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培育优等生(6-12岁)(10倍速优质教育丛书)
分類: 图书,教育,教学理论,
品牌: 徐浙宁
基本信息·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255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32465578
·条形码:9787532465576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10倍速优质教育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丛书一套四本,根据婴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智力开发加以细分,具体划分为0-1岁、1-3岁、3-6岁、6—12岁儿童等4个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出智力开发和优质教育的具体方法。本丛书就是针对10倍速时代提出的10倍速优质教育方法。0-12岁是众所周知的儿童大脑生长和开发的黄金时期,如何开发孩子智力潜能,奠定孩子一生成功的基础,是本丛书希望达到的目标。本丛书将从环境与刺激、游戏与玩具、阅读与思考、聆听与交流等多个侧面提出优质教育的全面方案,为广大年轻父母和幼教工作者提供一个教育方法和思路。10倍速概念是由美国英特尔公司总裁葛洛夫率先提出,以后被世人广泛认同和接受。葛洛夫在他的书里指出:“没有人欠你一份工作,更没有人欠你一份事业。我们置身一个成功和失败都以10倍速进行的时代。世界既延伸又拉近,既垂直又水平,既协力又竞争。时间,不保证任何企业,或个人的成就。上一个小时造就你的因素,下一个小时就顛覆你。”因此,面对10倍速时代的社会,一切都在加速行进之中。10倍速的教育,10倍速的成功,同时,也面临10倍速失败的危机。
尽管6—12岁的孩子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但父母的“龙凤观”与家庭教育方式仍然强烈地影响着孩子,尤其是孩子的学校学习。在本书中,您将通过具体的故事和案例来了解6—12岁的孩子需要什么,作为父母需要如何帮助6—12岁的孩子赢得领袖素质,不仅可以作为优质家教的启蒙读物,还可以为未来研究者提供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
作者简介徐浙宁,1974年4月生于宁夏,祖籍浙江余姚。
1992~1996年就读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1996~1999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攻读心理诊断与咨询专业硕士学位;
2002~2005年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超常儿童心理研究”。
现就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之前,曾在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健康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五年,主要从事0—18岁儿童的发展咨询及家庭教育研究,积累了近千例的咨询个案。
曾出版的著作有《儿童心理世界》、《培养有责任心的孩子》、《心理健康》、《智商就是这么重要》等,并发表文章百余篇。
媒体推荐书评
一本翻开扉页就无法放下的书,让人完全耳目一新。我深信,本书将成
为儿童养育和心理教育方面最好的参考书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包蕾萍
集理论思考和丰富咨询经验于一书,徐浙宁博士创造性地提出了E=MC。
的教育理念。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优质家教的启蒙读物,还可以为未来研究
者提供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博士生导师桑标
这是一本有价值的专著,也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读者不仅能做一次充
满乐趣的旅行,了解孩子的内心,还能接触到西方最新的一些前瞻性理论观
点。
如何更智慧地与孩子共处?读完此书后,也许你会发现,答案已经了然
于心。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家庭教育专家曹子方
当了20多年的育儿书刊编辑,我读《成长》依然津津有味,且不说它的
内容深入浅出,实在具体,其文字叙述的轻松可读也相当难得,说它能让人
有身临其境之感而后茅塞顿开,并不为过。
《为了孩子》杂志资深编辑任雪蕊
编辑推荐尽管6—12岁的孩子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但父母的“龙凤观”与家庭教育方式仍然强烈地影响着孩子,尤其是孩子的学校学习。在本书中,您将通过具体的故事和案例来了解6—12岁的孩子需要什么,作为父母需要如何帮助6—12岁的孩子赢得领袖素质,不仅可以作为优质家教的启蒙读物,还可以为未来研究者提供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
目录
引言/3
倾听童声
6--7岁的孩子对您说/13
人际适应/学习适应
资料:新生入学后的三个时期
8-9岁的孩子对您说/18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1.人际适应
从幼儿园到小学,处所变了,人也变了。随着“入学”,很多孩子都将
与原本熟悉的小朋友、熟悉的老师分开,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学校、新的老师
、新的同学。为什么“人际”是孩子“入学适应”的重大挑战呢?
心理学指出,所谓“适应”,就是个体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
之与环境条件相符合的过程。而其中人际关系则是环境条件中的重要部分。
因为“交往与归属”的需要是人发展的基本需要,如果交往不良或者缺乏安
全的群体归属,就必然带来发展的问题,谁让我们人本质上就是社会性的,
就是需要群体的生物呢?因此,伴随“入学”的人际变化,自然成为孩子入
学适应的重大挑战。尤其对于仅仅6-7岁的孩子,社会化程度还很低,还缺
乏“老练”的交往技巧。
2.学习适应
从“孩子的心声”里,我们已经很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在幼儿时期,
更多的时间是游戏,即使学习也融合在玩中,所谓“寓教于乐”。但进入小
学后,老师必须要按规范的大纲实施教学,因为有很多的知识内容要传递,
所以难免有“灌输”之嫌。
对于“入学”的孩子来说,上课、作业是两大学习适应问题。前者对孩
子的注意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但每节课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要长(小学一
般一节课40分钟,而幼儿园一般20分钟);而且课与课之间要求的注意灵活
性也高,比如刚上完“热气腾腾”的体育课,马上就要“静下来”准备语文
听写。至于“作业”,则是另一个更可能让“孩子”头痛、家长焦虑的问题
。毕竟幼儿园不强调“写”,而“入学”后书写则是家常便饭的要求。在以
往的学业咨询中,很多的孩子都会因为“作业”而不适应、甚至“厌学”,
而家长也会因为“作业”不得不陪在孩子身边、乃至失去自由。“作业”实
际上是对孩子的书写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总之,伴随“入学”,孩子的学习任务、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形
式等等方面,都发生着显然不同于幼儿园的变化,这些恰恰是孩子“学习适
应”的内容。
作为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入学适应呢?可以参见“问题锦囊”中的有关
内容。
P15-16