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说孩子才会听,那样听孩子才肯说

分類: 图书,特价书,其他,
品牌: 张玉辉
基本信息·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页码:25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10402492/9787510402494
·条形码:978751040249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这样说孩子才会听,那样听孩子才肯说》内容为:作为父母,你可以反思一下,你平时是否说过这样的话:当你吩咐或命令孩子做某事,孩子不愿意做或磨磨蹭蹭时。你立刻说道:“我数三个数!”当孩子兴奋地跟你谈起他的梦想时,你嘴一撇,斜着眼睛看了孩子一眼:“就你?算了吧!”孩子是个“人来疯”,当来客人,你对孩子是否当场就打骂,还是威胁道“等客人走了再收拾你”?你知道这两种方式都很糟糕吗?当孩子不听你的话,经常做错事,你是否说道:“你呀,一辈子都这样了!”面对孩子的撒泼打滚,你束手无策,只好说道:。好好好!都依你!”当发现孩子做错了事,你立刻气势汹汹地质问道:。这是谁干的?”当孩子“无理取闹”时。你不胜其烦。吼道:。再闹,再闹大老虎来把你吃了!”当孩子做错事时,你立刻怒目而视。大加惩罚;当孩子做对事时,你立刻得意忘形,大加称赞,。你真棒”、。你真乖”不离口中,你是否知道你夸错了孩子?作为父母,你的孩子是否对你说过这样的话:孩子有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可是说着说着,就来一句。不跟你说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跟你说了吗?孩子满脸忧伤地告诉你。他的心情很不好,你是怎么对待的呢?你知道孩子在跟你说话时,你该怎么听吗?你应该嘴上怎样说,心里怎么想,姿势该怎么样的吗?
编辑推荐《这样说孩子才会听,那样听孩子才肯说》介绍了: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的父母,没有不愿意说话的孩子,只有不会听话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方法和技巧的父母。
目录
第一篇 尊重是沟通的基础
第一章 蹲下身子说话——学会尊重孩子
1.放下家长的架子/003
2.做错事情要说“对不起”/007
3.学会给孩子面子/011
第二章 我家有个“人来疯”——如何在客人面前管教孩子
1.找出病症好下“药”/014
2.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打骂孩子/019
3.如何收拾“人来疯”/022
第三章 “人家心情不好呢!”——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I.尊重孩子的情绪/026
2.疏导强于打压/030
3.有效引导孩子的情绪/034
第四章 将孩子培养成自己的“粉丝”——要赢得孩子的尊重
1.凡出言,信为先/039
2.要夹对第一口菜/042
3.当好孩子的榜样/045
第二篇 与逆反孩子的沟通术
第五章 让孩子体会“自作自受”——惩罚不当会激起孩子的逆反
1.犯错是孩子的权利/051
2.说明比说教更重要/()54
3.“打一顿”解决不了问题/059
4.让孩子接受自然惩罚/1963
第六章 你的地盘你做主——归还孩子的“自治权”
1.清晰地划出孩子的“地盘”/068
2.不要越“雷池”半步/072
3.教孩子学会“治理”自己/076
第七章 “逆子”可教——如何与叛逆的孩子沟通
1.你的孩子为什么会逆反/081
2.逆向思维应对逆反的孩子/085
3.对待逆反有技巧/089
第三篇 父母学会倾听,孩子才会倾诉
第八章 孩子为什么对父母守口如瓶——如何“套”出孩子的心里话
1.孩子为什么不对你说心里话/097
2.不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打压孩子/102
3.注意和孩子说话的语气/105
第九章 家长愿意听,孩子才愿意说——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1.沟通从倾听开始/110
2.这样倾听最有效/118
3.允许孩子说“不”/126
第四篇 沟通的误区
第十章 “我数三个数!”——不要威胁孩子
1.家长数的三个数/137
2.“三个数”对孩子的影响/140
3.从“鸣枪示威”到做“甩手掌柜”/143
第十一章 无理取闹的孩子怎么理——孩子无理取闹时的沟通术
1.以“不理”治“无理”/148
2.给孩子画个“饼”/152
3.“借力打力”与“顺藤摸瓜”/156
第十二章 “就你?算了吧!”——不要打击孩子
第十三章 倾诉+倾听——家长应学会倾诉,教孩子学会倾听
第五篇:和孩子说话有技巧
第十四章 慎夸“你真棒”——父母该如何夸奖孩子
第十五章 “你真乖”的杀伤力——不要用“乖”来要求孩子
第十六章 “不关你的事。一边玩去!”——让孩子在参与之中成长
第十七章 “这是谁干的?”——父母追究责任。孩子寻找借口
第十八章 “你呀,一辈子都这样了!”——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
……[看更多目录]
序言许多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听话,有时还很叛逆,越说越不听,跟父母对着干。
许多父母还抱怨,孩子有了心里话,宁愿去跟小伙伴说、跟玩具说,也不愿意跟父母说。为什么父母对孩子付出了全部心血,结果却得不到孩子的信任,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不如他的伙伴,甚至不如他的玩具呢?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的父母;没有不愿意说话的孩子,只有不会听话的父母。作为父母,你可以反思一下,你平时是否说过这样的话:
当你吩咐或命令孩子做某事,孩子不愿意做或磨磨蹭蹭时,你立刻说道:“我数三个数!”
