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申论高分指导专项突破(2010中公版)(2010中公教育·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
分類: 图书,考试,公务员考试,申论,
品牌: 张永生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页码:31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802088436
·条形码:9787802088436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010中公教育·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申论高分指导专项突破(2010中公版)》的主要内容包括:申论命题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之一——题材、申论命题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之二——题型、申论命题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之三——题量、申论命题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之四——难度、走向申论之高一一掌握作答策略与备考策略等。
作者简介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具有极其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主持研发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效果显著的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和全系列教材。讲授深刻、系统、精彩,极受考生欢迎。张永生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公务员考试的教学研究。参与编撰了中央国家机关及各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培训针对性强、真题命中率高的特点。成为深受考生信赖的实力派讲师!邓湘树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曾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熟悉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面试经验。辅导课程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深入浅出,幽默生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李琳,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北京知名大学硕士,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面试有系统深入的研究,授课严谨、幽默,是中公教育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参与编写中公教育全系列教材,对公务员考试相关科目的研究具有强大的独创性。刘彦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北京大学物理学硕士,执教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面试辅导造诣颇深.善于用简单方法解决看似复杂的问题,参与出版了人民日报版公务员考试系列用书。讲授生动,幽默,倍受学员推崇和欢迎。
于天笑,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法学硕士。副教授。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高校从事法学教学工作12年,教学经验丰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知识讲解深入浅出,深受学生欢迎。
王振东,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面试有系统深入的研究,讲授深刻、系统、精彩,极受考生欢迎。
吴鸿民,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对申论和面试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授课艺术,是中公教育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参与编写中公教育全系列教材,对公务员考试相关科目的研究具有强大的独创性。
编辑推荐《申论高分指导专项突破(2010中公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篇
破解申论之痛——申论得分不理想的原因
基础篇
第一章 打好申论之基——全面认识申论
第一节 申论的本质要求
一、准确理解申论的定义
二、全面把握申论的本质要求
第二节 申论考试的试卷结构
一、给定资料
(一)给定资料的来源
(二)给定资料的性质和作用
二、试题类型
三、作答要求
第二章 应对申论之变——把握申论高分规律.
第一节 申论命题规律
一、申论命题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之一——题材
二、申论命题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之二——题型
三、申论命题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之三——题量
四、申论命题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之四——难度
第二节 高分评判标准
一、综合评分标准
二、单项评分标准
策略篇
第三章 走向申论之高一一掌握作答策略与备考策略
第一节 高分作答策略
一、基本作答策略
二、阅读策略
1、把握时间限制,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2、把握阅读重点,努力发现材料中的关键词、主题句
3、把握作答需要,从给定资料中寻找答题依据
4、把握材料性质。辨别材料价值
5、边答问题边看材料,在作答中“回头看”
三、审题策略
6、认真审读题目表述,准确把握作答要求
7、分辨不同题型的具体要求,严格依据要求作答
四、概括题的作答策略
8、把握“概括主要內容”和“概括主要问题、主要信息”的异同
9、首句概括主要论点,领起概括文字
10、分条作答,纲举目张
11、问题概括与原因分析合并表述,在概括中体现丰富的信息
12、问题概括与对策思路合并表述,寓解决问题的思路于现状概述之中
13、分项列举的答案內容,应规范表示条目次序
五、分析题的作答策略
14、遵守逻辑程序.以“三段论”结构分析问题
15、准确确定争议焦点,对比评述不同观点
16、评析单一观点,应逐层引申、由虚入实
17、把握不同要求,区别具体情况进行辨析改错
六、对策题的作答策略
18、充分利用材料信息整合对策
19、由材料揭示的问题反推对策
20、理论联系实际,合理设想对策
21、控制对策条数,3至4条为宜
22、把握对策的层次关系,明确总分主次内外
23、分清法律制度和体制机制等对策常用概念
24、优先选择体现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借鉴推广价值的对策
七、作文题的作答策略
25、同时运用普通文章与申论文章两把标尺,立足于写好普通文章
26、构思文章,重在定好六个要素、四个环节
27、依据普遍原則,结合具体情况确定文章立意
28、画龙点睛,拟好文章的标题
29、巧于起笔,写好申论文章的开头
30、承上启下,写好文章的过渡部分
31、浓墨重彩,写好申论文章的主体分——对策
32、果断收笔,写好文章的结尾
33、使用新颖有力的材料
34、避免文章的文字表述与前几小题答案重复
35、语言在严谨平实的基础上力求生动
第二节 应用文写作题的作答策略
一、公文的基本概念.
