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上)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工科,
品牌: 吴瑞祥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页码:532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810775154
·条形码:9787810775151
·包装版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机械设计基础》根据教育部提出的“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改革”教改项目--“机械基础系列课的教改研究与实践”课题的改革成果编写而成。分上、下两册。上册主要内容包括:空间形体、几何元素的投影、投影变换、平面立体、相交、三维图形表达、组合体、零件的构形设计与表达以及装配图与结构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本科学生的技术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绪论
O.1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概论
O.2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
0.3设计方法学
0.4总体设计
0.5机械产品的详细设计
O.6机械工程实验与设计实践
第一篇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第1现代制图基础知识
1.1制图基础知识
1.1.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1.1.2手工绘图基础
1.1.3尺寸注法
1.2平面图形的构形与尺寸标注
1.2.1由内部结构决定的平面图形
1.2.2带有圆角轮廓的图形
1.2.3对称图形的尺寸
1.2.4歪斜图形的尺寸标注
1.2.5圆弧连接图形
1.3当今使用的绘图软件概述
1.3.1AutoCAD 2004
1.3.2CAXA
1.3.3 MDT三维机械设计软件
1.3.4Unigraphis
1.3.5Solid Edge
1 3 6CATTA
1.3.7 Pro/E
1.4 AutoCAD 2004绘图初步
1.4.1初步认识.AutoCAD
1.4.2常用绘图命令
1.4.3常用编辑命令
1.4.4绘图环境设置
1.4.5绘图实例
1.5 AutoCAD绘制平面图形
1.5.1图层
1.5.2编辑命令
1.5.3绘制图形
1.5.4尺寸标注
第2空间形体
2.1形体及其生成与分解
2.1.1形体的分类
2.1.2形体的生成与分解
2.2空间形体的三维与二维描述方法
2.2.1空间形体的三维描述方法
2.2.2空间形体的二维描述方法
第3几何元素的投影
3.1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3.1.1两投影面体系
3.1-2点的投影。
3.1.3投影面上的点
3.2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3.2.1三投影面体系
3.2.2点在三面体系中的投影’
3.2.3点的投影与坐标的关系
3.2.4点的三面投影作图举例。
3.3直线的投影
3.4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3.4.1一般位置的直线
3.4.2特殊位置的直线
3.5直线的相对位置
3.5.1F行二直线
3.5.2相交二直线
3.5.3交叉二直线
3.5.4应用举例
3.6一般位置直线段的实长与倾角的解法
3.7直线上的点
3.7.1投影特性
3.7.2作图举例
3.8直角投影定理
3.8.1定理
3.8.2逆定理
3.8.3应用举例
3.9平面
3.9.1平面的确定及其投影作图
3.9.2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3.9.3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3.9.4平面上的特殊直线
第4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
4.1F行问题
4.1.1直线与平面平行
4.1.2 平面与平面平行
4.2相交问题
4.2.1平面与平面相交
4.2.2直线与平面相交
4.2.3可见性问题
4.2.4利用穿点法求两平面的交线
4.3垂直问题
4.3.1直线与平面垂直
4.3.2F面与平面垂直
4.3.3直线与直线垂直
4.4综合问题
第5投影变换
5.1换面法的基本原理
5.2点的换面
5.3直线的换面
5.4平面的换面
第二篇 立体的投影与表达
第三篇 零件的构形设计与表达
第四篇 常用部件的设计与表达
附录
……[看更多目录]
序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高等工程教育如何进行改革,国内外展开了一系列讨论。1996年,教育部提出了“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改革”教改项目,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教改大行动。我们有幸参加了“机械基础系列课的教改研究与实践”课题,针对画法几何、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进行改革,历经7年时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本系列课已成为北京市精品课程,而《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已被评为北京市重点精品教材。
机械基础系列课的改革从何入手,我们根据“高等工程教育应回归工程”的精神,选择设计作为切人点。设计是工业的灵魂,是创新的温床。机械基础系列课以设计来整合课程,能够很好地重建体系,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工程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
为了突出设计,我们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为主线的思想,并以此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体系上讲,我们打破原有课程的界限,将以上四门课合成一门课,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安排教学内容,以机械设计为主干,按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则和程序建立新的体系,体现从总体设计到功能设计、从全局设计到局部设计,以及先设计后计算、再画图的一般流程。同时,让学生建立起什么是设计,什么是机械设计,以及设计的原则、程序、方法和设计与环境的关系等基本概念。在新体系中,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作为机械设计的表达手段,机械原理作为运动设计构成机械设计的一部分,而机械设计则作为新体系的核心与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及机械原理的内容融合起来。
在图形的表达部分,我们将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融合在一起,打破原来以投影几何为中心的体系,改为以三维造型为核心,突出了形体分析一构型分析一造型分析的规律和现代工程图学的理论基础。在运动设计和结构设计部分,我们强调从整体出发,使学生对机器或机构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然后介绍具体的零件和机构,最后归结到整体。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将标准零件的画法及其结构、强度计算放在一起讲,将传统的传动、支承和联结的内容改为强度和刚度设计、摩擦学设计及标准件选择设计,以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同时也体现了我们的改革思想。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