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破三春:别样晚唐史

分類: 图书,历史,中国史,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隋唐五代十国,
品牌: 陈力舟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27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224087645/9787224087642
·条形码:978722408764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读破三春:别样晚唐史》作者把三个春天联系在一起,以这种别致的安排提供了一个答案。为了交代历史和地理背景,作者还铺陈了长安的美丽和此前两百年风云变幻,结合那三个春天,演绎出“恢弘的一段家国演义”。
公元820年春,一个皇帝死了。公元821年春,一起科举舞弊案被揭露。公元822年春,发生了几起规模不大的叛乱。
对绝大多数读者来说,晚唐是神秘而略带颓废的年代。那三个春天更是遥远而陌生,好象没什么可说的。可作者以三个春天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核心,抽丝剥茧地引导读者探索唐宪宗死因的几种可能,然后将舞弊案和叛乱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历史上最华丽的王朝是如何华丽地走向死亡?
作者简介陈力舟,1976年7月出生。毕业于厦门大学法学院。现为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
编辑推荐《读破三春:别样晚唐史》的文字不拘泥于古代史籍,一面吸收学术新成果,一面引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神话、鬼话,乃至《麦克白》这样的西方正典,力图以更宏大、更通透的视野,来观察一千年前的人和事。全书用词典雅、句法考究、文字浓艳,迥然不同于目前历史写作中流行的“水煮历史”、无厘头写法,作者以大散文的手法书写历史,使得纸面上“渐渐地,浮现出一个人歌人哭、不死不休的绮丽晚唐”。
元和十五年早春到长庆二年暮春,破译了深藏三春的密码,也就读懂了晚唐……甚至所有的岁月。
目录
长安——为故事搭建起一个舞台
第一篇 曾经的春天
第一章 我从何处来——李氏家族的创世神话
第二章 穿过玄武门——前半截唐史
第三章 王气与英雄气——从河北胡化到藩镇割据
第四章 深宫蛇影——阉人是如何成为问题的
第二篇 转瞬消失的又一春
第五章 在细雨中呼喊——元和中兴始末
第三篇 元和十五年春
引子
第六章 道人柳泌——元和宫变是一桩中毒事件
第七章 化身淫妇的天子——元和宫变是一次阉人弑君
第八章 《满床笏》的续集《麦克白》——元和宫变是一场家变
第九章 像野枭那样沉默——元和富变的第六种诠释
第四篇 长庆元年春
引子
第十章 青云得路——唐代科举之弊
第十一章 鸟散余落花——长庆贡举舞弊案
第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贡举舞弊案的党争背景
第十三章 一双翻云覆雨手——长庆贡举舞弊案后党争的恶性
发展
第五篇 长庆二年春
引子
第十四章 谁是主人谁是客——卢龙复叛始末
第十五章 读《鬼谷予》的阿布思人——成德复叛始末
第十六章 长庆二年春——藩镇复叛的风潮
尾声·读破三春
……[看更多目录]
文摘长安——为故事搭建起一个舞台
《世说新语》讲述过一个故事,当时偏安东南的晋元帝问他的孩子,也就是后来的晋明帝:日远还是长安远?
坐在他膝头的孩子伶俐地回答:日远,因为有人从长安来,却从未听说有人从日边来。
晋元帝听后非常惊讶。在第二天的宴会上,他当着群臣的面把同样的问题又问了一遍。
不曾想,这一次孩子告诉他:日近。
父亲诧异地问:你的回答怎么与昨日不同?
孩子笑着说:“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这是我小时候听到的故事。一个不发生在长安的故事,使我第一次听说了长安。从此,我把长安和天上的太阳联系在一起。“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印象中,不管是日近长安远还是日远长安近,长安从来都是和骄阳而非明月共存于一个语境之中。灿烂阳光,可以将一切的虚构化为真实。在长安阳光的照耀下,想象、理想和信念一类抽象的东西,刹那间变为“双阙烟云遥霭霭,五衢车马乱纷纷”的视图、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诗人和侠客,转变为真实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提到盛世、提到开放,提到一切美好和盛大的场景与时刻时,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那座长安城,想起岑参的《忆长安曲》:“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没有“的的”的马蹄,我的书卷和想象,带我去我想去的地方——
前直子午谷,后枕龙首塬,左临浐灞,右抵沣水,东西一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一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
西汉丞相萧何以九条大街为经纬,在龙首塬北边铺开了壮丽的汉长安。城南如南斗,城北如北斗,世称“斗城”。几百年后,星斗般灿烂的汉长安只留下“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可当年模仿天体的想象力依然还在。大师宇文恺选择龙首塬之南,来营造一座属于苍穹的城。他占星揆日、卜食相土,还参考了宏伟的洛阳和邺都南城,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次年三月,春暖花开,隋文帝带着臣民,迁入新长安(当时称大兴城)。
九个月时间建造起来的都城给了我们四百年风云变幻的历史,还有一千多年时间,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演绎一段不朽的传奇。可无论如何,你都不能说,你能将长安这段传奇演绎到淋漓尽致。你甚至永远读不懂它。
隋文帝的儿子隋炀帝就读不懂长安。他不知道,长安对他和他的王朝来说有多重要。
左有崤山、函谷关之险,右有关陇、巴蜀之固,长安所在的关中自古为四塞之地,号称金汤之固。当时,流传着“得关中者得天下”的说法。长安重要,绝不仅仅是它表里山河、金城千里。西魏的宇文泰模仿拓跋鲜卑的八部制度,自上而下设置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