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哲学,伦理学,伦理学原理,
  品牌: 亚当·斯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65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211795X/9787802117952

·条形码:978780211795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1740年被选人牛津大学深造;1748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763年,任英国财政大臣养子的伴游导师;1778年任爱丁堡关税局长;1790年7月17日辞世。 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富论》(1776年)。前者为伦理学著作,它的出版使斯密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

译者:

谢宗林,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入学经济研究所士候选人,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常在《经济前瞻》、《东南亚经贸报导》等知名专业期刊发表沦述,泽著有《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著)、《同富沦》(亚当.斯密著)以及《不要命的自负》(哈耶克著)等。

媒体推荐温总理说:我最近常读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温家宝总理与全球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新华网,2009年2月28日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各位都很熟悉,他所著的《道德情操论》同样精彩。

——温家宝

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

——[美]197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米尔顿·弗里德曼

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人们只看到斯密在其《国富论》中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重视经济人的谋利心理和行为,强调“自利”,却相对忽略了其在《道德情操论》中所重视的社会人的伦理、心理、法律和道德情操,从而曲解、误读了亚当·斯密学说。

——[英]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阿马蒂亚·森

我们目睹了金钱欲爆发之后的种种罪恶,会感到斯密称《道德情操论》比《国富论》更基本的含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讲道德的经济。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

——著名经济学家 梁小民

斯密自己比起重视《国富论》来似乎也更重视自己的《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论》不仅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主要著作,也是他在逝世前的最后几年里竭尽全力进行修订的一本书。他在身患重病、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的情况下,对这本书进行了最重要的一次修订,这说明了伦理学在斯密心目中的地位。对于道德真理的探讨在斯密那里是贯穿始终的。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沉思录》译者 何怀宏

编辑推荐《道德情操论》为风靡西方政界、学界、商界200余年而不衰的传世经典。

目录

译者序

告读者

第一篇 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章 论合宜感

第一节 同情感

第二节 论彼此同情的快感

第三节 论通过他人的情感与我们的是否相合来评论他人的情感合宜与否的方式

第四节 续前节

第五节 论可亲与可敬的美德

第二章 论各种感情合宜的程度

引言

第一节 论源自身体的感情

第二节 论源自特殊的想象偏向或习性的感情

第三节 论不和乐的感情

第四节 论和乐的感情

第五节 论自爱的感情

第三章 论处境的顺逆对人类评论行为合宜与否的影响

第一节 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感通常比对快乐的同情感更为强烈,但悲伤的同情感通常远远不如主要当事人自然感觉到的悲伤那般强烈

