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花园——人间的伊甸园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综合,
品牌: 范居尔埃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页码:185 页
·出版日期:2001年
·ISBN:7806227490
·条形码:9787806227497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试图通过文献与历史画面说明:“所有西方世界的花园都在寻找‘失乐园’,并以人为的力量征服自然”。在这本精美的小画册里,您可以发现:花园是罗马建筑的一部分;中世纪的幽闭苑囿;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的剧场;反映大时代君主专政的府邸……还有英国的风景绘画、遍及全欧的公共散步区、今日欧洲城市规划。从中体会园林建筑与艺术,与社会和文化的息息相关!
作者简介Gabrielle van Zuylen ,出生法国,曾在美国求学。与Anita Péreire合著《法国的私人花园》(Arthaud,1984),由R.佩奇撰写前言,并荣获法兰西学院奖勉。她的第二本著作《R.佩奇的庭园》(Flammarion,1992),在1991年荣获美国庭园作家协会颁予“最佳庭园书籍”奖项。她同时也是国际树木研究协会及庭园爱好者组织成员,曾荣获国家农业功绩骑士勋章。她自己也是个经验十足的园丁。
媒体推荐书评
“自然是一座殿堂,在它活生生的列柱之间,偶尔泄露出模糊不清的语言;当人穿越象征的森林,森林却以熟悉的眼光凝视着人。”
——波德莱尔
从文艺复兴以来,花园以其艺术与自然相抗衡,但也从自然中萃取组成元素,如16世纪末园艺理论家,德·弗里斯的作品呈现的,花园里有修剪过的黄杨木、紫杉树墙或美丽的花坛。
编辑推荐天地初始,上帝传造了一个园子,名为伊甸园。几千年来,一个个帝国从兴盛到衰亡,然而园艺的艺术却一直保存下来,带给人们以欢愉、美好、幽静。本书将将就园艺这一艺术形式进行追踪,读来赏心悦目,不仅能增长知识,增加对美的理解,还能从园艺的发展联及到人类文化的发展,找到人类文明的一点遗迹。
目录
第一章:上古的花园和伊斯兰文化的遗产
第二章:中世纪花园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花园
第四章:严谨挂帅:法国式花园
第五章:“种画”:英国式庭园
第六章:从折衷主义到现代主义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埃及的花园
在埃及人流传至今最古老的图绘中,保留了关于花园的古老传统。这些花园并非专为乐趣而设,相反,所有的埃及花园都生产葡萄酒、水果、蔬菜及纸莎草(papyrus)。如同城市在两河流域开始出现的时期一样,在埃及也有密集生产蔬果的园子,供应城市居民及干燥沙漠的居民所需。这一时期出现的乡间别墅,可说是直接从农舍园圃演变而来。这是一个令人心怡的僻静之地,而且自给自足。这类园子的设计十分简单:四面高墙围绕以防沙漠风尘及尼罗河一年一度的河水暴涨,也防生人误闯;园中通常有个长方形水池,树木排列均经设计,井然有序。这种基本形式几世纪来一直是模仿的对象,沿用不息。
中世纪庭园的三种形式
中世纪时代,除供玩赏用的花园外,庭园大体可分为三类:玩赏用苑囿、实用菜囿与修道院或妇女在家宅旁边经营的种植药草的空间。第一类花园在15世纪有许多不同形式:长方形或正方形四周环墙的小花园或园中有栅栏围起来的草地,有田畦般羊肠小径、喷水池与略高于地面的花囿,甚至还有装饰性的果树——一切都为了从踏出房子或台阶即可看见让人称羡的美景。在这类园子里,不论是中央一大块植物集中的地方,或是方块草囿、棋盘状花囿,及有时修剪得不太寻常的灌木丛里,都可找到果树。事实上,人们开辟这种装饰性强而构造复杂的果树罗,纯粹是为了奢侈的功用:果树开花时供人欣赏,且果树园多在池塘或水池边,人们可在树荫下散步。
中世纪已有植物园,源自伊斯兰文化,文艺复兴的植物园也受伊斯兰传统启发。约1250时,蒙彼利埃市——1202至1349年间属西班牙阿拉贡(Aragon)王国管辖——就已拥有植物园,隶属西班牙阿拉伯医生创立的著名医药学校。
萨洛蒙·德·科
萨洛蒙(Salomon de Caus)是法国胡格诺派教徒,也是意大利与其他欧洲花园间的衔接者。他旅行意大利后,1605年受布鲁塞尔大公阿灳尔培延用。1610年后到英国为皇家效力——建造享利五子位于里土满(Richmont)及王后在萨默塞特屋(Somerset House)、格林威治的花园,
并为塞西尔(Robert Cecil)于哈特菲尔德屋的花园设计。1613年他在海德堡,为嫁给腓特烈五世的伊丽莎白公主设计—个“德国侯爵式花园”。
伊萨克·德·科——大概是萨洛蒙的亲属,对其花园设计了若指掌。1620年萨洛蒙的设计图出版那年,伊萨克也前往英伦。他整建了威尔郡的威尔顿花园,为文艺复兴晚期留下首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