二、公文型真题及作答策略
三、事务文书的基本概念
四、事务文书型真题及作答策略
第三节 高分备考策略
一、申论所需的基本知识体系
(一)突出政治,建构应对申论所需的基本知识体系
(二)把握重点,掌握解决申论问题的基本原则
二、增强素质和能力的基本面
(一)分阶段备考,明确备考目标,制定备考计划
(二)把握各阶段备考重点,读、练、记相结合
(三)理论务虚与对策务实相结合,解决好备考“读什么”的问题
(四)从阅读中汲取观点、总结方法,解决好“怎样读”的问题
(五)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从阅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六)多写勤练,锤炼写作技巧
三、加强考前培训辅导和训练
第四节 申论高分作答经典素材
一、政治文明
二、经济建设
三、思想文化
四、社会建设
五、生态文明
实战篇
第四章 申论高分作答实例讲评
2009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申论》试卷与答案评析
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录用公务员《申论》试卷与答案评析
2009年上海市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申论》试卷与答案评析
2009年浙江省录用公务员《申论》试卷与答案评析
2009年天津市、陕西省、湖北省录用公务员《申论》试卷与答案评析
2009年春季福建省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申论》试卷与答案评析
2009年广东省录用公务员《申论》试卷与答案评析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录用公务员《申论》试卷与答案评析
2009年山东省录用公务员《申论》试卷与答案评析
2009年黑龙江省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申论》试卷与答案评析
2010年国家、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体系。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
……[看更多目录]
序言在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考生看来。申论的难度居于各科目首位。备考申论和作答申论是诸多考生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一番辛苦、一番折磨,面对考试成绩普遍偏低的事实,往往最终还是不得不承受苦涩的结果。据中公教育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申论考试得分在60分以下的考生占91.4%。得分在35分至50分之间的考生占68.2%,低于国考合格分数线的成绩占绝对多数。
根据考生的实际得分水平。2008、2009年中央级、省级、地市级公务员录用考试已对申论成绩的合格分数线连续下调,递减为50分、45分;但从笔试阶段66%到80%的高淘汰率来看,平均45分至55分的成绩并无优势。只有申论得分达到60分以上,才能与对手拉开距离,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考的题材没想到。事前的准备用不上很意外。
“以为会考金融危机,居然考了粮食危机。”——2009年国考。“金融危机那么热,原以为应该有所回避,结果竟然考了!”——2009年浙江。“奥运已经过去,居然还考国民文明素质。”——2009年北京。“弯道超车、转型跨越是热点,结果竟然考了不起眼的调整个税起征点。”——2009年湖南。申论考试命题的题材总有想不到的变数,大出考生意料之外,让考生感觉考前的准备付之东流。仓促间难以有效应对。
——考的题型没想到.题目的要求不理解。很困惑。
“题目要求指出四点对策内容上、表述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只看出内容上有问题,看不出表述上有什么问题呀?”——2009年国考。“什么是责任书?环保方面的责任书该怎样写?”——2009年山东乡镇。“公开信有什么格式要求,应怎样称呼?”——2009年津陕鄂。“要求说明内涵和外延,内涵就是本来意义,可外延是什么?”——2007年山东省直。前所未有的题型,见所未见的应用文体裁。陌生的提示词,让考生难以理解作答要求,心中无数,无从着手应答。
——作答问题找不准切入点。形不成思路.无从下笔,很茫然。
“概述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从哪个角度人手概括问题,是发展方式、粮食安全侧重一面。还是全面概括?概述问题之后。要不要指明出路?”
文摘插图:
一是直接引用材料原文中的对策内容。
例如2009年国考材料l胡锦涛在河南焦作农村考察时的讲话“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可直接引用,作为“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对策.2009年浙江省考材料18吕祖善在网站上与网友交流时提出的中心思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可直接引用,作为“浙江经济应如何走出当前困境”的对策。
二是从材料信息中提取对策。
基本方法是从材料中找出属于对策的信息,对此类信息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做出筛选过滤,摒除冗余信息,留取有用信息;合并同义项和近义项,增补完善、充实细化对策,增强可操作性;最后有条理、分层次、详略得当地表述出来。具体方法是:
A、整合法。对散见于材料不同部分的对策性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在比较合理与否、重要性大小与价值高低的基础上,选出备选对策项目,按照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形成内容合理、逻辑严密的对策。例如,2009年国考材料1、9分别引述胡锦涛和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的谈话.指出发展粮食生产、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耕地、提高种田补贴、调控农资价格等原则和措施,其中,胡锦涛是从宏观战略的层次提出总体思路,如“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而粮食局领导则从执行层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保护耕地、提高粮食直接补贴等可视为胡锦涛“靠政策发展粮食生产”方针的具体落实,把总体方针与具体措施结合起来,经过适当的整理.就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对策。按照同样的作答思路,把2009年浙江省考材料7、12、17、22、24反映的加强自主创新、升级制造业、发展服务业、激活消费三方面信息结合起来,就全面涵盖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方面——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从而形成一条解决浙江经济出路问题的根本性完整对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B、精简法。对材料提供的备选对策信息进行筛选。选取相对更合理、更有效的项目作为对策。材料中的对策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有适用的,也有不适用的。要通过比较.从备选项中选择相对更合理与适用的对策。例如2009年国考。材料l、9提出的原则思路和具体措施符合中央政策精神,也符合国情,材料10、11提出的发展转基因作物(参照美国做法)、提高粮价则不符合我国的现实条件.对这类不适当的对策应加以排除.
C、从众法。从材料中占据主流的意见中提取对策,向材料中相对更正确、更合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