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2010)(考研英语复习笔记)

分類: 图书,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阅读与完型填空,
品牌: 张戈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码:27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307063522/9787307063525
·条形码:978730706352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
·丛书名:考研英语复习笔记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阅读理解(2010)》是2010新东方考研英语复习笔记之一。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把从1994年到2007年14年来的280道阅读题目分成十种类型,分别从考试要求、题干标志和答题技巧方面进行总结。 第二部分为历年真题中的阅读文章的详细分析。每篇文章之后会给学生指出本篇必须掌握的词汇。题型分析和答案精解应该是《阅读理解(2010)》最重要的部分了,考生必须理解每种题型的命题特征,以及给出的答案来源。其实选择哪个选项才正确倒不是最关键的,关键在于弄清正确因为什么正确、错误答案因为什么错误,最终才能真正掌握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答案的特征。
作者简介张戈,武汉新东方青少年道德教育与权益保护研究中心主任,考研英语阅读首席主讲,武汉大学法律硕士。荣获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年度优秀教师及酋度颁发的社会责任奖,GRE、TOEFL高分获得者,国外多家名校授予OFFER,美国著名的沃顿商学院还给予奖学金。但是他同时放弃了留校保研和出国深造的机会,投身新东方,献身教育事业。大学读书时曾任校学生会主席的他,发挥其语言天分,以其深厚的功底、真诚的态度和不凡的经历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他传授的考研英语阅读的十大题型和考试原则给在黑暗中摸索的学生带来了光明。他最喜欢的一句话:自信,已经成功了一半。
编辑推荐《阅读理解(2010)》特点:考研英语名师倾力之作,新东方高级副总裁陈向东博士竭力推荐并亲自作序。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十大题型分析
第三节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考试原则分析
第二章 历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第一节 199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理解分析
第二节 199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理解分析
第三节 199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理解分析
第四节 199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理解分析
第五节 199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理解分析
第六节 199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理解分析
第七节 200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理解分析
第八节 200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理解分析
第九节 200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理解分析
第十节 200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理解分析
第十一节 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理解分析
第十二节 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理解分析
第十三节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理解分析
第十四节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理解分析
第十五节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理解分析
附: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部分
……[看更多目录]
序言每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前两个月,新东方都会组织考研名师进行全国性的考前冲刺免费串讲活动,希望能够对每年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百万学子有所帮助。2007年12月8日下午,我在北京新东方学校水木清华校区检查工作时,碰到了前来参加集团组织的2008年度新东方“走向未来”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前冲刺大串讲活动的张戈。寒暄几句之后,张戈突然问及能否向我提个请求。我随即回答说只要是我能够做的,我肯定会尽力帮助。张戈和武汉新东方学校的几位同事用了几年的时间,准备编辑出版一套能够对考研学子复习备考有所帮助的英语学习用书,他们希望我能够为这套书写个序。
说起来,这套书的几位作者,张戈、童玲、刘畅和吴卫平,我都非常熟悉。人的一生有无数记忆,有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有些则不会。好比我与他们四人之间的往事,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
童玲和张戈是当年我创建武汉新东方学校时招到麾下的第一批天才般的教师。童玲在武汉大学任教,并在当时武汉的国内考试培训领域享有很高的声望,是现任武汉新东方学校校长李杜极力荐举的才女。只一面,就知大家为何称她为“女侠”了,英姿飒爽,为人率真。
张戈来应聘的时候虽然大学刚刚毕业,但在大学里他是学生会主席,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做了几年的教师,富有激情,活力十足。第一次面试的时候他风尘仆仆地从外地赶到武汉,大嗓门,不拘谨,极有做事的欲望和冲动,我非常喜欢,印象颇深。
刘畅和吴卫平,应该属于武汉新东方新生代的教师代表,年龄不大,经验不浅,凭借厚实的知识积累和认真踏实的教学态度,在新东方的层层招聘试讲中脱颖而出,短短几年,竟都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名师。
六年时间转眼即逝,如今,他们四位,已经成为武汉新东方最优秀的考研教师代表。童玲的率真,张戈的豪爽,刘畅的内敛,吴卫平的细致,使他们受到武汉几十万名大学生的追捧。童玲和张戈几乎每年都要参加集团举办的全国考研大串讲活动,受到了全国考研学子的喜欢和认可。甚至可以说,在整个中国的考研培训界,他们这个组合也肯定能够荣登于最闪亮的团队之一。
文摘插图: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得真题者得天下”是每一位考研英语胜利者的经验之谈,对于从每年春季开始着手准备考研的学生而言,最关键就是从历年真题人手。放弃或者减轻了对真题的复习,这是战术上的失误,那么如何帮助考生利用真题的复习登上考研的最高峰,以下三项任务就是每个学生复习的着手点,也是本书的特色所在。
任务一:阅读真题当中的所有单词必须熟记熟背
在考研大纲中规定的5500个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词组是考生必须掌握的,但是考生发现大纲中规定的词汇是没有中文释义的,那就意味着该词的所有中文释义均是考生应该掌握的。只背词汇书的话,考生的整体感觉是背了之后还是会忘记。因此我历年都是建议考生重点掌握真题词汇,因为在大纲的阅读部分中规定“考生应能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3%)”。从这点规定中不难看出,考过的所有阅读文章里面的词汇,基本上全是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词汇。考生手头上拥有的14年的真题单词可以包含我们大纲中90%左右的词汇,而且单词放在文章当中更容易掌握,所以我会在每篇文章之后,重点讲解文中需要考生记忆掌握的核心考研单词。
例如阅读当中考过很多次的while这个单词,大写表示“尽管”,小写表示“然而”,但是单词书上的“当”这个首选释义却是很生僻,只有掌握了while在真题中的意思才能合适运用阅读中的转折原则。还有2000年真题的第二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七个表示“下降”和“下滑”意义的单词和词组,可是没有一个单词或者词组在字典中有“下降”和“下滑”的释义(e.g.:narrow,shrink,etc.)。像上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我建议考生(尤其是单词基础不好的考生)在真题复习时把文章中不认识、不熟悉和高频单词抄出来,作为重点掌握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