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
分類: 图书,政治,外交、国际关系,中国外交,
品牌: 耿昇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37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010078785/9787010078786
·条形码:978701007878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内容为:论文集共分为三部分:开头部分是主办单位领导与嘉宾在开、闭幕式上的讲话,主要阐述了研讨会的主旨、意义及会议取得的成果及其影响,这些讲话对阅读本论文集具有引领启迪作用;中间部分是与会代表的学术论文,根据内容分为“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山东半岛与海上丝绸之路”、“泛海上丝绸之路”和“中韩中日关系”四个单元,这些论文展示了登州与山东半岛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出登州在中韩、中日漫长交往中的重要地位,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及中韩、中日关系史等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动态,填补和加强了以往研究的空白与薄弱环节,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结尾部分是烟台日报记者撰写的会议综合评述,此评述被新华网、中国网、凤凰卫视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国学网等许多全国性的知名网站转载,使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社会引起较大反响。
作者简介耿昇,河北阜平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和翻译工作,已出版译著50部,论文90余篇,译文180余篇。《丝绸之路》、《中国和基督教》、《突厥历法研究》等译著获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1996年获法国政府文学艺术勋章。
编辑推荐《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
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1日至13日在山东省蓬莱市召开。研讨会由联合国泛丝绸之路·系列活动组委会、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鲁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蓬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鲁东大学和蓬莱市人民政府承办。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志民、联合国泛丝绸之路活动组委会秘书长董建国、日本前驻华大使阿南惟茂、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耿异、鲁东大学校长李清山、蓬莱市人民政府市长张代令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开幕式由鲁东大学党委副书记、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所所长刘风鸣研究员主持。
研讨会围绕古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山东半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山东半岛在中韩曰关系史中的作用与地位等论题,展开深入而广泛的研讨交流。会后,光明日报2008午10月15日以《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引起学界关注》为题发表了消息,称:“‘应重视连接韩国和日本的东方丝绸之路研究,为山东省对外文化、经济交流注入新的动力’。这是在刚刚结束的‘登州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60多名中、日、韩专家学者的共识。”
韩国国际商学会会长金德洙教授,韩国文化研究所昕长林基中教授,韩国国立海洋遗物展示馆馆长成洛俊先生,美裔日籍著名日中友好人士、学者阿南史代女士,日本关西大学亚洲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松浦章教授等12名国外著名学者;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耿异研究员,中国秦汉史学会会长王子今教授,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明翰教授,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晁中辰教授、贺圣达教授、万明研究员等多位国内著名学者提交了论文并参加研讨。会议集中了中、日、韩三国从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一流专家,是一次高层次的国际性学术盛会。
目录
序
齐鲁文化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
共同构建丝绸之路大文化圈
登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古登州的丝路花絮已落鲁东
传承登州历史文化,提升蓬莱城市品质
我对蓬莱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明代登州与海洋文明——城市空间的解读
登州曾是隋唐的一个门户——开元寺所连接的历史的一环
登州在唐与新罗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明实录》所见登州的对外往来
蓬莱,“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地
论唐代登州港的历史作用
《登州府志》的版本学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研究——兼谈登州的历史地位及其文化遗存的价值
登州与明末中朝海上丝路的复航——以朝鲜贡使安璥《驾海朝天录》为文本
登州古港早期的港航活动
海上丝绸之路蓬莱史迹初探
元朝时期登州与高丽的海上交通
高丽外交家、文学家郑梦周的登州诗赏析
17世纪《航海朝天图》的形成与山东半岛
论杨仆击朝鲜楼船军“从齐浮渤海”及相关问题
从英国传教士韦廉臣夫人的游记看19世纪下半叶的烟台与山东半岛
张保皋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
圆仁法师在山东的足迹
海上丝路与旅韩华侨华人
高丽义天大师经山东密州来华弘法
清末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的经济交流
胶东半岛高丽戍考
略论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及“中学东渐”之路
论宋元时期山东半岛的对外交往
从田横信仰圈看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的海上交流
清末民初龙口开埠设关论略
关于胶东半岛打造“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构想
古代山东半岛航海发展之我见
从韩国炸酱面看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的饮食文化交流
清前期山东与中西关系
韩中古船舶货物装载方法比较研究
东亚海洋佛教故事与法华信仰
关于徐福出海船舶的探讨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几个问题
明代中日僧使外交与海上丝绸之路
徐福: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者
试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宗教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经济学思考
东亚文化圈和东亚价值观的历史考察——以中日韩(朝)为主体的历史分析
