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唐代历史小说系列)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中国当代小说,综合,
品牌: 龙一
基本信息·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页码:30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10402913/9787510402913
·条形码:978751040291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唐代历史小说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在《刺客》中的那个时代,“义”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义士可以忍辱负重,可以沦为阶下囚,甚至可以被砍头,但是报恩的收情、大义的职责,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定记。《刺客》《我只是一个马球手》《义士》《宰相难当》《九郎》,五个故事。个个精彩:皇上、权臣与政敌之间的猜是、争斗、阴谋可谓危机四伏、惊心动魄,而参与其中的小人物却往往大义凛然、一诺千盒。平静的文字背后暗藏杀机,人物淡然的外表之下,内心激流略涌,既是变幻莫;则中的斗智斗勇,更是人性的不断扭曲与成长。一个个发生在大唐的鲜活故事和人物,向我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困境重重,信仰和使命成为最后的救赎:岁月变迁,生活与命运仍是无法预料的重复。
作者简介化一,生于饥荒之年,长于物质匮乏时期,故而好吃;长期研究中国古代生活史,慕古人之闲雅,于是好玩。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写小说引读者开心为业。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迷人草》、《另类英雄》、《纵欲时代》、《借枪》、《代号》等。曾获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和中国作家百丽小说奖、长篇。小说《忠勇之家》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05年重点作品挟扶持项目,根据小说《潜伏》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正在播出。现为天津作家协会文学院作家,读书写作蒔草玩物之余,尚有调和鼎鼐之好。
编辑推荐《刺客》在历史的场景中阅读今天的故事,在精彩的故事中发现人心的秘密。
纵贯古今的练达人生,千百年来的人情世故。
阅读龙一,启智养心,让小说的阅读成为一种心智的享受,龙一做到了。
热播电视剧《潜伏》原著作者龙一精品系列
一个暗中蛰伏的小说高手,奉献步步惊心、扣人心弦、意味深长的故事,解读人情世故的心灵密码。
刺客、义士、胆识、一诺千金。惊险、诡异、悬疑、欲罢不能。
阅读龙一的小说,犹如饮一杯极品乌龙茶,越品越妙。
目录
刺客
我只是一个马球手
义士
宰相难当
九郎
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刺客
1
常百兴已经在太子东宫的崇文馆殿脊上伏了一个多时辰,手脚早就冻僵了。
“该死的鬼天气。”常百兴暗自咒骂。
这时是大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正月初八,百官还都在休年假,家家户户也都守在暖和的地炉边,为上元节做准备,没有人愿意在这么个滴水成冰的时候走出房门。
幸喜自腊月二十八以来没有下雪,要么,明早怕是有人能踩着他的脚印跟到落脚处。常百兴听见一组巡查的卫兵又从殿前走了过去,照旧是清晰可闻的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和他们手中的长矛与铠甲不时发出的撞击声。卫兵是四人一组,每燃一刻信香,约摸是念三百声佛号的功夫,便有一组卫兵走过。
经过几夜的勘察,常百兴发现雇主提供的情报有许多重大的错误:其一,雇主告诉他太子李隆基每晚都会在东宫东侧的宜春宫中与太子妃一起消磨时光。常百兴花费了两个夜晚的时间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儿,至少是在近几日,太子一直住在东宫西侧的宜秋宫中的长生殿里,而且根本没有女人侍寝;其二,太子每晚三更之后才回长生殿,在这之前,他从起更时分起就坐在宜秋宫南的崇文殿内,或是批阅公事,或是与值宿的侍臣们谈话,从来往众人严肃谨慎的表情上看,他们显然不是在闲谈。不过,这一切发现常百兴并没有告诉给他的雇主,因为他还没有拿定主意该不该冒这么大的风险做这笔生意。
他此时就伏在崇文殿西侧崇文馆的屋脊后面,仔细地谛听着院中的动静。他知道,与前两次一样,太子这会儿大约就要动身回寝宫去了。
果然,院中侍卫们一阵忙乱,宫中的女官们燃起宫灯守在殿前。常百兴尽最大限度地侧过头来,将一只眼睛露出屋脊望去,只见一个长身如鹤的青年从崇文殿中走了出来。前几次常百兴没敢造次,只是在一边偷偷地听着太子一行人的动静,今夜他无论如何也按捺不住好奇心,决定看一看太子的模样。
遗憾的是,在宫灯微弱的光晕下根本看不清太子的面目,只看到他身着宽大舒适的常服和他们李氏皇族特有的安祥高贵的步态,以及几十名行止小心的侍卫。
太子在女官和侍卫们的簇拥下穿过右长林门进内坊去了,崇文殿前只留下了几名值宿的侍卫。
如果有人说在这样严密的保护之下刺杀太子而又能全身而退,打死我也不信。常百兴一边暗自嘲骂自己,一边慢慢地支起早已冻僵了的手肘,将上身的重量移到左臂,伸出戴着熟麂皮手套的右手捻熄了身前竹筒里的信香。
当他反转手臂将竹筒插回到革囊里时,再一次感觉到新革囊的重大缺陷。这个新革囊比起自己早先使用
……[看更多书摘]
后记中国作协在今年初曾做过一次调研活动,听取各地作家“深入生活”的经验。我在天津参加的这个会,从同行的发言中听到了许多真知灼见,深受启发。只是有一点,大家谈论的话题,全都集中在作家如何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是“走出去”的问题,为此,我特地谈了一个作家如何“回家深入生活”的问题。
我谈这个话题绝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也不是反对“走出去”深入生活,而是根据个人的真实经验发现,其实作家在家中同样可以深入生活,而且所涉及的内容颇为广泛,过程甚至可称有趣。
从普遍意义上讲,作家在家庭生活中理所当然会接触到诸如家庭关系、婚姻、爱情、生育、亲友、柴米油盐、住房、教育等各种繁琐的内容,但这是生活常态,是人所共有的。我所说的“回家深入生活”,专指作家“亲自动手”,为自己的作品进行实验与实践。这件事情说不上是本人的发明,只是我在这方面有些心得,而且与众人的观念有些差异,所以才想讲出来,以求觅得三五知音。
十二年前,我37岁的时候,放下搞了多年的中国古代生活史和近代城市史,在朋友的“诱惑”之下开始学习写小说。一个生手写小说,自然要选择自己最熟习的内容,于是我选择了唐中宗、唐睿宗至唐玄宗开元初年这段充满了欲望、阴谋、背叛、勇气和希望的时期为故事背景,选择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西京长安作为小说人物的舞台。这段历史中的人物、事件我烂熟于心,将虚构人物“掷入”真实的历史事件,以及种种编笆造模讲故事的方法我也掌握了一些,然而,一个在当代生活中最简单不过的小事,却成了我难以逾越的高山,那就是西京长安的“城市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