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签名本)
分類: 图书,哲学,伦理学,人生观、人生哲学,
品牌: 李焯芬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3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101067903
·条形码:978710106790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活在当下》:生活中缺少爱和感动吗?还是我们没有发现的眼睛?来看这本星云大师作序推荐,国内知名作者王蒙、梁晓声等联合推荐的心灵之书吧,无数人为之感动落泪。感恩生活,珍惜眼前,这就是“活在当下”的力量!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都曾遇到挫折和困难,也未必是物质上富有,精神上真正快乐的人,但每一个人总有能力让自己轻松一些,快乐一点。李焯芬教授通过七十多则感人至深的心灵小故事,引导读者学会——“活在当下”这一看似简单的生活智慧。
作者简介李焯芬,香港大学副校长、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业余担任香港福慧基金会会长、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理事会主席、共建维港委员会主席、卫奕信勋爵文物信托理事会主席、饶宗颐学术馆馆长、国际佛光会副会长等职,曾任文化委员会委员,香港佛教学院院长等职。其心灵小品系列有《活在当下》、 《轻安自在》、 《走出困境》等。
媒体推荐李教授撰写《活在当下》一书,收录了七十余则文章分为亲子篇、父母篇、师生篇、夫妻篇,分享人生在各个成长阶段中,温馨而美好的小故事。阅读李教授这一本书,给予大家在奔忙的人生旅途中,如同滴水一般,灌溉了生命的树木花朵洗去了尘劳的疲惫热懊,让心灵获得成长与滋润。
——星云大师
快乐就在当下,学习活在当下,小事也可以变伟大;一个人懂得活在当下,那不管身在何处,做任何事,都将是快快乐乐的。
——香港著名作家 黄庆云
李焯芬先生之《活在当下》,篇篇皆美——美在情感,美在情愫,美在情怀。捧读之际,如清泉濯心。我觉得这是一位香港教育家虔诚地赠与我们的礼物,为使我们在当下活得更善良、更友爱更宽容;这样的礼物是要沐手而接的……
——知名作家梁晓声
书中一篇篇温馨动人的小故事,都是真实人生的缩影。因为真实,所以动人心弦,犹如盏盏心灯,照亮了人们成长路上一个个黑暗的角落,解开了人们内心深处种种的疑惑。
——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总监 净因法师
人生舞台是自己创造的,谙熟紧握每一刻“来得及”的时光,你的星光大道就能比别人更早地延伸开来, “喜乐”、 “祈祷”、 “谢恩”就是活在当下的智慧缩影。
——台湾金钟奖最佳电视新闻主播,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 崔慈芬
他见惯干亿年地壳上的小工程,眼神只是偶尔及于香港,有点钱穆、唐、牟遗风似的。
——凤凰网
编辑推荐《活在当下》由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题写书名,精选丰子恺先生护生画作插图,星云大师、净因法师欣然作序,港台、内地知名作家联合推荐。活在当下,心存感恩,快乐就在眼前。香港年度文学类最畅销书,打动无数读者的心灵佳作。
专业书评李教授撰写《活在当下》一书,收录了七十余则文章分为亲子篇、父母篇、师生篇、夫妻篇,分享人生在各个成长阶段中,温馨而美好的小故事。阅读李教授这一本书,给予大家在奔忙的人生旅途中,如同滴水一般,灌溉了生命的树木花朵洗去了尘劳的疲惫热懊,让心灵获得成长与滋润。
——星云大师
教给人清楚,然后可以善良,然后可以吉祥,然后当下变成了可爱的久远,成为最好的安慰。
——著名作家、学者 王蒙
快乐就在当下,学习活在当下,小事也可以变伟大;一个人懂得活在当下,那不管身在何处,做任何事,都将是快快乐乐的。
——香港著名作家 黄庆云
李焯芬先生之《活在当下》,篇篇皆美——美在情感,美在情愫,美在情怀。捧读之际,如清泉濯心。我觉得这是一位香港教育家虔诚地赠与我们的礼物,为使我们在当下活得更善良、更友爱更宽容;这样的礼物是要沐手而接的……
——知名作家梁晓声
书中一篇篇温馨动人的小故事,都是真实人生的缩影。因为真实,所以动人心弦,犹如盏盏心灯,照亮了人们成长路上一个个黑暗的角落,解开了人们内心深处种种的疑惑。
——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总监 净因法师
人生舞台是自己创造的,谙熟紧握每一刻“来得及”的时光,你的星光大道就能比别人更早地延伸开来,“喜乐”、 “祈祷”、 “谢恩”就是活在当下的智慧缩影。
——台湾金钟奖最佳电视新闻主播,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 崔慈芬
他见惯干亿年地壳上的小工程,眼神只是偶尔及于香港,有点钱穆、唐、牟遗风似的。
——凤凰网
目录
代序一自饮曹溪一滴水
代序二点燃心灯
自序成长路上
第一章 当下,让我们的男孩和女孩们茁壮成长
妈妈回家了
姐姐不要怕
捐一个微笑
挤迫的巴士上
爸爸的说话
小童的入场费
最漂亮的妈妈
上钓的大鲈鱼
给孩子一小时
生日快乐
笑脸的秘密
手中的纸牌
爱因斯坦开窍记
超越种族的藩篱
心灵札记:育苗的园丁
第二章 当下,敬爱我们的父亲和母亲
两张账单
最后一份晚报
讨钱的小乞丐
儿子寻道记
母亲的祈愿
一生的牵挂
谎话
不死的爱
三封遗信
少年十五二十时
爸爸不爱我?
如雷的鼻鼾声
醉酒鬼
粉红色的郁金香
父亲节的礼物
电话铃响了
心灵札记:念亲恩
第三章 当下,不再愚昧,因为恩师教晓了我们……
四年级乙班
茅草屋教室
老师的说话
为什么选我?