浅议中国与朝鲜的货币文化交流
毕拱辰及其译校的汉文西书
唐新联合军百济王都泗泚城攻略校注
释慧超《往五天竺国传》里“西胡”习俗的记载
五代吴越国与日本交往通论
明初的中日关系与寓滇日僧
万历朝鲜之役明军中的外国兵
文化苦旅——对近代来登州传教士狄考文的理性思考
登州: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启航
……[看更多目录]
序言蓬莱是古登州所在地,位于中国山东半岛最北端,濒临渤、黄二海,北距辽东半岛66海里,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古代中国东方门户”之美誉。
蓬莱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100多年的历史。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武帝东巡“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蓬莱名之”。唐贞观八年(634年),始置蓬莱镇。唐神龙三年(707年),登州治所移蓬莱,蓬莱升镇为县,州县并存。宋、元袭之。明洪武九年(1376年),登州升州为府。清代袭之。由唐至清的1000多年间,蓬莱曾作为中国对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重要门户,是古代胶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蓬莱作为我国北方古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城市之一。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们便利用沿海自然形成的避风场所和出海通道,把生活空间从陆地扩展到了海上。战国时,开辟了以登州港为主要港口的东方海上航线,成为中国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秦汉时期,帝王海上寻仙活动的兴盛,客观上促进了蓬莱海上港航事业的繁荣。隋唐五代时期,登州港达到了鼎盛,与泉州、扬州、明州并称中国四大古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对外通商口岸和南北海运及贸易活动的枢纽港。尤其是与日本、朝鲜等国家的频繁往来,使登州港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隋唐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统一王朝派出的访日团由此横渡到日本。经登州中转的日本“遣隋使”、“遣唐使”有11批,朝鲜半岛的高丽、百济、新罗等国经登州中转的朝贡使团有79批。古登州城还专门设有“新罗馆”、“勾当新罗所”等涉外管理机构。“丝竹笙歌,商贾云集”、“舟船飞梭,商使交属”,生动描写了古登州的繁荣景象。到了近代,登州成为国外传教士来华的重要登陆地和传播点。1861年,美国传教士在蓬莱建立了华北第一所教堂,开办了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登州文会馆”。1887年,开办了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启喑学馆”。登州古港作为国际文化和经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中国南北海运和贸易活动的枢纽,在日益繁荣的海外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中,逐步形成了一条沟通东北亚各国的海上通道,与当时中国西北内陆通往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一样,成为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既是一条贸易之路、对外开放之路,又是一条文化之路、经济发展之路。纵观历史,登州兼收并蓄,以其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传播的历史使命,而且见证了人类和平相处、友好交往的历程。它留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不仅向我们展示出古登州与海外文化交流、商旅往来的历史画卷,更为我们搭建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互沟通的平台,使之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文摘齐鲁文化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 王志民
这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一次新拓展,也是对我省的齐鲁文化研究、对全省的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有力推动。山东是海洋大省,其海岸线之长,在全国各沿海省市中,名列首位。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强海洋研究开发,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部署。最近省委提出经济文化强省,将海洋文化建设和加强与海外文化学术交流,作为全省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海洋丝绸之路的研究、继承、发展,必将为推动山东省的对外开放,推动山东半岛沿海城市的对外交流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高兴地看到:这次研讨会是一次高层次的专家聚会,既有国内外在中外关系方面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也有国际项目组织代表和日本、韩国对中韩日文化交流颇有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国际友人。学者云集、高朋满座,大家共同研究、探讨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继承发展中外海上丝绸之路,共谋中外经济、文化友好交流的未来。我深信,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必将为中外关系史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和齐鲁文化研究留下丰硕成果,做出巨大贡献!
作为会议的主办单位之一,作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积极支持和参与这次会议在蓬莱召开。山东半岛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也是齐鲁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考古发现证明:山东半岛与海外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乃至史前时期。而从可靠的文献记载看:至迟从春秋时期齐国就非常重视与海外的商业活动,齐桓公时期就与朝鲜有了商业往来。《管子》记载,管仲曾建议齐桓公以通商作为发展国家的主要措施,包括主动开展与朝鲜的贸易。这种主动与海外国家开展贸易的开放性文化,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之一,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承载了山东半岛的发展历史,也渗透在今天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蓬莱一带作为山东半岛的重要出海口,特别是作为中国中原地区与朝鲜半岛、日本的海上通道,从秦朝徐福东渡开始一直都是中韩、中日交往的重要口岸,特别是唐初,蓬莱作为登州府的所在地,是中国对外往来的七大口岸之一,由登州出海到东亚诸国,包括今天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由此可以想象到,蓬莱在隋唐时期中国对外交往中的显赫位置。唐之后,登州仍然是与朝鲜半岛往来的必经之地,宋代“高丽人往返皆自登州”。元代,蓬莱也是中日、中朝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明代,大批的粮食通过登州海路运往朝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