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商业中国.第一卷—觉醒的时代
分類: 图书,经济,贸易经济,国内贸易,中国内贸,
品牌: 俞雷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26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8613961/9787508613963
·条形码:978750861396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千百年来,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一直有独立地、整体叙述国家进步的志趣和能力,所谓“孔子作《春秋》,使乱臣贼子惧”,史家的风骨、视野和对历史本真的留存,成为中国记忆的一个重要部件。不过,自1644年明亡清兴之后的300多年里,除了顾炎武等极少数人,文人被“小学”彻底捆死,日日苟营于经学金石校勘的“乾嘉学问”之中。一直到“五四”一代,终于又出现了梁启超、胡适、钱穆等大家,开始以整体叙述的方式重新描述中国,他们还引入西方知识,发现了新的研究方式,那就是胡适、傅斯年等人所谓的“四新”——“新材料、新办法、新领域和新问题”。不过,由于身处乱世,他们的很多著作都是以讲义稿的方式草草地流传下来。这一传统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再次失传。
确切地说,一直到商业盛世的今天,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终于重新唤起了这样的勇气和抱负,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整体叙述中国”将成为一个复兴的文化现象。
俞雷的这部《追寻商业中国》,就是这股新史家创作潮流中的一个显例,他试图以编年体的方式重新整体叙述过去30年的中国商业进步。
作者简介俞雷是一位有着十多年管理经验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和著名的营销专家,曾任职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在业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俞雷同时也是一位知名的财经作家,曾为FT中文网、《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财经媒体撰写专栏。他出版的主要作品有《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2002年,与陈宁合著)、《逃离外企》(2006年)、《公司名利场》(2007年)。
编辑推荐一个现代化的商业中国,是历史所选择的必然结果,但中国商业的前景如何,该向哪里去,知史明世,唯有了解中国商业的历史,方能看透经济迷雾背后的真正未来。
目录
推荐序 一
推荐序 二
自序
1987年 破晓的黎明
黎明前的躁动
“一团火”精神
悄然变化的南京路
1979年 30岁的中国
服务业起步
广告来了
物价和分销体系
30岁的中国
1980年 现实主义
个体户
自由市场营销之初
1981年 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崔秀芝和蝙蝠电扇
咨询业之初
承包潮起
电视机时代
1982年 困顿与发展
个体户的困顿
义乌和汉正街
大碗茶传奇
从采购、批发到市场销售
1983年 “中国式的”
改革者
邓汉光与南方大厦
合资企业
特区
1984年 商品经济
健力宝启程
走向“神坛”的步鑫生
“苦主”牟其中
1985年 星星之火
成长中的家电企业
万宝事件
乡镇企业
又一个“明星”
1986年 理想与现实
马丁·波斯特和上海大众
李秀森和“横向经济联合体”对模式的探索
1987年 时代的英雄
火烧温州鞋和假冒伪劣产品、倒爷的盛行
北京啤酒问题调查
营销在进步
广告在进步
时代的英雄
1988年 峻岭与深谷之间
物价与通货膨胀
回扣风
峻岭与深谷之间
中关村的“泥饭碗”
1989年 相信未来
最后一个夏天
初露锋芒
钱柏川案
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首先,我必须对俞雷的这次努力表示敬意。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愿意沉下心来,日日浸淫于史料之中,反复求证,剑及履及,这是需要极大的耐力和勇气的。作为他的一个同行者,我几乎能够体味到这其中的所有艰辛与寂寞。俞雷的工作聚焦于商业——如果更精准地说,是以市场营销模式及理念的演进为基本线索,以大量的细节构成了中国变革的长卷。他的文字清新流畅,很给人以阅读的快感,作为“蓝狮子”的出版人,我曾经出过俞雷之前的两部作品,而《追寻商业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提高。
其次,在通读书稿之后,我又必须说,俞雷在史料的挖掘和梳理上的确做出二个顾客买什么,同时和第三个顾客打好招呼,做好准备。这种做法的确十分超前,若干年后中国营销开始“终端大战”后,大多数专柜售货人员所受的服务训练也与此没有多大区别。哪怕是最讲究品牌的欧莱雅、宝洁、迪奥的化妆品专柜,它们的专柜小姐也大多如此接受培训。
张秉贵的徒弟卢秀岩后来回忆说:张师傅在问、拿、称、包、算、收六个环节上不断摸索,接待一个顾客的时间从3~4分钟减为1分钟。他还注意研究顾客的不同爱好和购买动机,揣摩他们的心理。张秉贵师傅不仅技术过硬,而且注重仪表,天天服装整洁,容光焕发。他认为,“站柜台就得有个干净利落的精神劲儿,顾客见了才会高兴地买我们的东西。特别是我们卖食品的,如果不干不净,顾客就先倒了胃口,谁还会再买我们的东西啊!”
张秉贵经过多年的柜台实践,也总结出了柜台服务经的“五个劲”:站柜台的精神劲、服务态度的热情劲、售货中的迅速劲、始终如一的持久劲、坚持不懈的虚心学习劲;“十个字”: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四个一样”:买与不买一个样、买多买少一个样、生人熟人一个样、本市外埠一个样。这种服务水准就算现在看来,也是一流的。
今天我们只能揣测是某种“革命精神”在激励着张秉贵坚持这么做。卢秀岩进入百货大楼糖果柜台的时候,张秉贵已经50多岁了,体力大不如前,但他一进入柜台,就像战士进入了阵地,精神抖擞,马上进入状态。张秉贵从清晨开门接待第一个顾客,到晚上送走最后一个顾客,自始至终都能春风满面、笑容可掬。但每天下班后开总结会时,卢秀岩却总会看到他的师傅走路已经一步一挪、步伐僵硬了。
在张秉贵的妻子崔秀萍看来,在单位里是“一团火”的张秉贵在家里却是“一摊泥”,每天都累得不行,回到家里就一动也不想动了。
“服
……[看更多书摘]
后记写完《追寻商业中国》第一卷的初稿是2008年10月9日凌晨一点,脑子依然兴奋着。妻早已睡下,她正怀着我们即将出世的孩子。一时间,完成这第一卷二十多万文字的喜悦,竟无人分享。原本想开车出去,在凌晨的杭州飞驰,却又忽然感到满是疲惫。从创意到写完第一卷,三年半过去了。
在2004年年底的时候,我给上海的《东方早报》写过一篇年终特稿《营销2004,充满变数的一年》,这虽然是篇急就章,却也回顾了在过去一年中中国商业的变化,写了整整两大版面一万余字,这是我有史以来给报纸写得最多的一次。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是稍有些成就感的,毕竟在我笔下,一年的商业和营销变化的轮廓算是有了。
但这个“成就感”不久就变成了一种困扰,而且这种困扰愈来愈强烈。中国的商业是怎么来的?中国的营销是怎么来的?我们经历了何种变迁才有今天商业社会的模样?这种“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困扰促使我思考,也促使我在2005年的上半年终于下定决心,要写一本有关中国商业和营销历史的书籍。
这个计划最早受到史景迁先生《追寻现代中国》的影响,我打算从晚清一直写到2008年。但问题在于晚清和民国部分的历史资料相当不足,再加上我并非专业作家或媒体人士,最终只得放弃。但为了这个计划,我还是阅读了大量晚清和民国的史料,甚至也读完了史景迁先生所有中文版的书籍(这些也包括了史景迁著作的所有繁体字译本)。直到2006年上半年,我决定把时间聚焦在1978-2008这30年里,这是中国商业发展最快的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