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笔记(第2版)(中医学笔记系列丛书)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临床学,针灸,
品牌: 图娅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23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030242457
·条形码:9787030242457
·包装版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医学笔记系列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针灸学笔记(第2版)》是《中医学笔记系列丛书(第2版)》的一本,结构概括为“两栏六框”。①板书与教案栏:针对现行中医各种考试参照教材不一的情况,《针灸学笔记(第2版)》与近20年来现行最新规划教材《针灸学》相配套,综合浓缩教材精华,省去记录及相互参照时间,使学习效率倍增;②测试与考研栏:采众多中医院校针灸学考研真题、期中期末试题题库和历年中医执业医师真题,迅速提高考研应试技能,帮助成就高分理想;③考研导引框:介绍国内中医部分重点院校针灸学科情况,帮助指引考研方向;④医家精要框:介绍国内中医院士及著名医家学术特色,高效指导考研方向;⑤现代应用框:介绍国内现今针灸方面有代表性的应用技术;⑥最新进展框:介绍国内针灸最新研究进展,开拓学生的思路;⑦轻松一刻框:精选中外幽默笑话,激活麻痹和沉默的神经;⑧随想心得框:留给您的私人空间,边学边想边记,真正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针灸学笔记(第2版)》是各大、中专中医院校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记忆及应考的必备书,同时也可作为中医院校老师备课和教学的参考书,还可供广大中医考研及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者复习参考。
编辑推荐《针灸学笔记(第2版)》共分为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三部分。以现行最新规划教材《针灸学》为基础,同时结合以往普通高等中医药类针灸专业规划教材内容,做了全面的整理,提炼精华,使考研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针灸学笔记(第2版)》不仅仅适合于考研,同时也是针灸专业学生、中医学本科生、自考学生及中医针灸爱好者系统学习针灸专业知识,应对各种考试的必备书。
【板书与教案栏=你的百会金钥匙】:如影随形配规划,听课复习精华赏;【测试与考研栏=你的高分开道散】:毕业考研都通过,金榜题名在考场;【锦囊妙记框=你的招牌小针刀】:歌诀打油顺口溜,考试路上轻松走;【开心一刻框一你的合欢忘忧草】:都说学医太枯燥,闲时能笑还得笑;【考研导引框一你的学海指南针】:把握考研新动态,从此不做迷途羊;【医家精要框=你的进步推进器】华扁为师释疑难,师从古训意深长;【随想心得框=你的体会如至宝】:边学边想效率高,迟早都能用得着。
目录
第一部分 经络腧穴学
第一章 经络概述
第一节 经络系统概貌
第二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第三节 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腧穴概述
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 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
第三节 特定穴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第三章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太阴经络
第二节 手太阴腧穴
第四章 手阳明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阳明经络
第二节 手阳明腧穴
第五章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阳明经络
第二节 足阳明腧穴
第六章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太阴经络
第二节 足太阴腧穴
第七章 手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少阴经络
第二节 手少阴腧穴
第八章 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太阳经络
第二节 手太阳腧穴
第九章 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太阳经络
第二节 足太阳腧穴
第十章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少阴经络
第二节 足少阴腧穴
第十一章 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厥阴经络
第二节 手厥阴腧穴
第十二章 手少阳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少阳经络
第二节 手少阳腧穴
第十三章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少阳经络
第二节 足少阳腧穴
第十四章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厥阴经络
第二节 足厥阴腧穴
第十五章 奇经八脉
第一节 督脉
第二节 任脉
第三节 冲脉
第四节 带脉
第五节 阳跷、阴跷脉
第六节 阳维、阴维脉
第十六章 奇穴
第二部分 刺法灸法学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刺法灸法学概述
第二节 刺法灸法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第二章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第一节 毫针的结构、规格、检查、保养
第二节 毫针刺法的练习
第三节 针刺前的准备
第四节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第三章 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临床常用刺法
第二节 针刺异常情况
第四章 针刺得气和相关技法
第一节 治神法和针刺得气
第二节 辅助针刺手法
第五章 针刺补泻及补泻手法
第一节 针刺补泻
第二节 针刺补泻手法
第三节 针刺补泻和手法轻重
第六章 灸法和拔罐法
第一节 艾灸法
第二节 拔罐法
第七章 耳针、头皮针
第一节 耳针法
第二节 头皮针法
第八章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电针、穴位注射法
第一节 三棱针法
第二节 皮肤针法
第三节 皮内针法
第四节 火针法
第五节 芒针法
第六节 电针法
第七节 穴位注射法
第八节 腧穴敷贴法
第三部分 针灸治疗学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针灸治疗作用
第二章 针灸治疗原则
第三章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纲要
第四章 针灸配穴处方
第五章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内科病证
第一节 痹证
第二节 腰痛
第三节 坐骨神经痛
第四节 痿证
第五节 中风
第六节 面瘫
第七节 三叉神经痛
第八节 头痛
第九节 眩晕
第十节 失眠
第十一节 震颤麻痹
第十二节 感冒
第十三节 咳嗽
第四节 胃痛
第五节 腹痛
第十六节 泄泻
第十七节 便秘
第十八节 癃闭
第十九节 单纯性肥胖症
第二章 儿科病证
第一节 急惊风
第二节 厌食
第三节 疳证
第四节 遗尿
第五节 脑瘫
第三章 妇科病证
第一节 痛经
第二节 胎位不正
第三节 子宫脱垂
第四章 外科病证
第一节 疔疮
第二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三节 乳腺炎
第四节 丹毒
第五节 痔疮
第五章 骨伤科病证
第一节 扭伤
第二节 落枕
第三节 颈椎病
第四节 肩关节周围炎
第五节 外伤性截瘫
第六章 皮肤科病证
第一节 神经性皮炎
第二节 皮肤瘙痒证
第三节 荨麻疹
第四节 湿疹
第五节 痤疮
第六节 带状疱疹
第七章 五官科病证
第一节 目赤肿痛
第二节 麦粒肿
第三节 近视
第四节 耳鸣、耳聋
第五节 牙痛
第六节 咽喉肿痛
第八章 急性病证
第一节 高热
第二节 中暑
第三节 抽搐
第四节 昏厥
第五节 心绞痛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