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套装上中下册)(唐浩明文集)

分類: 图书,小说,中国,当代小说,中长篇小说,历史小说,
品牌: 唐浩明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1415 页
·出版日期:2002年
·ISBN:7020065732/9787020065738
·条形码:978702006573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唐浩明文集
·套装数量:3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当官要读《曾国藩》(套装上中下册),经商要读《胡雪岩》。”曾国藩是对中国近代史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物,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当代历史忽略。著名的曾国藩研究者唐浩明先生,掌握大量珍贵史料,他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全面地刻画了曾国藩的文韬武略进退宠辱、人生态度、人格学养。处世哲学、治军威权、行政手腕。把-个活生生的历史和文学形象,重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唐浩明,又名邓云生,1970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前身),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华中师大前身)研究生部,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岳麓书社从事编辑工作。先后任过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现任总编辑。近20年的编辑生涯中,主要从事湖南地方文献的整理编辑工作。 编辑出版的主要图书有:《曾国藩全集》、《胡林翼集》、《20世纪湖南文史资料文库》、《商用二十五史》,长篇历史小说《清宫艳》系列,《彭玉麟集》等。先后被评选为:全国首届中青年编辑、中国书业界十大新闻人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南省首届优秀出版专家。主要兼职有: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南文史工作委员会副会长、湘潭大学及湖南商学院客座教授等。
编辑推荐《曾国藩》(套装上中下册)曾国藩无疑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毛泽东对友人黎锦熙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然而,近世国人中也有斥曾文正为元凶、伪君子、汉之不肖子孙的,最后又给他戴上了“汉奸、卖国贼、刽子手”三顶铁帽子。为何其反差如此之大?就让我们一道推开锈迹斑斑的历史铁门,走进一百五十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时空隧道吧!
目录
上卷目录
第一章 奔丧遇险
一 湘乡曾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二 波涛汹涌的洞庭湖中,杨载福只身救排
三 摆棋摊子的康福
四 康家围棋子的不凡来历
五 喜得一人才
六 把这个清妖头押到长沙去砍了
七 哭倒在母亲的灵柩旁
八 蟒蛇精投胎的传说
九 刺客原来是康福的胞弟
第二章 长沙激战
一 城隍菩萨守南门
二 康禄最先登上城墙
三 今日周亚夫
四 欧阳兆熊东山评左诗
五 计赚左宗棠
六 巡抚衙门里的鸿门宴
七 药王庙里出了前明的传国玉玺
八 左宗棠荐贤
第三章 墨经出山
一 谢绝了张亮基的邀请
二 世无艰难,何来人杰
三 接到严惩岳州失守的圣旨,张亮基晕死在签押房里
四 陈敷游说荷叶塘,给大丧中的曾府带来融融喜气
五 郭嵩焘剖析利害,密谋对策,促使曾国藩墨经出山
第四章 天王定都
一 江宁失守,洪秀全称王
二 天王开国的三件事:定都、朝拜、开科取士
三 东王揽权,翼王献策
第五章 初办团练
一 乱世须用重典
二 曾剃头
三 宁愿错杀一百个秀才,也不放过一个衣冠败类
四 鲍超卖妻
五 拿长沙协副将清德开刀
六 大闹火宫殿
七 停尸审案局
八 逗走衡州城
第六章 衡州练勇
第七章 靖港惨败
第八章 攻取武昌
第九章 田镇大捷
中卷目录
第一章 进军皖中
一 丑道人给曾国藩谈医道:岐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
二 曾国藩细细地品味《道德经》《南华经》,终于大彻大悟
