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化身份研究(天下文化论丛)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综合,
品牌: 刘岩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
·页码:29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7292091/9787807292098
·条形码:978780729209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天下文化论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化身份研究》汇集了22篇研究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化身份的文章。我们在《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化身份研究》中所作的关于文化身份的研究有以下特点:
首先,我们试图打破二元对立传统思维模式,观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元景观,用宽容的视角和心态看待处于边缘位置的群体,给他们表达和说话的机会,审视他们如何书写自己的文化身份特征。
其次,我们尝试把对文化身份的探讨从种族、阶级和性别的划分扩大到更广泛、更具体的领域,如身体、疾病、语言、性行为和性关系、男性/女性气质、家庭角色、信息技术、种族和民族的神话传统等。我们把这些作为可能影响文化身份建构的要素,考察身份的多重表现方式。
目录
序言
第一编 重读经典文学中的身份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身份焦虑
文学生产与自我塑型——文艺复兴的身份诗学
“星期五”文化身份的解构与重建
欲望与女性主体——重读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
父神的阴影——阿瑟·密勒戏剧《全是我的儿子》中的父亲身份研究
叙述视角与女主角的话语权——蒲松龄和勃朗宁笔下两位爱笑的女性
第二编 建构少数族裔的身份政治
将底层经验纳入知识生产——“贱民研究学派”在知识界的革命
从对中国神话的挪用改写看美国华裔作家的文化身份
美国犹太小说中的男性精神疾病和男性气质危机——《赫索格》和《波特诺的怨诉》中的犹太
男性气质研究
想象与重塑历史的“幽暗地带——奈波尔的《世间之道》
蒂莫西·莫笔下的“中国性
第三编 审视多元文化中的亚洲人
重新想象和建构越南“边缘”身份——看电影《恋恋三季》如何颠覆好莱坞的文化霸权
新媒体视野下电影观众的身份问题
中国身份还是香港地区身份?——从成龙电影看回归前后香港人的身份认同
贾樟柯电影的文化身份
“是”还是“变成”?——李安“家庭三部曲”中父亲的文化身份研究
第四编 挑战异性恋文化中的身份
产品的意义生产——从广告产品看女性身份的塑造
权力话语下的同性爱政治
性别政治的再思考——易装电影《哭泣的游戏》对传统异性恋
性别理论的质疑
双重身份的对抗与共生——解读《钢琴教师》女主人公埃利卡的社会身份
颠覆还是尊重?——《时空边缘的女人》中去社会性别化的乌托邦幻想
美杜莎的视觉快感——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凝视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本书汇集了22篇研究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化身份的文章。我们在本书中所作的关于文化身份的研究有以下特点:
首先,我们试图打破二元对立传统思维模式,观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元景观,用宽容的视角和心态看待处于边缘位置的群体,给他们表达和说话的机会,审视他们如何书写自己的文化身份特征。
其次,我们尝试把对文化身份的探讨从种族、阶级和性别的划分扩大到更广泛、更具体的领域,如身体、疾病、语言、性行为和性关系、男性/女性气质、家庭角色、信息技术、种族和民族的神话传统等。我们把这些作为可能影响文化身份建构的要素,考察身份的多重表现方式。
再次,我们研究的对象具有广泛性,承载文本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研究视角和方法也具有多元的特点。本书汇集的研究文章,研究对象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的殖民文学,从20世纪中叶到“二战后”的族裔文学,更有我们身处其中的流行文化。从文本的形式来说,有小说也有戏剧,有电影、广告也有多媒体技术。有些文章是理论综述,也有的文章落脚在具体的文本分析。有比较也有回顾。
文摘三、父神阴影下的儿子
父神幻象不仅影响父亲,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儿子。根据荣格的理论,原型作为“遗传的思想样式”(Jung,1953:138),自幼年时期就开始发挥作用。父亲意象尤其“拥有一种非凡的力量,对孩子的心理生命造成……极大的影响”。(Jung,1961:315)克里斯就生活在父神幻象的阴影之下。32岁的克里斯仍然非常崇拜父亲。当父亲自鸣得意地讲述被起诉后的经历时,他十分“钦佩”,称父亲为“虎胆老乔”。(80)当对父亲的幻想破灭时,克里斯说:“我知道你并不比人家坏,但我向来以为你比人家好。”(125)他的话明确地表明了他的父神幻象。对他来说父亲应该比人家好,因为在他的眼里父亲是神化的。用荣格的理论来解释,克里斯在真实的父亲身上所寻求的“不是人,而是超人,是英雄或者神”。(Jung,1967:178)
父神幻象影响了克里斯的人格发展,使他的人格膨胀。他在生活中寻找高于现实的标准。邻居苏说:“克里斯总是使人异想天开。”(93)克里斯有明显的理想主义倾向,因此他的话语充满了夸张的措辞。他对现实社会的控诉毫不留情,他说:“这儿是大狗的地盘,在这儿你不爱人,你吃人!”(124)除了神化自己的父亲,他本人还认同于父神,自觉地要充当全能的供养者和保护者。当安妮接受求婚时,他大喊:“我要给你带来财富!”(86)在战场上,他指挥一个连队,视部下如手足,称他们为“我的孩子”。(116)邻居吉姆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麦克科勒老妈”(75),所指的显然是克里斯对部下给予的父母般的关怀。当母亲意识到乔治来访所蕴含的危险时,克里斯安抚她说,“一切由我来处理”。(91)乔治到来之后,随着冲突加剧,克里斯的态度变得盛气凌人,充满攻击性,他几乎要动手打乔治,并威胁他说:“你能不能象个大人一样说话?”(101)最后他驱赶乔治:“陕给我离开,乔治!”(113)
父神幻象给克里斯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但是作为儿子,他并不是完全无辜的受害者。事实上,父子关系包括一系列动态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子是互相影响的。剧中的情况表明,儿子无意识地维护了父神幻象。儿子的期望和崇拜为父亲的父神幻象提供了支持。克里斯的话“我向来以为你比人家更好”(125)表明了他对父亲的期望和崇拜。而科勒的话“这仗还不都是为你打的!”(69)则表明父亲对于父道理想的追求与儿子的期望和崇拜是相辅相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森托拉指出:“克里斯因为迷信理想父亲的神话,使他的父亲超越凡人的谎言得到延续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