次,吴铭自认为已胜券在握,离开最终目标只有半步之遥。然而就是这半步差距使他多年心血化为乌有。经过几次挫折后,吴铭认识到要攻下这座顽固堡垒心急不得,要看准目标,另辟蹊径,稳扎稳打,步步前进。采取这一策略后,虽然在好长时间内他没有发表什么惊人成果,脸上的笑容却愈来愈明显。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攀上顶峰之期已经不远了。他也不再隐瞒他的进展和喜悦,在一个深秋夜晚的座谈会上,他公开说:“我现在已爬到和珠穆朗玛顶峰一样高了,只要平移一步,就可把世界之巅踩在脚下,你们等着好消息吧。”他的话引起热烈的掌声。
后记我父亲特别热衷于科普方面的写作。他生前的早期作品《中国猿人》、《山顶洞人》、《河套人》、《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等等都应属于科普之类。他认为没有科普,就不会吸引青少年对各个学科的兴趣,只有青少年对各个学科感到了兴趣后,他们才会有今后的目标,这样我们的各类学科也才会后继有人。
当然,要把学术上的东西深入浅出地写成科普知识类的小册子也非易事,这要比写论文更加困难。但他还是坚持要多写科普文章。他一直对写科普文章不算成绩的说法耿耿于怀。
父亲认为科学家主要的精力应放在研究上,因为人的一生即使能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