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后现代交锋丛书

分類: 图书,其他,
品牌: 伊丽莎白·赖特著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7301084870
·条形码:9787301084878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雅克·拉康,世称“法国的弗洛伊德”,后现代心理分析的关键人物,批评界对他的评价颇有分岐,褒贬不一,有的对其大加挞伐,有的则对其推崇备至,称其为弗洛伊德之后最具独创性的心理分析理论家。“后女性主义”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术语,其意义既可以指大众媒体对传统女性主义争取女性平等的斗争所做的一种回击,也可以指另外一个完全不同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即女性主义针对顽固的男权主义以及女性被边缘化这一倾向对自身所做的重要定位。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均常被人误解,但除此之外它们二者之间还有什么共通之处呢?
这个问题的中心议题即是“身份”问题。拉康首当其冲极力反对把性别身份归结为生物决定论的观点,认为性别身份具有“相互作用”(transaction)的性质,完全不受生物本性的影响。因此关键就要看女性主义如何能够充分利用肯定性(affirmative)身份。在这个问题上拉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因为他不仅为女性确立了一个无懈可击的位置,而且在批评肯定性性别身份的同时,他并没有完全消除或者说解构肯定性性别身份本身。本书作者伊里莎白 赖特就是希望在拉康思想的指引下对此过程作一清晰阐述。
媒体推荐书评
什么是女人,这个问题永远不会只有一个答案:女人不是一个固定的现实,女人的身体是她不断追求可能性的场所。“成为一个女人”并不意味着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对立,而是在于女性利用其自由的方式。
拉康的女性思想是女性主义思想的高峰,但同时也是女性主义的终结。女性主义向何处去,目前似乎仍然是一个谜。从另一个角度看,拉康的观点,完全是从男权中心的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的。所以,一切危机,其实是男权中心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危机。
目录
王岳川序
汉译前言
导读 走近接康
引言 后结构主义与后女性主义
政治雷区
为什么采用精神分析
后弗洛伊德战争
性差异
性身份定位:拉康的贡献
拉康关于性身份定位的符号逻辑
性别争执:面具,表演和引用
真实
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影视批评
“女性并不存在”
参考文献
关键术语
其他常见概念及翻译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