第二节 论雄心壮志的根源以及地位差别

第三节 论钦佩富贵与藐视贫贱的心理倾向腐化我们的道德判断

第二篇 论功劳与过失,即论奖赏与惩罚的对象

第一章 论功过感

引言

第一节 凡是看起来当受感激的对象,似乎都该受奖赏;同样的,凡是看起来当受怨恨的对象,似乎都该受惩罚

第二节 论当受感激与怨恨的对象

第三节 如果施惠者的行为未获赞许,则受惠者的感激便很少会有人同情;相反,如果加害者的动机未受谴责,则受害者的怨恨便不会有人同情

第四节 前几节的要点重述

第五节 功过感的分析

第二章 论正义与仁慈

第一节 这两种美德的比较

第二节 论正义感、自责感,并论功劳感

第三节 论自然女神赋予心灵这种构造的效用

第三章 论运气如何影响人类对于行为功过的感觉

引言

第一节 论运气所以有这种影响的原因

第二节 论运气的这种影响的程度

第三节 论这种感觉出轨的终极原因

第三篇 论我们品评自己情感与行为的基础,并论义务感

第一节 论自许与自责的原理

第二节 论喜欢受到赞美及喜欢值得赞美;并论害怕受到谴责及害怕应受谴责

第三节 论良心的影响与权威

第四节 论自欺的性质,并论概括性规则的起源与应用

第五节 论概括性道德规则的影响与权威,以及这些规则应当被视为神的法律

第六节 在哪些情况下,义务感应当是我们唯一的行为原则,以及在哪些情况下,它应当获得其他动机的赞许

第四篇 论效用对赞许感的影响

第一节 论合用的外表赋予所有工艺品的美,并论这种美的广泛影响

第二节 论合用的外表赋予人的性格与行为的美,并论这种美在何等程度内可以被视为赞许该性格或行为的一个根本要素

第五篇 论社会习惯与时尚对道德赞许与谴责等情感的影响

第一节 论社会习惯与时尚对美丑概念的影响

第二节 论社会习惯与时尚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第六篇 论好品格

引言

第一章 论个人的性格中影响其自身幸福的那一面,或论审慎

第二章 论个人的性格中影响他人幸福的那一

引言

第一节 论自然女神按何种顺序把哪些个人托付给我们照顾

第二节 论自然女神按何种顺序把哪些社会团体托付给我们帮助

第三节 论博爱

第三章 论克己

结论

第七篇 论道德哲学体系

第一章 论道德情感的理论应该探讨的问题

第二章 论各种说明美德之性质的学说

引言

第一节 论主张美德以合宜为本的学说

第二节 论主张美德以审慎为本的学说

第三节 论主张美德以慈善为本的学说

第四节 论善恶不分的学说

第三章 论各种关于赞许之原理的学说

引言

第一节 论主张赞许之原理本于自爱的学说

第二节 论主张赞许之原理本于理性的学说

第三节 论主张赞许之原理本于感觉的学说

第四章 论不同的作者处理道德实务规则的方式

……[看更多目录]

序言《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是亚当?斯密(1723-1790)的第一本成名作。初版于1759年问世,当时他还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担任道德哲学教授,《道德情操论》便是根据他在课堂上的讲义改写而成的,后来,同一门课的讲义也孕育出他的另一本名著《国富论》①(An Inquiryinto theNature and Causes Ofthe WealthOfNations)。《道德情操论》出版后,立即大受国内外的欢迎,②后来又历经五次修订改版。第二版发行于1761年,第三版发行于1767年,第四版发行于1774年,第五版发行于1781年,第六版发行于1790年.③在这之后不久,亚当.斯密便撒手人寰。第二版的修订内容主要响应他的一些哲学研究同好的批评,澄清一些关键性的概念,特别是同情感的性质;第三、四、五版和第二版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第六版却有大幅度的增订,如作者在该版新增的《告读者》部分所言,主要的增订出现在第一篇第三章第三节(《论钦佩富贵与藐视贫贱的心理倾向腐化我们的道德判断》,全部新增),第三篇第一至第四节(主要讨论作者所谓“存在我们心中的那位公正的旁观者”或一般所谓“良心”的形塑过程与运作原理),第六篇(《论好品格》,全部新增),第七篇第四章有关义务与诚实的段落,以及把前几版中散见于全书各处有关斯多亚哲学的段落大部分整并到第七篇第二章。

文摘第一章 论合宜感

第一节 同情感

人,不管被认为是多么的自私,在他人性中显然还有一些原理,促使他关心他人的命运,使他人的幸福成为他的幸福必备的条件,尽管除了看到他人幸福他自己也觉得快乐之外,他从他人的幸福中得不到任何其他好处。属于这一类的原理,是怜悯或同情,是当我们看到他人的不幸,或当我们深刻怀想他人的不幸时,我们所感觉到的那种情绪。我们时常因为看到他人悲伤而自己也觉得悲伤,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根本不需要举出任何实例予以证明。因为这种同情的感觉,就像人性中所有其他原始的感情那样,绝非仅限于仁慈的人才感觉得到,虽然他们的这种感觉也许比其他任何人都更为敏锐强烈。即使是最残忍的恶棍,最麻木不仁的匪徒,也不至于完全没有这种感觉。

由于我们没有直接体验到他人的感觉,我们不可能知道他们有什么样的感受,除非我们设想在相同的处境下我们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即使我们的亲兄弟正在拷问台上遭受酷刑,只要我们本身还轻松自在,我们的感官便不可能使我们感受到他正在遭受什么样的痛苦。我们的感官从来没有,也绝不可能,带给我们超出我们自身以外的感受;只有透过想象,我们才能对他的感觉有所感知。而想象的机能,除非是向我们描述,倘使我们身处他的处境时,我们自己将会有的感觉外,也不可能以其他任何方式帮助我们对他的感觉有所体会。我们的想象所复制的,是我们自身的感官所感受到的感觉,不是他的感官所感受到的感觉。借由想象,我们把自己摆在他的位置,我们设想自己正在忍受所有相同的酷刑折磨,我们可以说进入他的身体,在某一程度内与他合而为一,从而对他的感觉有所体会,甚至我们自身也升起某种程度上虽然比较微弱,但也并非与他的感觉完全不相像的感觉。当我们这样对他的种种痛苦有所感知时,当我们这样接纳那些痛苦,并让那些痛苦变成我们的痛苦时,他的种种痛苦终于开始影响我们,于是我们一想到他的感觉便禁不住战栗发抖。因为,正如任何痛苦或穷困的处境都会激起悲伤的情绪那样,所以,设想或想象我们身处那样痛苦或穷困的处境,也会激起同一种情绪,其强弱视我们的想象鲜明或模糊的程度而定。

这就是我们对他人的不幸所以有同情感的根源。正是借由设想和受难者易地而处,我们才会对他的感受有所感知,他的感受也才会影响我们。这一点有许多明显的事实可以证明,如果有人认为它本身还不够明显的话。当我们看到一根棒子正对着另一个人的腿或手臂就要打下去的时候,我们会自然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