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制度变革--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体制与改革,
品牌: 张礼卿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34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0493688X
·条形码:9787504936882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是“汇率制度变革: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国际研讨会的一项成果,共收集论文24篇。详细介绍了汇率制度变革的国际经验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汇率制度变革:理论与国际经验。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三、人民币实际汇率、外汇市场和资本流动。内容涵盖了:(1)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汇率制度的演变趋势;(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汇率制度理论的新进展;(3)汇率制度选择的决定因素;(4)退出“钉住汇率”制度的战略和政策框架;(5)汇率安排、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的相互关系;(6)外汇市场培育与汇率制度改革;(7)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现状和改革目标;(8)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前提条件、时机和配套政策;(9)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的决定,等等。
作者简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术兼职有: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国际金融研究》杂志编委、《世界经济》杂志匿名审稿人、《宏观中国》特约评论员等。曾在世界银行学院(1995年)、荷兰蒂尔堡大学(1996年)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大学环球学院(2004~2005年)做高级访问学者,并多次在欧洲和东南亚国家(地区)进行短期学术访问。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资本流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自由兑换、金融发展、经济全球化等。曾主持旧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财政部科研规划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啊等研究课题,曾多次获得“中国金融学会优秀论文奖”、“北京市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全国性学术成果奖励。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
媒体推荐书评
有管理浮动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中长期目标。人民币退出钉住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其中尤以健康的国内金融体系和相对成熟的外汇市场最为重要。退出的最佳时机是国际收支顺差明显下降和升值预期基本消失的时候。当前研究如果减少国际收支顺差比考虑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本身更为重要和迫切。在汇率政策工具暂时缺位的情况下,国际收支顺差的调整可主要依靠贸易和资本流动政策。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对人民币汇率的制度选择,中国本身的经验也值得重视。从历史角度进行考察,可得出对人民币汇率未来发展有宝贵帮助的政策结论。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包含丰富的内容,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在这期间,中国顺利从固定汇率制退出,转向了较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它的成功为世界各国所仅见。 ——张志超 留英中国经济学会会长
编辑推荐本书所收论文是《国际金融研究》杂志和留英中国经济学会在北京中苑宾馆联合召开了"汇率制度变革: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国际研讨会一项成果。目的是针对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合理性是否应当重新评价,以及如何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推动国内学术界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讨论。
目录
导言/1
第一篇汇率制度改革:理论与国际经验
1.汇率制度选择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约翰·威廉姆森/3
2.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一文的评论 王传纶/18
3.日本汇率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与教训 河合正弘/20
4.从固定汇率退出的经验和战略 郑红/30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自2002年夏天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在国内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包括美国总统布什、财长斯诺、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等在内的工业化国家政要利用各种公开场合不断要求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并实行浮动汇率安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虽然没有跟随美国提出相同的要求,但也一再敦促中国改革汇率制度,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作为回应,在中国方面,从总理温家宝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高级官员也在各种场合明确指出,虽然扩大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是一个目标,但这项改革没有时间表。
在学术界,围绕人民币汇率的讨论也持续升温并且存在争议。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对于是否应该进行人民币币值重估、是否应该立即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声音几乎不相上下,难分胜负。本次国际研讨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目的是通过回顾汇率制度变革的国际经验,探讨这些经验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并深入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战略、策略与相关政策。这里需要指出两点:一、作为一个国际研讨会的论文汇编,这里所包括的不同作者对一些关键问题的看法必定有所差异甚至完全相反。从学术角度看,这种观点分歧是十分正常的,相信读者也会有自己的判断;二、虽然会议主题是汇率制度问题,但是,对于汇率均衡水平(实际汇率)的讨论也有一定的涉及,因为两者终究是很难彻底分开的。具体议题主要包括:(1)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汇率制度的演变趋势;(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汇率制度理论的新进展;(3)汇率制度选择的决定因素;(4)退出“钉住汇率”制度的战略和政策框架;(5)汇率安排、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的相互关系;(6)外汇市场培育与汇率制度改革;(7)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现状和改革目标;(8)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前提条件、时机和配套政策;(9)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的决定.等等。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