当孩子兴奋地跟你谈起他的梦想时,你嘴一撇,斜着眼睛看了孩子一眼:“就你?算了吧!”
孩子是个“人来疯”,当家里来客人时,你对孩子是否当场就打骂,还是说“等客人走了再收拾你?”你知道这两种方式都不是最佳方式吗?
当孩子不听你的话,经常做错事,你是否说道:“你呀,一辈子都这样了!”
文摘2,不要越“雷池"半步
一位妈妈,想要和读五年级的女儿莹莹沟通一下。她将从书上学到的跟孩子沟通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都做到了,保持着笑脸,保持着亲切,很真诚地注视着孩子的眼睛,然后说道:“莹莹,妈妈打扰你一下,咱们谈一谈好吗?”莹莹看了妈妈一眼笑了,说道:“妈妈,你咋这么客气了,当然可以呀!”“妈妈是你的港湾,也是你的保护伞,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跟妈妈说,妈妈会帮你出主意、想办法的。”“妈妈真好!”莹莹搂住妈妈的脖子亲了一下。妈妈一看谈话气氛制造得差不多了,就开始说道:“妈妈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在学校也是一个好学生,有些事不能怪你,有些学生故意找你麻烦,比如有男孩子给你写纸条了……”
哪知话还没讲完,妈妈眼中的乖女儿一下子站起来,像刺猬一样,大声嚷道:“你竟然偷看我的日记!你为什么乱动我的东西,你知不知道,不能偷看别人的日记!我不愿跟你谈了!”说完气呼呼地走回自己的房间,啪地摔上了门。
妈妈一下子缓不过神来,说道:“这孩子,咋这样,看你日记咋的,不是关心你,怕你出啥事吗!”
正在妈妈唠叨之时,莹莹从房间里探出头来,严肃地说道:“我郑重地警告你,如果你再看我日记,我就告你侵权!”
本来是一场很好的母女沟通谈话,却因为妈妈偷看日记而升级为对抗战争。
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些“雷池”是不能越过的,这就是孩子的隐私。隐私是每个人藏在心里、不愿意告诉他人的秘密。人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领域、知识、情感都逐渐丰富起来,孩子的自我意识、自尊意识不断增强,原先无所顾忌敞开的心扉也渐渐关闭起来。
孩子的这些改变让家长觉得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不像从前那样,有什么事都和父母讲。还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有些事背着自己,有些东西藏起来不让自己看见,同学之间的书信和他自己的日记总要放到安了锁的抽屉里,他们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感到不安,怕孩子染上坏毛病。
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在长大,忽略了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秘密,总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可以尽情进入孩子的世界、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私”,甚至粗暴干涉,拆信、监听、偷看日记等。父母越过这种“雷池”的结果,就是带来对抗战争,这时孩子不仅仅是消极的逆反,而是直接反抗了。
即使遭到女儿的反抗,莹莹妈妈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两天以后,趁着莹莹不在家,她又偷偷地溜进莹莹的房间,企图从日记中,察看一下她和那个男孩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