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
分類: 图书,艺术,绘画,绘画理论与鉴赏,
品牌: 葛路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6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30114556X/9787301145562
·条形码:978730114556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不仅从中国绘画的特质和社会功能、审美标准、创作法则三方面对中国绘画美学中的诸多概念进行了梳理,而且融合了作者在中国绘画和美学研究中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对风格和概念的理论化辨析中,展开了中国绘画美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学界一直享有很高声誉。
作者简介葛路,1926年生,原名葛光植,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2005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表彰为“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美学史及中国书画美学。出版专著有《中国画论史》(原名《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与克地合著《中国艺术神韵》、《神游丹青》,并担任《中国美术通史》(8卷本)副主编。
编辑推荐《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为国内第一部完整梳理中国绘画美学范畴的著作。
目录
序
小引
第一章 中国绘画的特质和社会功能
第一节 气、象、书画同体
第二节 形、画、绘、诗书画印、道
第三节 知神奸、明戒鉴、畅神、益寿、自娱、写心
第二章 中国绘画的审美标准
第一节 美
第二节 和
第三节 气韵与气
第四节 情趣(韵味)
第五节 意境
第六节 新意
第七节 画体(风格)
第三章 中国绘画的创作法则
第一节 养气、生知、胸次、人品、解衣盘礴、虚静、兴
第二节 师造化
第三节 形、神、骨、肉
第四节 不似之似
第五节 立意
第六节 经营位置
第七节 笔、墨、色
第八节 理
新版跋语
……[看更多目录]
序言著者嘱我作序,我想单就中国绘画美学的主要特点,扼要谈谈书中言而未尽之意。
以我之见,重内美乃是中国绘画美学最重要的特点。
重内美是在内外美的和谐统一中侧重于内美。中国绘画美学的重内美观不是以一派一说的形态出现的,它广渗在绘画的各种理论之中,从本书论述的诸范畴的各种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可见其一斑。例如:
由单一范畴组成的形神、骨肉、不似之似,这些范畴都是要求在形神兼备中重神;
笔墨与气韵、笔墨与意境、笔墨与情趣,这些范畴在表里相随的关系中重气韵,重意境,重情趣;
伪(饰)与自然、健拔与含蓄的对立关系中重自然、重含蓄;
画格与人品两个范畴的相互关系中重人品;
主体与客体两个范畴的对立统一关系中重主体;等等。
这些范畴的不同的特定联系都表明重内美。
文摘第一章中国绘画的特质和社会功能
第一节气、象、书画同体
中国绘画从何而来?春秋时期,论者认为来源于气。当时人们把绘画归之于“五色”这个笼统的概念。子产日:
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子产认为,六气、五行生五味、五色、五声。六气,是四时与天地之气;五行,是水、火、金、木、土。何以六气、五行能生五色,论者语焉不详。不过,子产、医和等人,把阴阳五行同五味、五色、五声联系在一起,说明前期阴阳五行思想对当时的艺术及审美观念有重大影响。还可以看出,论者认为六气、五行含有物质因素,他们企图以物质解释绘画的本源。
战国末年,《韩非子》一书有画狗马与画鬼魅孰难孰易的议论。论者认为画直接源于生活,不再提六气、五行生五色了。当时还没有形成范畴以表达其思想概念。
汉魏六朝,论画的起源往往和文字的产生联系看待。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序》云: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舆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这段文字与《周易•系辞下》的首段文字基本相同)……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遮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后记《中国画论史》与《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是姊妹篇著作。前者按史的次序,从纵的方面论证中国画论的发展规律,后者也是按史的顺序,从横的方面阐述起于春秋止于当代的中国画论(含部分书论)的众多基本范畴,也即基本概念。如何将众多的古今画论范畴组织好,在对立统一中、在对立关系中、在表里相随关系中,使各归其位,犹如结鱼网,纲举目张,是颇费思量的。受《文心雕龙》启发,我分三大部分组成全书框架:中国绘画的特质和社会功能;中国绘画的审美标准;中国绘画的创作法则。三大部分内的范畴互为通联,成为有机的整合体。这样分,论述方便,读起来也较清晰。读者能透彻理解全书的范畴,再读画论,必定会了然于心。如果搞创作,也会初得门径了。
因为是按历史顺序谈范畴,所以每一范畴的提出,都非静止孤立的,而是随着时代的进展,演变、转化其含义。譬如“拙”这个范畴,最初的含义与“笨”无别,可是到了老庄哲学思想盛行之后,“拙”转化为不雕琢的大巧赞美词。再譬如“媚”,原初纯为褒义词,东晋时期论者以“媚趣”赞扬王献之字过其父之处。到了唐代,对于“媚”开始有歧义了。韩愈《石鼓歌》直言“羲之俗书趁姿媚”。艺术审美趣味,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乃是不足怪的自然现象,我举例要说明的是美学范畴的历史演变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