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课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综合,
品牌: 席慕容
基本信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页码:39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6345870/9787506345873
·条形码:978750634587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蒙文课》讲述了:席慕蓉的诗,澄明热烈,真挚动人。台湾诗评名家萧萧称许她的风格是“似水柔情,精金意志”。她的诗作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除了在华文世界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之外,也被译成多国文字,英文及日文的单行本都已出版发行。
近二十年来,席慕蓉更以“原乡书写”确立了她在散文上的独特风格,学界认为她这些作品甚至有文化学上的特殊价值,影响非凡。
作家出版社同时推出《追寻梦土》与《蒙文课》两本散文集,是席慕蓉以多年在蒙古高原上的长途跋涉所谱成的追寻之歌。似水柔情仍在,精金意志更坚,值得向读者郑重推荐。
作者简介席慕蓉,祖籍内蒙古,出生在四川,童年在香港度过,成长在台湾。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后,赴比利时深造。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1968年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及1987年台湾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 曾在国内外举行十余次个人画展。出版有诗集、画册、散文集及选本等五十余种。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油画及素描专职教授。现为专业画家,并为内蒙古大学、南开大学、宁夏大学、南通工学院及呼伦贝尔学院五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亦是鄂温克族与鄂伦春族的荣誉公民。
编辑推荐《蒙文课》为其散文作品集,共收作品76篇,分成五辑,包括:盛宴、日记、书简、芨芨草和异乡的河流。席慕蓉,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油画及素描专职教授。现为专业画家,并为内蒙古大学、南开大学、宁夏大学、南通工学院及呼伦贝尔学院五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亦是鄂温克族与鄂伦春族的荣誉公民。曾在国内外举行十余次个人画展。出版有诗集、画册、散文集及选本等五十余种。金色的马鞍搭在四岁云青马的背上现在出发也许不算太晚吧我要去寻找幸福的草原寻找那深藏在山林中的从不止息的涌泉金色的马鞍搭在五岁枣骝马的背上此刻启程应该还来得及吧我要去寻找知心的友人寻找那漂泊在尘世间的永不失望的灵魂阿拉腾鄂莫勒让骏马欢喜向前飞奔阿拉腾鄂莫勒带我们奔向光明前程
目录
蒙文课——代序1
辑一 盛宴
夏天的夜晚4
盛宴6
当赤鹿奔过绿野8
萨拉乌素河11
乌兰哈达13
青铜时代16
解谜人19
阿尔泰语系民族26
化铁熔山29
额尔古纳母亲河31
母语33
发菜36
小孤山39
无题41
口传的经典43
冬天的长夜46
喀尔玛克48
关于“离散”51
渡海54
初遇57
星祭59
版权所有61
眼中有火,脸上有光64
那夜月光明亮67
锁儿罕·失剌70
金色的塔拉74
失去的居延海77
送别80
河流的荒谬剧82
狐背红马86
族群的形成89
樟子松·落叶松91
白桦95
原乡的色彩97
夏日草原99
伊金霍洛与达尔哈特101
三月廿一日103
时光之河105
发现草原109
辑二 日记
二00六年七月113
辑三 书简
相思炭211
篝火213
鹰笛215
迷途218
永世的渴慕221
书写的意义225
关于“悲伤辅导”231
繁华旧梦239
无知的慈悲243
花讯249
生活·在他方253
宁静的巨大257
曼德拉山岩画263
辑四 芨芨草
新疆北鲵271
琉璃的旷原273
高原魂魄277
荒野279
梦中戈壁281
非写生283
再生林285
往昔289
年少的我291
巴丹吉林沙漠295
戈壁行走297
对照集300
童年物件305
热水塘311
天穹低处尽吾乡315
长路迢遥321
札阑丁325
芨芨草331
走马337
三匹狼343
金色的马鞍349
辑五 异乡的河流
玛利亚·索359
异乡的河流375
……[看更多目录]
序言去上蒙文课。
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在灯下,才刚写了上面这两行,忽觉悚然。这样简短的两行字,这样简单的事实,如果是发生在六岁那年,是极为欢喜的大事,也值得父母大书特书,把这一天定为孩子启蒙的纪念日。
可是,如果是发生在孩子已经六十多岁的这一年,父母都已逝去,她一个人在灯下,在日记本里郑重地写下这两行字的时候,还值得庆贺吗?
或许,还是值得庆贺的吧。
在南国的灯下,在不断滴落的热泪里,我一个人静静地自问自答。
或许,还是值得庆贺的吧。
文摘辑一 盛宴
夏天的夜晚
第一次站在蒙古高原之上的时候,只觉得苍天真如穹庐,笼盖四野,而草原上丘陵如海浪般地起伏,置身于其中,一方面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一方面却又觉得和大地如此贴近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幸福。
后来,常有在草原上赶夜路的经验。一九九四年的夏天,从大兴安岭回海拉尔,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夜行,另外一辆车落后了,我们这辆就在草原中间停了下来。我本来已经很困了,就想赖在车上睡觉,朋友却在车外声声呼唤,要我下来伸伸腿,走动走动,我只好不情不愿地下了车。
开始的时候,马达和车灯都开着,我们几个人就在车灯前的光圈里聊天,旁边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也不想去理会。
但是,久等不见车来,我们的司机就把马达停了,把灯熄了。
灯—熄,才发现就在整片黑暗的大地之上,群星灿亮!闪烁在无边无际的穹苍中,那浩瀚的天穹和我们这几个渺小的旅人的不成比例,令我惊悚屏息,真的觉得自己缩得比蝼蚁还要渺小。可是,就在同时,我的心里又充满了一种狂喜的震撼,好像是才开始真正认识了这个世界。
这震撼久久不曾消退。
有一次,在台北,与一位心仪已久的朋友初次见面,我们谈到了蒙古高原,谈话中,他忽然问我:
“快进入二十一世纪了,蒙古高原在未来的日子里,会对这个世界有些什么样的贡献和影响呢?”
虽然,我并不认为日子一定要照着这样的方式来计算,不过,在他问了这个问题之后,呼伦贝尔的黑暗大地和灿亮星空忽然都来到眼前。
那个夏天的夜晚,脚下的土地坚实而又温暖,高处的星空深邃浩瀚,是从多么久远的年代开始,这片草原就是这样承载着哺育着我们的先祖。那时万物皆有魂魄,群星引领方向,人与自然彼此敬重,彼此善待。但是,一路走来,到底有多少勇气与美德都被我们抛在身后?多少真诚与谦卑的记忆都消失了,非得要等到有一天,重新站在这片土地之上,仰望夏夜无垠的星空之时,才会猛然省悟,原来,这里就是我们的来处,是心灵深处最初最早的故乡。
所以,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在二十一世纪,我也许不能预知蒙古高原会有些什么特别巨大的贡献和影响,也许,一般人总会多往经济或者科技方面去追求,但是,我认为,蒙古高原的存在,有远比这些追求更为重要的价值。”
她的存在,让这个世界觉得心安。
她的存在,让我们知道,无论世事有多么混乱,无论人类在科技文明充斥的环境里(当然其中也包括了蒙古国的乌兰巴托或者内蒙古的呼和浩特等城市)变得多么软弱,在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