老师的评语
一张照片
不会弹的曲谱
进步的同学
冒失的老师
偷来的九十五分
一盆冷水
三个人的命运
老师也需要鼓励
一双布鞋子
心灵札记:生命教育
第四章 当下,爱自己,更爱我们的另一半
交换角色
两张心意卡
情感银行
烦恼树
墙壁的颜色
两碗米粉
忘了我是谁
不称身的衣裳
惊喜礼物
丈夫的怪话
垃圾工人
疼爱
十个缺点
您是我的左右手
悬崖上的一朵花
瓷器的碎片
爱在身边
因为了解……
一封电邮
与佛对话
唠唠叨叨
地底下的信望爱
给亲爱的……
白头偕老
心灵札记:执子之手
……[看更多目录]
序言自饮曹溪一滴水
香港大学副校长李焯芬教授,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市。他毕业于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之后取得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岩土工程博士学位。
李教授担任过加拿大安大略省电力公司总工程师和工程部经理,长达二十年,做过加拿大皇家学会自然灾害减灾委员会主席。他以岩土、地质工程的专业,主持过多项地质灾害防治和工程科学研究工作。
他为加拿大政府能源部写的《矿山边坡手册》,至今被在北关业界采用;对香港暴雨触发滑坡和风化土破坏机制,提出防治总体方案,使得香港的滑坡灾害防治工作达到世界水平。
他参与中国电力建设和能源科技事业的发展。例如,辽宁、江苏等核电站前期规划,对三峡、龙滩、二滩等大型水电站工程进行咨询和国际合作研究等等。
这些丰富的经验,解决大量工程问题,对国际学科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获得各方的肯定与奖项。有: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政府富布莱特杰出学人奖和香港特区政府银质紫荆勋章等。
在工程界的杰出贡献和学术成就之外,李焯芬教授最重视的还是“教育”。他说,他很喜欢学生,投身教育多年,体悟到能力、知识、技术的学习是不够的,无法处理人生中的许多问题,必须要学习佛陀的智慧才能解决。
于是他加入了佛教的教化行列。例如,他担任香港佛教学院院长,为学生讲授中国佛教史、中亚佛教、隋唐佛教、经典导读等课程;他护持佛光山佛香讲堂的弘法事业,每周为佛教学院学生授课;他担任国际佛光会副总会长,也是香港福慧基金会会长,积极协助建设希望小学;香港大学成立佛教研究中心,他延请英国伦敦大学宗教研究所博士净因法师前来主持教务;我在红磡香港体育馆讲说,他也曾经一同助讲;在往来大陆及世界各地时,身边也不忘带上佛光山出版的书籍与人结缘。他说,佛法的一句话、一个故事,可以启迪人心,找到生命的答案,得到身心的安顿。
文摘插图:
挚友志伟的妻子爱珍,是冬天去世的。她患有严重的白血病,只在医院里挨过了短短的三个星期。
新年快来了,志伟从医院带爱珍回家,一家人过元旦。也许,那是他们一家人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元旦。
节日过后,爱珍就要回到医院去了。收拾屋子,整理衣物,离家前,她带走了自己所有的照片。
终于要和女儿分手的时候了。一岁半的女儿雯雯吃惊地抬起头望着母亲: “妈妈,您要到哪里去?”
“我的心肝,我的宝贝。”爱珍跪在地上,把女儿抱住,“再跟妈妈亲亲,妈妈要出国去。” 母女俩脸贴着脸,爱珍的脸颊上流下两行泪水。 一坐进出租车里,爱珍便号啕大哭起来,身子在车座上匍匐滑动,志伟紧紧地把她搂在怀里,嘴里喊着她的名字,等待着她从绝望中清醒过来。志伟心里明白,实际上没有任何女人能够比她做得更坚强了。
爱珍辞别人世二十多天后,从海外寄来了她的第一包家书,信封上贴着邮票,不加邮戳,但背面注有日期。
志伟按照这个日期,把信拆开,念给女儿雯雯听:
心爱的宝贝,我的小雯雯:您想妈妈了吗?妈妈也
想雯雯,每天都想。妈妈是在日本给雯雯写信,还要过
好长时间才能回家。我不在的时候,雯雯听爸爸的话了
吗?听阿姨的话了吗?
这些信整整齐齐地给包在一方清香的手绢里,共有十七封,每隔几个星期,就可以拆开其中的一封。信里,爱珍交代了志伟按季节换衣服,还有如何根据孩子的成长发育补充营养等等。
读着它们,志伟的眼眶总是不禁一阵阵发潮。
当孩子想她妈妈想得厉害的时候,爱珍在书信里温柔的叮咛和爱语,往往能使雯雯安安静静地坐上半小时。逐渐地,志伟和孩子都一样产生了一个信念,相信爱珍果真是在日本,并且习惯了等候她的来信。
在第九封信里,爱珍劝志伟考虑为雯雯找一个新妈妈,一个能够代替她的人。
“您再结一次婚,我也还是您的妻子。”她写道。
一年之后,有人介绍志伟认识他现在的妻子雅丽。她离过婚,在气质和相貌上,竟都与爱珍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她从未生育,而且对养育孩子毫无经验。志伟喜欢她的天真活泼,唯有这种性格能够冲淡一直笼罩在他心头的阴影。
志伟和雅丽谈及雯雯的情况,还有她母亲的遗愿。
“我想试试看,”雅丽轻松地回答: “您领我去见见她,看她是否喜欢我。”
四月底,志伟给雯雯念了她妈妈写来的最后一封信。拿出这封信的时间,与上一封信已相隔了六个月之久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