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新版)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海外生活小说,
品牌: 周励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页码:544 页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7532124681
·条形码:9787532124688
·包装版本:2003-07-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新版)不是虚构小说,而是自传性的百事记载、纪实小说。该书结构即显出大手笔的风格,全书由《纽约商场风云》、《童年》、《少女的初恋》、《北大荒的小屋》、《留学美国》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六个章节组成,各成一体。从这些章节的名称就可以基本概括出作者周励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了,整部书40万字,读来就像她与你侃侃而谈。她对一个新时代新机遇的大气描写,及对自己戏剧性曲折经历和人生价值观的倾诉,令人在神往之后闭卷三思,跃跃欲试。文学对于时代,对于社会,是有一种无声的“号角”之催化作用的。九十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犹如海底蛟龙,刚刚浮出水面,而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东方巨龙已腾跃出海面,让世界刮面相看。谁能否认,十年来,在这骄人的业绩背后,也有着海内外千千万万个优秀的中国女人、中国男人卧薪尝胆,奋力拼搏的心血与汗水?
作者简介周励,美籍华人。50年代初生于上海,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种田、上大学、当医生。1978年返沪任外贸公司医生。1985年赴纽约州立大学自费留学,1986年与麦克·伏赫勒博士结婚并开始创业经商。1992年发表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该书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和中国百年畅销书之一。目前担任美国埃克设计集团、布克契尔、WWD、艾尔萨隆等公司的买方代理。
媒体推荐新版序言 董鼎山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一书于1992年由北京出版社初次出版时,我并未予以太多注意,我以为这类小说的主要对象是向往美国的中国青年男女,而我已到了不看小说只读历史与传记的地步。老年来临,时光有限,读书时间弥足珍贵。可是不久我就听到这本书在国内引起轰动,不仅万人争阅,登上畅销书榜首,更被国内知名评论家称作是中国文学史上“崭新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亦有人将书中的诗情梦意、恢宏气势及其深沉厚重的社会历史内容比拟为“中国的《飘》”。
不久后,我在纽约的社交活动中认识了周励,她的特殊气质更使我对她的作品欲一睹为快,她送我一本。我读后不但惊讶她充盈的激情和文采,更惊叹她在事业上的气魄和倔强坚韧的个性。《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不是虚构小说,而是自传性的百事记载、纪实小说。该书结构即显出大手笔的风格,全书由《纽约商场风云》、《童年》、《少女的初恋》、《北大荒的小屋》、《留学美国》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六个章节组成,各成一体。从这些章节的名称就可以基本概括出作者周励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了,整部书40万字,读来就像她与你侃侃而谈。她对一个新时代新机遇的大气描写,及对自己戏剧性曲折经历和人生价值观的倾诉,令人在神往之后闭卷三思,跃跃欲试。文学对于时代,对于社会,是有一种无声的“号角”之催化作用的。九十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犹如海底蛟龙,刚刚浮出水面,而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东方巨龙已腾跃出海面,让世界刮目相看。谁能否认,十年来,在这骄人的业绩背后,也有着海内外千千万万个优秀的中国女人、中国男人卧薪尝胆、奋力拼搏的心血与汗水?
十年中,《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已十次重版印刷,正规渠道发行40余万册,与各种“非正规”印刷相加总数超过160万册,在国内可称为家喻户晓,具有相当社会影响。现在,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在作者的故乡再作新版发行,我很高兴。周励请我替她写篇序言,我一时不知如何动笔。我惟一的反应是对她的羡企。二十多年来,我在国内外已出书二十余种,全部加起来也不及她一本书的销数,有时我怪自己为何不走写小说之路,不过我们生活背景不同。最近有几家出版社要我写回忆录,但我已无耐心和时间去整理、撰写几十年的浩瀚回忆。按我的年龄,是比周励的父亲还要大三岁。周励对我讲,八十年代她出国之前,就读了我的《天下真小》,我开玩笑地回她:“现在的青年出国,不会读《天下真小》,恐怕都要读你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了。”我想这恐怕不是笑话,而是事实。《曼》书充满的就是一位曾在北大荒吃过苦的美丽女子来到外国后横冲直撞拼打天下的传奇性故事。严格说来,周励不是职业作家,而是职业妇女。她的经历确实可为当今有志在国际打天下的青年借鉴。
因为同住曼哈顿,又同样喜欢纽约这座充满生气与魅力的城市,我与周励成了熟识的好友。周励说我的瑞典太太和她的德国先生都具有某种“东方风韵”,即东方家庭价值观。我们同
样爱好旅游世界和欣赏芭蕾。她对意大利、古希腊、法国和俄国的人文史、艺术史抱有极大兴趣。我们不仅经常在各种活动中见面,她有时亦开奔驰车到东19街我家大楼将我载上,或去东
60街邻公园大道她的府上聊天谈文学,或去64街China Fun共享午餐。几年前,我在上海电影文艺沙龙应邀参加了周励与她的一群年青朋友的聚会。在那个五光十色的上海之夜,她对我说:站在花园饭店门口,正面对着老锦江,背后是迪生,前面是流光溢彩的淮海路和国泰电影院……这是她儿时最熟悉的最喜欢的地方。一阵微风吹来,她说让她的“每一颗细胞都感到舒服!”。我又何尝不如此?四十年代,我也最熟悉这里的一切。和她(他)们在一起,使我感受到中国青年一代精英身上散发出的生命热力与开阔思路。我恨不得自己能年轻几十岁,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去。
……
编辑推荐时隔十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依然在中国读者中深受欢迎。该书自1992年席卷京城以来,已销售160多万册,并获"时代风云奖"和"十月文学奖"。据纽约《世界日报》载文,2000年,北京文艺界及新闻界人士评出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10部文学作品,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与二月河的《雍正王朝》及贾平凹、余华、莫言、陈忠实、余秋雨等人的作品共同当选,她且为唯一的女性作家。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新版)作者周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雕刻了一代人的心灵史,她以诗情画意的笔为她的同代人竖起了一座纪念碑。
目录
新版序言
新版絮语(十年感怀)
一、魅力依旧的纽约和我
二、曾经沧海难为水
三、西去九色鹿
四、致谢篇
代序(原版)
第一章 纽约商场风云
第二章 童年
第三章 少女的初恋
第四章 北大荒的小屋——于廉,你在哪里?
第五章 留学美男——遇到一个蓝眼睛的欧洲小伙子
第六章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