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与移民入川(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书)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地方文化,
品牌: 屈小强
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页码:15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7523395/9787807523390
·条形码:978780752339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巴蜀文化与移民入川》内容为:巴山蜀水自然风光旖旎,历史文化璀璨。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的巴蜀故地,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和一代又一代巴人蜀人的筚路蓝缕,形成了玄妙神奇、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巴蜀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四川,乃至中国的一座极为珍贵的文化宝库。巴蜀文化植根于巴山蜀水,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自上个世纪40年代初提出“巴蜀文化”这一概念以来,随着考古的新发现,特别是三星堆、金沙遗址等一批颇有影响的古迹相继发现发掘,巴蜀文化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并陆续在历史文化、考古文化和民族文化等方面推出了一批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的学术成果。这是我省文化事业繁荣兴旺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瞩目成就。
编辑推荐《巴蜀文化与移民入川》为巴蜀书社出版发行。
目录
总序
前言
一 传说时代(古蜀时期)
1.古蜀的原住民
2.走出岷山的蚕丛氏
3.鱼凫氏瞿上建都
4.杜宇氏教民务农
5.开明氏入蜀治水
二 移民初功(秦汉三国两晋时期)
1.秦人人蜀
2.作为社会教育家的李冰
3.文翁兴学后的私家讲学
4.扬雄的思想自由与学术独立
5.蜀汉移民和成汉移民
6.巴蜀学术的交流意识
三 巴蜀文章(唐宋时期)
1.北方移民向往的“世外桃源”
2.李白:巴蜀文化的骄子
3.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4.天下文人多人蜀
5.吐蕃进入川西高原
6.北人人蜀与蜀文化
7.四川举子和巴蜀书院
8.苏轼:巴蜀学术的旷代宗师
9.四川禅师的学术追求
10.学术昌盛、大师辈出的时代
11.两宋之际的移民浪潮
四 山河沧桑(元明清时期)
1.全蜀残破
2.学术的失落
3.倡“朱子之学”的虞集
4.践行“重实”之学的杨慎
5.湖广填四川
主要参考书目
……[看更多目录]
序言巴山蜀水自然风光旖旎,历史文化璀璨。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的巴蜀故地,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和一代又一代巴人蜀人的筚路蓝缕,形成了玄妙神奇、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巴蜀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四川,乃至中国的一座极为珍贵的文化宝库。
巴蜀文化植根于巴山蜀水,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自上个世纪40年代初提出“巴蜀文化”这一概念以来,随着考古的新发现,特别是三星堆、金沙遗址等一批颇有影响的古迹相继发现发掘,巴蜀文化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并陆续在历史文化、考古文化和民族文化等方面推出了一批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的学术成果。这是我省文化事业繁荣兴旺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瞩目成就。
文摘插图:
一 传说时代(古蜀时期)
1.古蜀的原住民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民族,也是巴蜀地域最古老的原住民。不过,上古时代的“羌”,与现代意义的“羌”,在内涵与外延上并非一致。现代的羌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及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地,人口总计20万。至于古代中国的“羌”,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说:“羌……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从人,因以为号。”台湾的民族与人类学学者王明珂先生在其《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图1)一书中写道:
华夏民族在形成的历史过程中,称呼西边的那些民族如西方牧羊人为“羌”……从族群理论出发来看,那时所谓的羌人是不可能形成共同的民族认同的。所以,历史上“羌”或“氐羌”的概念,一直是华夏心目中西方族群的概念。
那么,这一时期的羌人主要分布于何处呢?王明珂先生指出:“根据卜辞地理研究,‘羌’大致分布于豫西、晋南或陕西东部。”对王明珂先生的前半段认识,笔者表示赞同,但不认同他后半段的话语——那把“羌”的分布范围说得太窄小了。已故著名学者任乃强先生在《四川上古史新探》一书里曾有过大段表述,大意是:上古时的羌人乃分布于古康青藏大高原(包括今四川甘孜、阿坝两个自治州,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的全部地面)的广大地域上;古羌是亚洲最早创造牧业文化和进入农业生产的族群。古史记载中关于“神农生于姜(羌)水”,“黄帝长于姬水”,“昌意降居若水”,“青阳降居江水”,“禹生于石纽”等传说所涉地段,在上古时期都属这一族群的地域。上古羌人向东进入中原,“与土著的华族杂处,共同发展农业,从而孕育中华文化”。他们向东南从岷山而下,循岷江河谷进入四川盆地,进入成都平原,并在这一“进人”过程中形成蜀族。古代被称为“羌”的族群,其实乃是古巴蜀地域(今川渝地区)最古老的原住居民。
后记“巴蜀文化”的名称是卫聚贤先生在一篇题为《巴蜀文化》(分载于1941年、1942年的《说文月刊》第三卷第四期、第七期)的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其缘起则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所谓巴蜀铜器在成都古董市场的大量现身。为此还引发了一场关于“巴蜀文化”的大讨论。1942年在重庆出版的《说文月刊》第三卷第七期“巴蜀文化专辑”反映了这次大讨论。因此,巴蜀文化最早当属考古学上的概念,是指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器时代居住于巴蜀地区的人所创造的具有独自特征的全部物质文化的遗存。经过六十余年研究,“巴蜀文化”无论在内涵和外延上均大大扩大了。它在当代学者的眼里,已成为古代及近代先后居住于巴蜀地区的人在巴蜀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