三 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四 巴河舟中,曾国藩向湘军将领密授进军皖中之计
五 东王显灵
六 七千湘勇葬身三河镇
七 曾国华死而复生,不得已投奔大哥给他指引的归宿
八 李鸿章给恩师献上皖省八府五州详图
第二章 总督两江
一 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二 江南大营溃败后,左宗棠乘时而起
三 想起历史上的权臣手腕,曾国藩不给肃顺写信感恩
四 定下西面进攻的制胜之策
五 纹枰对弈,康福赢了韦俊
六 施七爹坏了总督大人的兴头
七 李元度丢失徽州府
第三章 强围安庆
第四章 、大变之中
第五章 幕府才盛
第六章 天京大火
第七章 审汛忠王
第八章 殊荣奇忧
下卷目录
第一章 裁撤湘军
一 养心殿后阁里的叔嫂密谋
二 官文亲到江宁追查哥老会
三男爵的座船在九江被查封
四 江湖窃贼泄露了僧格林沁的军事部署
五 借韦俊之头强行撤军
六 英雄不可自剪羽翼
七 恭亲王东山再起
第二章 整饬两江
一 甲子科江南乡试终于正常举行
二 落选士子薛福成上了一道治理两江万言书
三 上治理两江条陈的美少年原来是故人之子
四 践诺开办金陵书局
五 两张告示,三四万两银子就进了海州运判的腰包
六 侯门娇姑爷被裕家派人绑了票
七 看到另一本账簿,曾国藩不得不让步了
八 彭玉麟焦山还愿
九 慧明法师的启示
十 联合七省总督支持长江水师改制
第三章 三辞江督
二 炮声为北征大壮行色,惊死了统帅惟一的小外利、
三 国宝被陈国瑞抢去
四软硬兼施制服了骄兵悍将
五 把捻战胜负押在河防之策上
六 叩谒嘉祥宗圣祖庙
七 武昌城里,巡抚和总督大开内战
八 若许当初亲骑射,河淮处处是高楼
第四章 名毁津门
一 灵谷寺内,曾国藩传授古文秘诀
二 堂堂大清王朝,竟好比一座百年贾府
三 初次陛见太后皇上,曾国藩大失所望
四 终生荣耀到达极点的一天
五 火烧望海楼教堂
六 给儿子留下了遗嘱
七 轿队被拦在天津城外
八 老朽眩晕病发作了,恕不能奉陪
九 关帝庙忽然闹起鬼来
十 委曲求全
十一 外惭清议,内疚神明
十二 萃六州之铁,不能铸此一错
第五章 马案疑云
一 慈禧太后对马案的态度微妙
二 张文祥校场刺马
三 江宁市民嘴里的马案离奇古怪
四 曾国藩审张文祥,用的是另一种方法
五 张文祥招供
六 马案又起迷雾
第六章 东下巡视
一 水师守备栽在扬州媒婆的手里
二 英国传教士傅兰雅送了一件时髦礼物
三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四一个划时代的建议
第七章 黑雨滂沱
……[看更多目录]
文摘五天后,湖广总督官文接到了慈禧的密谕,新近荣封伯爵的满洲大学士心里得意。他出身于世代特权阶层,有着浓厚的门第偏见。这些年来,他眼睁睁地看着先前卑微低贱的汉族穷书生、种田佬,一个个爬了上来,占据高位,心里很不是味道。出于这种心理,胡林翼任鄂抚初期,他常常掣肘。后来,精明的胡林翼为了大局,不得不卑容谦辞,处处让他,又玩起夫人外交的手腕,才维持住武昌城内督抚相安的和局。也同样出于这种心理,当李续宾、曾国华在三河被围的时候,他不但不发兵救援,反而加以奚落,结果害得湘军精锐大损。江宁攻克后,虽然晋封伯爵,但看到曾国藩封侯爵,曾国荃、李鸿章都封伯爵,他心里不舒服。尤其是不久前左宗棠也封了伯爵,他更气恼。他与左宗棠由樊燮一案结下的宿怨,并没有因左后来的战功突出而淡化,反而妒火中烧,愈煽愈烈。现在,皇太后密谕他去办一件打击汉人的大事,他如何不喜从中来,踊跃前往!
官文和府里的幕僚们议出了一个完美无缺的计划。于是,几个足智多谋的幕僚和有鸡鸣狗盗之技的侠士,乘坐一条火轮向下游驶去。火轮在离下关码头二十里远的绶带洲停下来。这里有一座庙宇,名叫先觉寺,是南朝刘宋时期建造的,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太平天国不信佛教,故这些年寺院冷清。寺里有十多间空房,住持见有远客来临,忙收拾五间干净的房子,让这一班人住下。
寺里的和尚们不知道这班人是什么身份,只见他们气概不俗,吃得好,又舍得多给房钱,料定是有钱的富商,招待得十分殷勤。夜里,侠士们换上青衣黑帽夜行服,潜入吉字大营的各个军营中,偷偷地从营官房里将该营花名册盗出,然后趁着天未亮回到先觉寺。白天,幕僚们关上房门,从每本花名册中抄出二三十、四五十不等的人名来,连同他们的籍贯、年龄、任职等情况都抄下。抄好后,这本花名册又在当天夜晚被送回原处。这样,在先觉寺住了三天三夜的督署幕僚们,已经从吉字大营中的节字营、信字营、焕字营等十多个军营的花名册上,抄下四百多名湘军官勇的名单及简历。第四天中午,官文亲自坐上豪华的英国造小火轮,风驰电掣般地来到绶带洲,将这一班人带上船,急速开到下关码头,上岸后坐进临时雇的轿子,来到由原侍王府改建的两江总督衙门。
当衙役将写着“文华殿大学士湖广总督一等伯官文”的名刺递上的时候,正在签押房批阅文件的曾国藩大吃一惊:这个一向十分讲究排场体面的满洲大员,怎么没有事先打个招呼,便直接投衙门而来?再说,官文此时来到江宁,又意欲何为呢?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