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精)/早期中国文明(早期中国文明)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地方文化,
品牌: 郭大顺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页码:73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806439161
·条形码:9787806439166
·包装版本:1
·装帧:精装
·开本:0开
·丛书名:早期中国文明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作为以考古资料为主复原东北先秦史的尝试,将东北先秦史分为五个阶段和大约十个小区进行研究。重点阐述了东北文化以渔猎为本与农牧结合的经济生活及区域特色;在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古国—方国—帝国阶段及其与中原地区同步又不平衡的发展水平;燕与东北和北方诸青铜文化在交融中共同发展的关系;东北边远地区考古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这些考古文化与文献记载东北诸民族及其前身的关系。对东北与东北亚地区文化关系的研究成果也作了综合论述。是一本较全面研究东北先秦史的著作。
作者简介李学勤,1933年生于北京,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至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虚文字缀合》。195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5至1988年任副所长,1991至1998年任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成立后,任第一、二届委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多所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组长,“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
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至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1984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称号,2002年获“全
编辑推荐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考古开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在我国近代考古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试图以考古资料为主,复原东北地区先秦时代的历史,将东北先秦史分为五个阶段和大约十个小区进行研究。重点阐述了东北文化以渔猎为本与农牧结合的经济生活及区域特色;在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古国——方国一帝国阶段及其与中原地区同步又不平衡的发展水平;燕与东北和北方诸青铜文化在交融中共同发展的关系等,是一本较全面系统研究东北先秦史的著作。
目录
导论 /l
第一章 远古人类的足迹——东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 /19
第一节 海河流域的旧石器时代 /19
一 泥河湾盆地的小长梁与东谷坨遗址 /19
二 北京人及其文化 /27
三 冀晋交界的许家窑人及其文化 /37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1937年,由于日本对华的侵略战争,周口店的发掘工作被迫中断,当时已发现的北京人化石,包括头盖骨5个,一些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肱骨、锁骨、月骨以及147颗牙齿等极其珍贵的标本,于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全部下落不明。
鉴于周口店遗址的重大学术价值,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就恢复了发掘工作。1949年9月,在中央人民政府财政委员会和地质调查所领导下,由贾兰坡、刘宪亭主持,重新开始了对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当年就发现了3枚北京人牙齿及1件石器。1951年继续发掘,发现两枚北京人牙齿和少量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器。在室内清理破碎化石中,发现肱骨和胫骨各一小块,其中胫骨是新发现的人类化石资料。1958~1960年的发掘,获得少量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器。1966年上半年,在裴文中领导下继续发掘,发现了北京人头骨残片和右下第一臼齿1枚。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发现的两块头骨残片和1934年发现的5号头骨残片模型相对,恰好合为一个个体。这年还发现了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和100多件石器。在发掘和整理的同时,重点对人类化石、石器和北京人是否已会制作和使用骨器等问题展开讨论。“十年动乱”期间,发掘工作再次停顿。1978年9月恢复工作,在北京人洞穴的东坡进行发掘,发现了一些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P29
目前朝鲜半岛年代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南汉江流域的丹阳俭窟洞穴和大同江流域的黑隅里遗址,有认为俭窟洞穴的最下层时代可早到70万年,黑隅里大约在60万~40万年前,早期遗址还有公州石壮里下层和京畿道涟川郡全谷里等地点。从早期地层所出动物化石分析,如黑隅里所出梅氏犀、祥原马(相当三门马)、祥原田鼠、祥原大角鹿等属灭绝种,与周口店第一地点的动物群相似,但这几种动物化石在东北地区延续时间比华北地区为长,可到更新世晚期,而更新世中期的典型动物化石如剑齿虎、肿骨鹿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和金牛山、庙后山都有出土,而黑隅里地点的自然环境与金牛山、庙后山相近,都为森林草原地区,却不见这两种动物化石,所以,有的中国学者认为,黑隅里的年代应较周口店第一地点为晚,而与金牛山、庙后山相近,距今在30万~20万年,属更新世中期偏晚阶段。初步比较,朝鲜半岛早期旧石器文化特征与辽河流域同时期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石器以中小型居多,石片石器占优势,石核石器较少,打片和加工方法以锤击法为主,工具类型有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球等。黑隅里大量使用脉石英也与金牛山相同。韩国学者有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