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夫文明/世界文明大系(Slav Civilization)

分類: 图书,文化,世界及各国文化,文化史,
品牌: 于沛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573 页
·出版日期:2001年
·ISBN:7500432542
·条形码:978750043254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Slav Civilization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是世界文明大系之一。斯拉夫人是世界上古老的民族之一,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和巴尔干类型,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斯拉夫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斯拉夫文明的历史,是斯拉夫各民族国家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斯拉夫文明发生、发展的历史和斯拉夫国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不仅表现在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同时也表现在文化——文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上。但是,这并不排除我们对文明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某些规律性问题的研究,这些规律可能是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组成部分,也可能是特殊的规律,对这些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更深入地了解斯拉夫文明,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斯拉夫历史研究的科学水平。
本书是中国学者在广泛吸取国内外学者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对斯拉夫文明进行多方位的探讨,完整地勾勒出斯拉夫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媒体推荐书评
汝 信
近一个时期以来,有关“文明”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尤其是冷战结束之后,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两大集团军事对峙的局面宣告终结,虽然世界仍不太平,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前世界发展的主题。与此同时,尽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加速进行,世界政治却日益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国家的学者开始更加重视文化战略的研究,他们认为文明和文化的因素将在21世纪的世界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也几度掀起“文化热”,特别是各个人文学科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参与了有关文化问题的讨论。这说明文化问题及其在我国新时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意义,已被人们所认识并日益受到重视。然而,总起来看,我们还缺乏对文明和文化问题的总体研究,没有把这种研究与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结合起来,对国外有关文明问题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也缺乏深入的分析。一般地说,我们对世界文明问题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迄今还没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系统地、较全面地研究和论述世界文明的发生和发展的著作。我们认为,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探讨世界文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弘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的同时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制定一套既能积极推动我国文明建设,又能有效地应付外来文明挑战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成立了“世界文明研究”课题组,组织院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分专题进行研究,目前出版的这套多卷本著作便是这几年来辛勤劳作的成果。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本书中所使用的“文明”概念的内涵。“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ivis,而civis不仅是指罗马的公民身份,而且也含有比当时外国人或蛮族的原始生活状态优越的意思,所以后来有人用“文明”一词来指与原始社会,即“野蛮”阶段相区别的较高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但这个术语到18世纪才在欧洲被用于正式文献中,直至20世纪方在人文学科各领域中被广泛使用,而且它不仅用来指历史发展阶段,也被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即用以表明“地域性文明”。应该指出,人们对“文明”的理论也如同对“文化”的解释一样各不相同,有许多种定义,迄无共识。我们的研究课题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探讨哪一种定义更加合适,而在于具体研究世界文明本身。在本书中我们基本上采取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看法,即把“文明”理解为广泛意义上的“文化”,更具体地说,是指占有一定空间的(即地域性的)社会历史组合体,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即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
我们认为,研究世界文明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世界上各个文明都是特定的人群在不同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活动的产物,部有其自身发生和发展的演变过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缺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历史上的一切文明成就都是对全人类文明作出的宝贵贡献,都应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没有哪一种文明可以自诩为天生优越,高人一等,那种以自我为中心(如所谓“西欧中心论”的观点),总是以自己的文明的价值观和标准去衡量别的文明,甚至横加干涉,这显然是文化霸权的表现,而且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东斯拉夫文明
第一章 东斯拉夫人的早期国家及其文明
一、古代东斯拉夫人的生活
二、基辅罗斯
三、基辅罗斯的宗教和文化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二、伊凡四世加强沙皇中央集权统治的改革
15世纪末虽然形成了俄罗斯统一国家,但是,这个统一国家的政治经济基础却是很薄弱的。这是因为当时远没形成统一的民族市场,国内市场的联系还很脆弱。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后,大贵族依然横行于城乡之间;教会的权力不断膨胀,占有越来越多的土地。广大农民、城市平民与大贵族及教会的矛盾与日俱增。这一切严重地威胁着俄罗斯统一国家的生存。
1547年夏季,在莫斯科爆发了反对格林斯基家族的人民起义。6月25日,莫斯科发生了一场大火。2.5万所房屋被焚毁,1700多人被烧死,8万余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场大火给莫斯科居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人民缺衣少食,加上疾病流行,使全城几乎瘫痪。这时,不知从何处传宋的消息说,这场大火的罪魁祸首是沙皇的外祖母安娜·格林斯卡娅。愤怒的群众冲进克里姆林宫,他们将沙皇的舅父尤·瓦·格林斯基用乱石砸死。米·瓦·格林斯基仓皇逃出。伊凡四世在卫队的保护下,逃往莫斯科城附近的沃罗布约沃村(今列宁山)躲避。6月29日,群众来到这里,强烈要求将纵火犯安娜·格林斯卡娅交出,同时还要求交出米·瓦·格林斯基。伊凡四世向大家保证决不会包庇他们,群众才散去。这次事件使伊凡四世十分震惊,他为了使这次事件尽快平息,将米·瓦·格林斯基革职后流放,同时严厉惩治了发动起义的领头人。
莫斯科起义平息的同时,也结束了俄国历史上短暂的大贵族当政的时期。这一时期始于
1538年伊凡四世生母叶莲娜死后。在大贵族当政时,经济凋敝,权力分散,内讧不停,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为了巩固沙皇专制制度,强化沙皇的专制统治,伊凡四世决定进行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为了推行改革,伊凡四世在1549年初成立了“重臣会议”,亦称“近臣杜马”,这实际上是沙皇政府的一个新的核心统治集团,其成员都是拥护改革,并为伊凡四世所器重的人。重臣会议的主要成员有御前侍从阿列克塞·阿达舍夫、宫廷教士西里维斯特、王公安德烈·库尔布斯基、大主教马卡里等。政论家伊·谢·彼列斯维托夫是中小贵族的政治代表,拥护改革。他猛烈地抨击大贵族,认为俄罗斯要富强,必须要遏制“懒惰的富人”,即大贵族的权力,同时要依靠新兴的中小贵族,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他还认为,管理国家不能依靠大贵族及封建主,而应该建立常备军,建立组织完善的法庭,以及严格的税收制度等等。彼列斯维托夫强调沙皇要有绝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